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师实践录:湿邪头痛必用土茯苓

 经方人生 2023-02-18 发布于四川

土茯苓

图片

土茯苓最早记载于《本草纲目》,因其外形跟茯苓相似,故得名土茯苓。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归肝、胃经,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等作用。

吾师王幸福分析总结古今医案,并结合自身几十年的实践经验,指出该药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较好:

一、湿毒疮疡型的皮肤病;

二、湿热淤浊的痛风;

三、湿热疫毒所致的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疾病;

四、湿邪所致的头痛。

临证时在辨病+辨证符合上面几点的,选择该药常常取得较好的效果,我本次就土茯苓在湿邪头痛中的两个验案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医案一

崔某,男,50岁;

刻诊:既往慢性头痛间断发作,可自行缓解,新冠后头痛加剧,以双侧太阳穴、颈后疼痛剧烈跳动伴刺痛感

两周前渐加重,口服布洛芬等起初尚可缓解,但慢慢无效,自诉“疼起来要撞墙”。前往武汉协和医院就诊行头颅MRI等告知未见异常

舌淡白腻、齿痕、稍水滑,结合患者自诉长期熬夜加下水打鱼,辩证为寒湿邪上犯为主。

处方:北柴胡15、白芍15克、蒺藜30克、葛根60克、蜜麻黄3克、桂枝5克、细辛5克、川芎20克、丹参20克、土鳖虫3克、桃仁10克、红花5克、生地黄15克、菊花30克、土茯苓60克;

五剂,嘱早晚温服各一次。


两天后回访:共喝药三次,今晨起自觉头轻松了,没吃布洛芬能忍受。

五天后回访:服药四天,头完全轻松了,没吃布洛芬,好睡。

医案二

柳某,女,38岁;

刻诊:既往慢性头痛十余年,以双侧太阳穴、肩颈疼痛为主,新冠后加重,伴眠差、胸闷、气短、咳嗽咳痰;舌质淤暗、舌苔厚腻,食欲差。

辩证:湿邪上犯+湿阻中焦

处方:北柴胡15克、薏苡仁30克、草果10克、砂仁10克、茯苓20克、黄芩6克、法半夏15克、北沙参15克、苍术10克、广藿香10克、土茯苓60克、葛根60克、竹茹20克、菊花10克、蒺藜2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

7剂,水煎服,日三服。


七天后复诊:

服药后头未再疼痛;未再咳嗽、但自觉还有一点点痰在;好睡很多;食欲好了很多;但还是有点胸闷、气短。观舌苔见较前变薄,调整处方。


按语:

上述两个验案都是以慢性头痛急性发作为主,虽有辩证差别,但是终究离不开湿邪作祟,所以在辩证基础上重用土茯苓可以达到快速止痛的目的

现在我们结合一下现代药理学研究分析土茯苓治疗头痛的原因:

广州市儿童医院刘广省老师在《土茯苓的药理学研究进展》中综合各家经验,汇总了其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抗胃溃疡作用、抗菌与解毒作用共六个大方面的药理学研究分析;

其中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中指出:动物实验研究证明其可提高脑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物岐化酶活力,降低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含量,缩小脑梗塞面积,同时其抗氧化作用极为明显。

综合中医认知+西医学药理研究,可以判定土茯苓在湿邪头痛上的效果较为明显,但仍需要结合患者体质辩证;

余峰师兄指导我治疗慢性头痛患者时,曾谈及在治疗一例慢性头痛患者时辩证用药都对,其中也重用了土茯苓,但效果仍是“差点意思”;

刚巧余师兄偶遇江西一李姓名老中医,遂立即向其请教,老先生看完方子后告知:加一味水蛭!师兄遵循,患者服药后效果立马“到意思了”。

向其请教、李老告知:对于有瘀阻较重的头痛,水蛭加入可大大增加效果。所以临证是辩证为第一要要,再加专药对症,效果就“到意思了”!

THE END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