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当世五位诗词名家

 杏坛归客 2023-02-17 发布于山东

一、何其三:才思甚佳。

天然去雕饰
——简评何其三之七绝

        于何其三,我并不认识,偶然见到他的一组七绝,甚感惊讶,遂择一首简评之。


文/何其三
脚印深深遍绿苔, 久望不见故人来。
桃花早赴春风约, 已在初逢那处开。

         内容好像是讲桃花已在初逢处绽放,但是所等的人还迟迟不来。然只如此,我总觉得意有未甘。遂以古人的三首诗作解:

一、题都城南庄
[作者]崔护 (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依旧,故人何在?

二、瑶池
.[唐].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相待如初,底事不来?

三、乌衣巷
[ 唐 ]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流光易逝,青春不待。

         纵观何的这一组七绝,或者这一首七绝,很容易让人想起李易安的话: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但这也只是一家之言,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二、天许:雪博士盛誉乃当世唯一诗词大家。

        雪博这次推出了两位名家,但观其将天许老师许为大家,说明雪博是认为后者不如天许老师。所以我们只学习天许老师的作品。

        那什么是大家?大家和名家是有区别的。雪博盛赞天许老师诸体皆工,那什么是诸体皆工?放眼诗史,能称诸体皆工的,恐怕只有老杜一人。

        李白亦是大家。之所以称为大家,是除其作品多之外,各种手法亦繁复。而诸体皆工,则属于集大成者。能集大成,便荣之为圣。

       由于瞻仰到天许老师的作品较少,不能窥之全貌,所以只能盲人摸象,必有误解处,还望雪博和天许老师恕罪。

石栏桥临别逞王星宋光辉二兄
文/天许
何妨秋老一湖烟,临别心情莫怅然。
明夏定来赴君约,看荷开到小桥前。

       明夏定来赴君约——我以为是编辑或者笔误。因为天许老师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问题。但是这些都并不重要。天许老师的优点,我们也不多讲。只谈一些我的疑惑或猜测处。

        天许老师的七绝,因为只有四首,所以我们不谈。先看一下五律。

书房闻蟋蟀
文/天许
危楼高百尺,问尔自何来。
草野霜寒甚,人家灯暖哉。
凄凄应有述,耿耿未能猜。
我境略相似,捐书忽感哀。

       先赞一个。言辞从容,颇有古意。草野霜寒甚,人家灯暖哉。你蟋蟀来到我高百尺的温暖的家里,可能是草野霜寒甚吧?大家都知道情景交融,更能打动人。

与诸友短聚旋别
文/天许
西湖昨日桂香浓,把臂人行图画中。
喜看相从鸥鹭影,回翔自在往来风。
岁欺短鬓无忧白,霜下秋枫老更红。
旋别应教明月惜,今宵分素到帘栊。

喜看相从  鸥鹭  影,
回翔自在  往来  风。

        以往来对鸥鹭,不是不可,但往来如果指鸥鹭所为,则和回翔相近。若指风,则风时东时西,或时南时北。七律,应该是在诸诗体中最见才情。

乡村初夏
文/天许
傍山村舍长为客,连日飞花断送春。
溪漾绿波红间紫,鸟啼密树乱还匀。
但知草合路难返,渐觉地偏人可亲。
邻里儿童数相过,枇杷青杏递尝新。

但知草合路难返,
渐觉地偏人可亲。

       我很疑心天许老师在这里先有下联,之后配的上联。如果我猜测对的话,则说明这一联有不稳之处。也就是说,这一联的上句,在全诗中,有不稳之处。

孟鑫小弟至羊城某出版社就职置薄酒为其洗尘:
文/天许
自当相见即相亲,同是离乡寻梦人。
急雨争驱满城暑,薄醪盼洗一身尘。
频搔白发羞樗栎,转对靑袍识凤麟。
刘向注疏闲暇际,岭南山水许分匀。

孟鑫小弟至羊城某出版社就职置薄酒为其洗尘:
自当相见即相亲,同是离乡寻梦人。
急雨争驱满城暑,薄醪盼洗一身尘。

        同样,我觉得这一首的急雨争驱满城暑,来的突兀。好像为了下联而对仗所成。但是这些都只是我个人猜测。天许老师的古风,我不如,钦佩。

三、雪泥萍踪:自云诗词学博士,喜评诗、七绝最擅。

雨中游潮白河公园
文/雪泥萍踪
柳覆长桥草覆坡,一天丝雨亮如磨。
潮河风景秋来好,淡墨山痕淡绿波。

       雪博士在这一首七绝里用了两个重字的句型,已经造成了诗形的呆滞沉闷,而形不正,意必邪。是以我们都知道这首诗是个不成熟的产品。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其实说明雪博士的意识里并没有诗形这个概念,而且不知道怎样掌握诗形。

张船山
文/雪泥萍踪
东坡眠后船山起,笔底风雷气孰降?
诗思万峰飞舞下,锦囊放出是春江。

        雪博士这首诗的后两句,其实是一幅因为平仄而造就的错综对,我们可以将其还原:

诗思飞舞下万峰,
锦囊放出是春江。

当然也可以是:

诗思万峰飞舞下,
锦囊春江放出是。

        但无论怎样,严格上讲,应属于合掌。一首律诗中合掌,都要饱受非议,何况是绝句呢?如果有人想对此争执,那么我们请看“诗思”:

      格律诗的基本功之一便是读起来金声玉振,这说明雪博士对格律诗的一些基本准则或者说是追求,其实并不了解,只是在黑暗中任意发挥。

四、孟依依:素有“孟偶”之谓。

春日偶成
文/孟依依
寻芳处处费吟哦,上苑名园取次过。
输在薄才赢薄幸,得诗固较杜郎多。

       孟氏的七绝很多,各有风格,我们今天只来学习一下驴兄批判的一首。关于“薄幸”,我们先来读一首词:

南乡子
唐 · 冯延巳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所以薄幸,不等于青楼。

       我们都知道,诗有一种“尊主”格。譬如“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譬如“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所以孟氏这里的薄才,我私认为,并不是孟氏的真正所指,而重点也不在这里。当然,是为了突出薄幸。

       孟氏,七窍玲珑。这里的诗多诗少,我个人以为,其实也是虚指。得诗固较杜郎多,孟氏只是想说:寻芳多。寻芳处处费吟哦,所以才得诗固较杜郎多。然则,这芳就是青楼气吗?上苑名园取次过。我们不用百度,这上苑名园,都是极有水平,极有档次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宠幸的。取次过。可见斯人真有凤凰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之风。而处处费吟哦,其实已见其才,未必薄才。恐怕真风流倜傥。然孟氏此诗,意味深长,不敢乱解。不过读此诗,我们知道,虽用薄幸,然语之雅,品之正,韵之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非高雅之士,博学之人,不能至此。

五、风马驴:七绝颇佳,亦善诗评。

偶感
文/风马驴
于人粪土厌无加,于植黄金难抵沙。
偏有自矜淤不染,满墙题赠白莲花。

       施蜇存老先生以及有许人认为,诗有双起法。譬如

赏牡丹
[ 唐 ]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所以驴兄这首似乎也是,并用于字领衔,但是我们读过就知道,驴兄还是用递进手法,附合诗的起承转合。也就是说,驴兄对绝句的章法是深谙的,并有意进行一些手法的探索。

        当然这种手法非驴兄首用,但我们可以看出,驴兄是注重诗法并探索运用的。学诗,贵在途正。综合三家比较,以为驴兄潜力很大。

       孟氏,能超越吗?驴兄他年,当有惊人之篇,但想全面超越孟氏,我觉得还是有难度的。因为诗法再好,而诗能打动人的,则是里面美好的情怀和高尚的品格。孟氏是读了许多书的,而我一直认为,孟氏是高杰之士。孟氏有“恨无苏白为诗友”之句,并不是自矜词。实是一种高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