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味中药,清出肺中的热,消散颈部的结

 当归与地黄 2023-02-18 发布于四川
古代某朝,有位郎中出外看病,夜宿一村民家。夜晚突然失火,村民不舍财物,搬运时肩部和脸均被烧伤,郎中采来他家附近的雪药,捣烂后加麻油敷,后来好的竟像没事儿一样。


郎中后来又采了很多的雪药,还有当地可见的夏枯草,以雪药和夏枯草3:4的比例,加蜂蜜熬膏储存。这是他为了应对一些病人脖子上长的一串串如豆或花生米大的疙瘩准备的。这种病在当时叫瘰疬,这个名字的瘰,指病态的累累而多。疬,当然更是指病症了,比如疫疠之气、戾气或杂气等,都称为疬。

雪药,因茎叶有白色柔毛或是有些开白色花而名。为荨麻科植物毛花点草的全草。它虽见于我国南部多地的山坡路旁、院落边潮湿处,但知名度不高。

所以虽然全草性味苦凉,对肺很好,主要服务于肺经,所治主要有三点:

一为肺热咳嗽,咯血。比如早期肺癌的肺部热咳,甚至咳嗽咯血就可用它。

二如瘰疬(现代称淋巴结核)通常和夏枯草合用,也就是郎中熬那个膏,毕竟夏枯草清肝散结力量强。而瘰疬,可和肝气郁结相关。且肺津若输布不利,熬炼为痰,痰火凝结,也是导致瘰疬的一个原因,雪药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三如烧烫伤,蛇咬伤,外伤出血。由雪药提炼的药油可以润肤,缓解皮肤疼痛,止血,并促进皮肤的生长与愈合。

现代将这个特点用进了中成药,有个叫黄公烧伤膏的方子,专门用治烧烫伤。全方除雪药外,还加了黄芩、蒲公英和芦荟。四味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且还能利湿消肿止痛、活血化瘀,防烧烫伤对皮肤的损害,缓解由烧烫伤引起的局部肤表疼痛、红肿,以及长水疱等。

看起来雪药的治病能力不错,但知道雪药的朋友不多。这不妨碍它在网上有售(冷背草药在药店通常是没有的)。

使用它的方式,煎汤时一般用量是15-30g。但若是郎中那种加了蜂蜜熬膏的,就是按配方比例来了,比如郎中治瘰疬那个方子,是每次服15毫升,日服3次。

通常来说,一毫升等于1克,这样,这个膏每次的用量其实还没到15g,毕竟膏方的用量和汤药的用量是有别的,膏方比汤方更节省药材。

外用敷除了做成中成药方便使用,郎中治村民烧伤的方法也很经典,除了用麻油调敷,用菜油也行。这种方法在着急需要的时候不可小视。


那么您见过雪药吗?

除了茎叶均长柔毛,其它主要特色有:丛生,茎纤细,高20厘米左右。叶片三角状广卵形或扇形,叶缘有齿。花除白色外,有些还为淡绿色。

哦,对了,它还叫毛花点草,毛花是因茎叶有毛,那么“点”呢,这就和其叶上有白色点状突起相关啦!民间的取名,确实很形象的。对了,其雪药之名,还可关联上其主入肺经,毕竟白色入肺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