分享

曹操,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尹秀民(山东)

 天赋文学图书馆 2023-02-17 发布于河南


点击

上方文字

关注我们


本文由文学时代微刊(公众号ID:wxsdwk)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赋文学社特约顾问



文学总顾问:

郭栋超

诵读顾问:

春雨 陈军委 王青松

现代诗顾问:
张超我 静远 张维清 喵喵 醉清风 
黄俊 星子 老远

古典诗词顾问:

河那边 薄利民 阳春三月 王金岭

小说散文杂文顾问:

何峰 刘瑞秋 李海鑫 李志华 尹秀民

拓展顾问:

刘新财 薄立华

天赋文学社特约评论员

郭栋超 静远 薄立华 李志华 河那边 贾立荣

周杰 陈军委 李杰 武辰良 喵喵 赵元标

肖少波 李大志 恩泽 淡水 王孝荣 元宝

耿建英 王宪周 刘瑞秋 推塔 雅诗兰 刘新财

黄俊 胡鹄 尹秀民 醉清风 冰泉 王建明

忠哥 路晓芳 王金岭 张晓敏 梁立敏 王梅玲 

文学时代微刊·总第9661期



曹操,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文/尹秀民(山东)

曹操,一位人们非常熟悉的历史人物。

人们熟知曹操,是因他是一个阴险狡诈、诡计多端的奸雄。千百年来,似乎这是不可更改的定论。尤其《三国演义》小说和舞台戏剧的影响,更是给世代人们打上深深的烙印。

其实,曹操蒙受了不白之冤。

曹操,是汉末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还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凭借政治上的领导地位,广泛搜罗文士,造就了“彬彬之盛”的建安文学局面。并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作品,开创了文学之新风。

曹操(155一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步积累起了军事力量。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消灭了世族军阀袁绍,又陆续削平其他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公元208年任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手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死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长期以来,曹操一直为人们心目中的反面人物。小说和戏剧,将他定格为“旷世奸雄”、“白面奸臣”,且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不少文人怀着对他的厌恶,不论他说什么还是做什么,皆从“奸雄”角度去评判。这样,把一个真实的曹操扼杀了,埋没了。

在汉末纷争的时代,一个强人,曾经统一天下秩序,重建山河规范。为此,不能不费尽心机,用尽手段,企图得到最终胜利。但是,他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成功,战胜所有对手,却没战胜自己的寿数和天命,没有看到最后成功与胜利。

历来,总以成败论英雄。胜者王侯,败者贼。这一特色定律,始终没有被打破。

或许曹操终获胜利并开创较长盛世,他曾使用过的一切心计和手段,就会被灿烂耀眼的金色所笼罩。遗憾的是,他却没有这般幸运。其子又无这般本事。只能把自己的政治业绩永久沉埋在那非议的泥沙之下。

鲁迅在其《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其实,曹操是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毛泽东非常赞同鲁迅的看法,并在一九五四年夏去北戴河时,曾经说:“曹操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个诗人,能文能武。”

的确,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尤其是一个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大气磅礴,气贯长虹,豪吞日月,独树一帜,为人所敬仰,所钦佩,所赞叹!

我们不妨从魏蜀吴三国文化发展情势比较中,去看一看曹操对于当时文化发展上的杰出贡献。

三国时期特定的历史环境,造就了一批适应这个时代的各种历史人物。清代学者赵翼在其《二十史札记》中指出:三国对垒,曹操张罗的是一种权术的组合,刘备张罗的是一种性情组合,孙权张罗的是一种意气组合。根据这一说法,分析当时三国各自情势,确实如赵翼所说。

孙吴集团,注重年轻将帅的起用。孙权手下,将帅骨干年富力强,血气方刚,意气风发。如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只有三十岁。夷陵之战火烧刘备连营八百里的统帅陆逊也是三十岁。如此年轻将帅于朝廷之中,追求的则是硝烟烈焰中的潇洒与威猛。而对吟诗作赋则是不屑一顾。此种心态,气质,行为,影响朝野上下,却少了那气势磅礴、荡气回肠的吟韵文章。

而巴蜀集团,文学氛围缺少浓烈。然则因有诸葛亮的《隆中对》和《出师表》,而提升了文化发展的档次。《隆中对》做为军事形势的宏观分析,其文学价值,在于对乱世的清晰梳理。它从大混乱中的大清晰中而产生了一种逻辑快感。当这种快感转换成水银泄地般的气势和节奏,其文学价值就会迸发出来。而《出师表》的文学价值,则在于它以情说理,情理交融。用深切的人情,纯真的感情,内心的真情,生动的语情,表达出真情本意。让人读来,涕泪俱下,从涌动的情感中,通晓其文内含之理。

诸葛亮从二十六岁跟随刘备征战东西,已二十个年头。此时刘备已死,刘禅无能,残局难支。而他仍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支撑着蜀国大厦。为求生机,出兵伐魏,前途未卜。为此,征前嘱托刘禅一番。为表明心志,便忆过往,情动心中,泪流满面,感人至深。

此情此景,引发出了绝好文章。开头指出,时局危急,“先帝创业未平,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中间,由军政大局转向个人情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末尾,更是万马阵前老臣泪,不由使人感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如此文章,其美学效应彰显而出,流传后世则是必然。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之所以名声很高,除了《三国演义》和戏剧渲染之外,更得益于他的《出师表》。此表形成的文学印记,便永久留在人们的脑海里,传诵中。唐代杜甫曾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进一步巩固了《出师表》的文学地位,也抬高了诸葛亮的身价。

但是,诸葛亮与曹操相比,那就有点相形见绌了。尤其是在文学的表达上,虽然都是战阵中的作品,一个是倾吐君臣之情,一个则是喷发天地生命。因此,在三国时代,文学的建树,出类拔萃者当是曹操。另外,他的儿子中,两个文学崭露头角。父子三人拢在一起,占去了华夏大半文化。真可谓“天下三分月色,两分尽在曹家”。

曹操以诗见长,驰名古今。其诗全部皆是乐府歌辞。史家说他“御军三十余年……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确是实录。

这些乐府歌辞虽然沿用汉乐府古题,却并不因袭古辞古意,而是继承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用乐府题目自作诗”,反映了新的现实,表现了新的内容。

曹操的诗作,具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磅礴与大气,给人以开阔、全新、豪放、博大、不凡的境界。让人喜读,爱读,百读不厌,久久回味,荡气回肠,无有穷尽之意。

在其乐府诗中,不少反映汉末动乱现实的作品。如《薤露行》一诗,则是描写汉末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召四方军阀为助,以致董卓作乱京师之事。与此相关者还有《蒿里行》一诗。其中“……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写出了当时战争濒仍,生民涂炭之惨烈场景,令人痛心断肠。

献帝初平元年(190),关东州郡起兵讨伐董卓。会师后,勃海太守袁绍,淮南尹袁术等军阀,为了争权夺利而互相残杀。曹操此诗,即继前诗之后披露这一史实之作。诗末六句,概括写出了军阀混战所造成的悲惨景象。流露出诗人伤时悯乱的情感,苍凉凄楚,形象鲜明。对其用乐府旧题而写时事之特色,明代锺惺说:“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当然,类似诗作,还有《苦寒行》、《却东西门行》等。如其诗中:“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把个山路行军的艰苦,写得逼真生动,历历如见。又如“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把那征夫怀乡之思,跃然纸上,深切感人。

当然,最值得称颂的,是曹操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进取精神的诗作。他把天地生命,全部融入诗中。读来让人振奋、激荡,大有气吞万里如虎之感。正是这一点,则是诸葛亮等在文学的造诣、价值和地位上,大大逊色于曹操的原因。

他在《龟虽寿》诗中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曹操心中的生命之歌,是他老当益壮的志士胸怀。面对暮年垂老,没有眼泪、悲伤和颓废。而是顽强、自信、振奋、雄心勃勃和壮心不已。传递给人们的,是老当益壮和志在千里的博大和宏伟。

再看他的《观沧海》,更是让人由衷钦佩和激动。诗曰:“东临竭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从此诗中,可以看出,曹操眼前天地的宽广与豪阔。他以辽阔雄壮沧海景色,表现了他的开阔胸襟和开朗豁达。这是我国诗史上,一首比较完整而又完美的写景之作。 

对此,毛泽东在一九五四年,登临竭石山时,对一千七百多年前曾来此地并写下宏伟诗篇的曹操,表示了深切怀念之情。并高度评价曹操说:“曹操能带兵打仗,也能了解民间疾苦,征战环境三十多年,手不释卷,喜读书学习又喜作诗,登高必赋,我喜读他的诗。”“你看曹操的诗气魄雄伟,给人鼓舞,真男子气,是大手笔。”

也正由此,毛泽东便写出了他的《浪淘沙·北戴河》一词。此词字里行间,包含着他对曹操的怀念、赞扬之情。更为气势恢宏,磅礴大气!

另外,曹操的《短歌行》,更是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进取精神,是他展现生命格局和天地生命观的代表之作,集中体现了他的人生定位。

诗的开头,尽情抒发对于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之后,通过思念贤才、宴饮嘉宾的描写,表明思贤若渴之情。诗的末节,表现他招揽人才以完成统一大业的宏伟抱负。全诗在深沉忧郁之中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的情绪。让人们感觉到,在混乱的现实中建功立业之艰难,以及坚定之信心。此诗经过几个低昂回旋,把诗人起伏不平的心情,复杂多端的感慨,淋漓尽致地得以展现,从而凸显出此诗高超的艺术成就。

曹操的诗作,传达出一个身陷乱世权谋而心在浩瀚时空的强大生命。他的强大,任何强大的生命都不能模仿。因为,他是一个文化巨人。

另外,极为本色,是曹操诗作的一大特点。他用质朴的形式,披露其胸襟,使人读诗如见其人。他毫无附庸风雅之嫌,诗的意境,来自心底,具有充分的文学自觉。所表达的都是宏大话语,并把强烈的个性特色融入其中,让那宏大话语和个性特色合为一体,酿造出浓厚的感人气息。他多用象征手法,将诗的艺术水准推向巅峰。

纵观曹操诗作,处处体现着大气豪阔、磅礴与雄伟。他一着笔,眼前便是沧海、星汉,生命盈缩,忧思排解,天下归心。而不是人际关系的暧昧和涕泪眶盈。其诗之技巧更是常人所不能比。句式、节奏、用词等,全都朴茂雄浑,简洁浩大。虽也深沉、忧郁,但却浑厚、慷慨而激昂。诗中那些句子,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等等,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能记能诵的佳言名句。

曹操诗作,不仅对建安文学有开风气的作用。其创造性,也极深的影响了后代文学。尤其四言诗,继承了《诗经》中“国风”、“小雅”抒情的传统,创造出了一些动人篇章,让四言诗又重放光彩。

曹操,还是“改造文章的祖师”。他的文和诗一样,富有创造性。其散文用简洁朴素的文笔把要说的话自由写出,突显其鲜明的个性,并有“清岭”“通脱”散文风格,使建安文学独树一枝。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却被诬为奸雄、白脸奸臣,遭人唾骂,实在令人费解!

白脸,奸雄,是封建正统观念造成的历史冤案。正如毛泽东在一九五四年所指出的:“曹操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个诗人,能文能武,那时封建军阀混战,天下大乱,三国时代魏蜀吴的魏国就是他建立的,他统一了北方,打击了豪强,施行屯田制,开荒生产,提倡节约,改革了东汉的弊制,使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进步,难道不该肯定吗?说他奸臣、白脸,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这个案要翻。”

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曹操在这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是最大的。这是必须肯定的,不容抹杀。尤其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贡献,必须充分加以肯定!

版权和免责声明:

本作品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文责由作者自负。

本作品系作者授权本刊原创首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作品部分图片选自网络,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








特约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尹秀民,山东广饶人,退休公务员,副编审,中国人才研究会会员,主要研究人才学理论,习作散文随笔等,出版十一部专著,发表论文多篇,计四百余万字,多获省市奖项。有原创文学作品在《文学时代微刊》等新媒体和网络平台发表。被天赋文学社授予“优秀文学工匠”、“天赋文学社特约顾问”、“天赋文学社特约评论员”等荣誉称号。























【温馨提示(投稿指南)】

本刊纸刊所用稿件均从天赋文学社旗下公众平台(文学时代微刊、作家新时代、天赋文学、金道文学、天赋百花苑)所刊发作品中选用。关于稿费及本刊微刊和纸刊用稿的说明请点击并阅读下面内容:2020年最新投稿指南和稿酬规定(最新)纸刊《天赋文学》报创刊号大揭秘























《文学时代微刊》编辑部
主编:郑清风
执行编辑:早春丽日
编辑:花想容兮 尚斌 鲁捷 师法自然
公众平台微信号:wxsdwk

我和我的祖国


更多好文章供你阅览






















往期回顾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