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热下寒的孩子越来越多!4招有效调理,补得进,不上火

 昵称65820384 2023-02-18 发布于河南

儿学堂

学了那么多,目的是要会用!周末我们花上1分钟的时间,看看在生活中怎样实际运用吧!

上热下寒的孩子越来越多!

4招有效调理,补得进,不上火

以下是真实案例

如果是你的宝宝,你会怎么做呢?

 图片

家长问:

许教授,您好!女孩子,6岁8个月,身高120厘米,体重39斤孩子在去年5月份之前经常咳嗽感冒,这大半年来按许教授您之前给的调理方法,还有每天关注您的推文来学习,用理脾补肺方和新四神汤、新三星汤、沁芳宁给孩子调理,三伏天也贴了许暖贴,几乎没有咳嗽感冒了!非常感谢许教授您!

但孩子经常长口腔溃疡,嘴唇也干,大便也经常硬。孩子有过敏性鼻炎,睡觉鼻塞,张嘴呼吸,早上起床打喷嚏。但她脚底很凉,胃口一直不太好,下面附孩子的图片,辛苦教授百忙之中帮看看!

图片

答:

今天案例中的这个孩子是比较典型的“上热下寒”体质。她的舌质红、经常口腔溃疡,体内是有“热”的,且集中在上焦;但孩子又有过敏性鼻炎的病史,且脚比较凉,说明她的“本”还是虚寒的。

这类孩子在临床上很常见,他们明明体质很弱,底子又很寒,但又容易长口疮、容易上火、脾气也比较大,虚不受补,一补就上火,家长好难入手调理。今天我就借着这个案例来讲解一下“上热下寒”的问题。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孩子的基本情况:

● 主要症状:经常长口腔溃疡、脚冰凉;

● 舌象:舌质红、瘦长舌、有芒刺、舌苔薄白;舌体两边鼓中间凹;舌尖短缩、有凹陷;

● 二便:大便干硬;

● 饮食:胃口差;

● 睡眠:睡觉时鼻塞、张嘴呼吸;

● 面部:脸色黄、黑眼圈;

● 病史:过敏性鼻炎、早起打喷嚏;经常感冒咳嗽。

“上热”的“热”是假象

案例中的孩子是明显的“上热下寒”证,她既有“上热”的表现,口腔溃疡、口唇干、舌质红、有芒刺等,同时也有下肢冰冷等“下寒”表现。

这种“热”是假象,孩子的体质还是虚的,底子也是寒的。所以,家长不能单纯地认为孩子是上火了,然后给孩子乱清热,这一点很多家长都很容易忽视。

案例中的孩子“上热下寒”是怎么形成的?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孩子从小抵抗力差、经常生病,并有过敏性鼻炎的病史。病中反复用药会让脾胃受损。脾虚则无法运化水谷,孩子就容易胃口差;脾虚则气血无法上乘于脸,孩子脸色会发黄;脾虚则阳气生化无源,无法推动糟粕前行,就会出现长期大便干硬的问题。

其次,脾胃运化失常,更容易发生积滞。积滞郁而化热则会损伤阴液,身体就会出现上火的症状,即为“上热”,孩子就会长口疮、口唇干燥、脾气暴躁等。

虽然家长没有提及孩子的情志,但根据我的判断,案例中的这个孩子脾气也不会很好。从舌象可以看出,舌体两边鼓中间凹,是典型的“肝郁脾虚”,这样的孩子很容易会发脾气、爱哭爱闹

最后,长期脾虚,消化功能不足,孩子频繁积食导致积滞。脾位处中焦,负责“起承转合”。中焦脾土有淤堵,上升和下降的循环通路走不通了,火无法下行,下焦得不到温煦,孩子的脚就会比较冷,冬季会更加明显。久而久之,就形成上热下寒的体质。

这种“上火”的症状只是假象,脾胃不足才是掩盖在假象下的“真相”。她的体质是虚的,从舌象图也可以看到,她的舌尖短缩、有凹陷,说明的心肺有不足,体现在孩子身上就是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肺卫之气不固,晚上睡觉会鼻塞、张嘴呼吸,早上起床遭遇冷空气也会频繁地打喷嚏。

调理上热下寒,一味清热败火是大误区

家长能积极关注孩子的体质状态是好事,并且从去年开始就积极帮她调理,目前孩子的体质有一定的改善,经常生病的情况有所缓解。

当孩子不再反复生病,就能为体质调理争取更多的时间。家长现在要把焦点放在“上热下寒”的问题上,调整思路,重塑孩子的体质。

● 应对“上热”,切忌清热败火

如果是实火导致的口腔溃疡,一般只需要消积清热就可以了,但案例中的孩子是虚火上炎导致的口腔溃疡,所以会反复发作。应对虚火,如果过用寒凉的药物败火,反而会让脾胃越来越亏虚,症状则更加严重。

因此,当家长看到孩子长口疮,千万不要用攻伐过猛的凉茶帮孩子清热,而是要帮孩子滋阴,可以给孩子喝冬斛饮,连续喝2~3天,每次1次。方中的石斛能滋阴,麦冬清心火,菊花、枸杞清肝火,尤其适合春季出现口舌生疮问题时用。

冬斛饮:石斛8~10克,麦冬8~10克,菊花3克,枸杞子5克(3岁以上;蚕豆病可用)

● 控制消化,疏通中焦

从舌象来看,孩子的舌苔薄白,积滞的情况相对不明显。尽管如此,之前积热耗损的津液也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孩子现在频发的口腔溃疡、舌质红、大便干硬、口唇干,这些都是阴液受损的表现。家长应该更积极地控制消化,避免积热耗损阴液。

每天用好“10秒法”,如果舌苔、口气、大便、睡眠有一个方面或以上出现问题,就要注意积食。但案例中的这个孩子比较特殊,大便长期干硬,那么就可以通过舌苔、口气、睡眠等其他方面去综合判断,如果舌苔厚、口气大、睡不好,或者长倒刺等,就要警惕积食。

积食时可以安排新三星汤消食导滞,配合素食,坚持2~3天。新三星汤中有润肠通便的莱菔子,可以帮助孩子排便,很适合大便干硬、羊屎便、便秘的孩子用。糟粕排出体外,孩子也不容易出现内热的问题。

● 健脾胃,增强中焦运转能力

像现在的情况,家长可以积极地帮孩子健脾,增强中焦的运转能力,引火下行。主要的思路是在调理脾胃的基础上,兼顾补脾胃之阴,将上越之火引导回到中焦之中,使身体阴阳平衡。

日常饮食上可以适当给孩子补充一些滋养脾阴的食物,如鲜山药、小米、石斛、麦冬、沙参等等,每周可以安排1~2次益胃汤。

而家长之前坚持用的新四神汤,也可以继续用,方中有健脾胃的山药、白扁豆、芡实,又有润燥的南杏仁、银耳,方子比较平和,孩子喝了也不易上火。

益胃汤:石斛5克,玉竹5克,山药10克,麦冬5克,生地5克(3岁以上;蚕豆病可用)

但上热下寒的体质是比较复杂的,用到的食疗都很考究,家长一定要学习脾胃课,掌握基本的辨证基础,再给孩子安排食疗。否则,不懂辨证,不如不用。

● 借用外治法,引火归元

等积热消除了,中焦瘀堵化开了,脾胃能力提高了,下一步就是引火归元。

家长可以用好涌泉穴这个穴位,《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家长可以用许暖贴贴在涌泉穴,每周1~2次,每次2~4小时,将浮在身体上部的“火”沉敛下去,涌泉的“水”将虚火扑灭。

图片

最后,我想强调,家长要顾护好孩子的情志,这一点我在脾胃课也反复提及。家长要耐心与孩子沟通,尤其是在春季,要避免孩子肝气郁结,不要让孩子经常生闷气、发脾气,否则情志化火,也会加重“上热下寒”的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