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天祥的弟弟该不该带着惠州城的军民投降?

 天地一沙鸥1975 2023-02-17 发布于广东

   公元1279年春天,  东江宽阔的江面上,无数的兵船正溯江而上,蒙古大军兵临岭南重镇惠州城下。

    惠州知州站在城头,看着潮水一样涌来的敌军,再看看自己身后仅有的数百士兵和数万神情的百姓,无力地挥了挥手。大宋的旗帜在斜阳中缓缓降下,惠州城,投降了。

    这名知州名叫文璧。如果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文官,后世可能不会受到太多责难,只会像众多降元官员一样籍籍无名。可是他的身份确实有些特殊,因为他的哥哥就是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兄弟二人,一人慷慨赴死,留下千古名句;一人苟且偷生,背上千古骂名。兄长的大义凛然,让弟弟的献城而降显得特别卑劣。

     弟弟投降了,文天祥是不是破口痛骂,断绝关系呢?一般人都会这么认为,但事实上,文天祥对此事却又点默许的味道,这又是为何呢?

    首先,从当时的形势分析,文璧的投降显得并不是那么罪大恶极。

    在此之前,崖山一战已经结束。陆秀夫背着年幼的宋末帝跳入了大海,宋朝最后的骨血灭亡了。文璧所要效忠的王朝已经没了,且已经没有恢复的可能了。另一方面,就凭惠州城的数百军士对抗元军,无疑是螳臂当车。如果反抗的话,满城百姓可能得到就是屠城的惨剧。对这些老百姓来说,做一个顺民,似乎也心安理得。

     当然,有人拿田横五百士来做例子,国亡了就不苟活,集体蹈海而死。崖山之战的血迹尚未消散,惠州就投降了,好像确实不够英勇。

    这真是一个纠结的问题。英雄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强烈冲突,究竟哪一种做法才是对的?

     多数人的选择是现实主义。毕竟官员和军士是食君之禄,战死是职业道德,而老百姓们似乎没那么大心里负担。否则,历史每一次灭国之战,被灭掉的国家将一个遗民也没有了,哪还有人类社会的今天呢?

    英雄主义在精神上当然更值得褒奖,毕竟,为价值观而死的人值得尊敬。但是,历史上英雄人物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只是蝼蚁一样活着的芸芸众生。

    文璧选择投降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家族传承。哥哥已经选择了为国尽忠,弟弟再硬气脖子给蒙古人砍的话,文家就真的危险了。激怒了蒙古人,换来就是灭族的风险。兄尽忠,弟尽孝,就是文家兄弟的分工吧。

     文璧投降之后,并没有接受朝廷的征召,他不愿再入“朝”为官,而是带着母亲和弟弟,隐居起来。但事情没有怎么简单,忽必烈多次下令,让文璧来大都觐见,蒙古人太强硬,文璧不敢违抗,于是他收拾行囊,把家人托付给三弟,然后独自北上大都。来到大都之后,被元朝任命为临江路总管。而此时,他的兄长文天祥,尚在元朝大狱之中。

    得知弟弟来到元朝做官,文天祥心情十分复杂,他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弟兄一囚一乘马,同父同母不同天;可怜骨肉相聚散,人间不满五十年。

    今天的惠州马安一带,还住着众多的文家后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