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花夕拾】Innerforce T5000:一块被埋没,对业余更亲和的内力弧圈板

 勇敢的芯2 2023-02-17 发布于湖南

*本文已发表于精英乒乓网。

图片

在蝴蝶的Innerforce内力系列球板中,ALC因为有石川佳纯、李尚洙以及众多国家女队队员用过而加成;Innerforce ZLC以及后来的Innerforce Layer ZLC实则是大满贯获得者张怡宁所用的张怡宁ZLC的不断优化升级,本身也有马特内、丹羽孝希等名将用过。相比之下,Innerforce T5000却有些门可罗雀,拥趸没那么多。

然而,细细品来,这块球板其实对业余选手很友好。

关键词:弧圈化、旋转强、容错高

图片

花边

2012年的一场业余联赛,笔者在2:10落后的关键局逆转一位本市高手。彼时他用的正是直板的Innerforce T5000。原本编织碳给人的印象常是硬实的,但只见对方高吊拉得特别转,速度却非特别快。那时,笔者用的刚好是同系列的Innerforce ALC,就是第一代的,还没有Layer

又有过错觉庄智渊用过这块绿色手柄的球板,后来疑惑庄怎么可能用它,他不是更习惯外置纤维板出球的那种干脆直接吗?之后证实:其实他用的是外置的波尔T5000

图片

基本信息

结构:林巴面材+阿尤斯力材+T5000碳素层+阿尤斯大芯。

厚度:5.7mm。类型:OFF+

图片

主要指标

旋转值:绝对强。

5.7mm的薄板身,容易出形变。林巴面材软而持球,阿尤斯大芯有一定的蓄能和喷射,而且纤维内置强化了“抓球”的感觉。

速度值:拉球时没那么快,弹击倒是轻快。

首先,纯碳素的底板,尤其编织碳和短切碳,有一定的失速感。所以会感觉Innerforce T5000在拉冲时比Innerforce ALCZLC慢了一点。但吃球感更强。可以发现,碳素层的内置其实是优化了手感和弧线,并非明显的加硬。

弹击的速度倒是很不错,而且伴着清晰的倾向性和蛮高的容错度。

力量值:中等。

不足6.0mm的厚度,虽然有阿尤斯大芯的存在,但结构上决定了:力量还可以,但没有inn alczlc那么勇猛。就是球的二跳压迫力没那么“钻”。

图片

观感映像

在很不错的手柄颜值下,是对业余选手更友好的性能。

吃球能力强,容错度偏高,无论是拉球还是弹击。弹击的稳定性和清晰度优于inn alc,弱于inn zlc。容易通过制造弧线和强烈的旋转来制约对手。有些在inn alczlc的基础上更OC化、弧圈化的感觉,更软更抓球。

有利于各项技术的均衡稳定使用,这不是纯木球板,却有惊人的上台率。随时从摩擦和击打的技术动作之间切换,都得心应手,不会随意失误。对于惯用纯木板的球友来说,这块内置碳素层的纤维板,非常容易就过渡而来。弹性也是恰如其分。

T5000碳素层的内置并没有给人硬化的感觉,而是优化了手感和弧线。对于追求凶猛的二跳杀伤力,可能innalczlc是更好的选择。因为inn T5000的二跳并没有那么顶。但是连续拉的稳定性、摩擦球和制造弧线的给力程度,都更平易近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