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柯琴和他的《伤寒来苏集》:小人物的大人生

 成中行 2023-02-18 发布于山西

看到宇航员拍的一张照片,如果从外太空来看地球,原来是一个如此微不足道的小点。

就是在这微不足道的小点里,有愿意奉献微不足道的自己,才使这个小点点的地球一直这样行进下去。

它收纳了我们,我们也在贡献自己的方法来反哺它。

就像这本《伤寒来苏集》,作者柯琴把自己对伤寒的理解,统统告诉了你。

截止到现在,可以说我们依然没有逃脱他的“如来手心”。我们依然还是在进行方证研究。

还依然在探索柯琴提出的伤寒”六经皆为百病立法”的延伸程度。

前段时间,在一个讲座里听到几个专家议论,说历史上研究伤寒的,临床上似乎都不出名。

听到这句话,我还专门去查阅了一番有关柯琴的历史文献。

发现这句话似乎对柯琴有些不公平,因为有病人孙介夫氏自序他的喘嗽病为柯氏治愈的经验。他春季咳血,越发严重,初服芩连治愈,继而再犯,用寒凉就无效,再有参芪就好了,但再后来犯病,用温补无效,用寒凉也不效。

这时,他去找柯琴,柯琴两剂肾气丸方,治好了。

于是孙介夫氏专门问,为何这般起效,一剂喘嗽宁,再剂神气爽。

柯琴告诉了他原因:这个病是典型的阴虚而阳盛,刚开始,用寒凉,那时阳少少衰,于是病能少愈。而再进寒凉时,阳虚更明显,于是无效。这时改用温补而病稍愈耳。但再有症状反复时,再用温补的话,就加重了阴虚,又再用寒凉,导致阴阳俱虚,所以病连绵不解。

对于脏腑之源,有寒热温凉之主哉。对柯琴来讲,只需“引火归原”就好。有思路,有方法,病就是这样好的。

而且最重要的,方法在手,那些疾病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治疗,这估计也是他没有写那些临床医案集的缘故。

如果你想学伤寒,柯琴和他的《伤寒来苏集》建议要看。

他完全值得当一个你可以模仿的人物,他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甚至都有些潦倒,但不耽误他给世界献出了自己的作品。

(一)

自从疫情之后,想学中医的人群在壮大,我问他为何要学,他说他发现学这个是门好买卖,学会了,自己不吃亏,而且身体好了,没准还能多挣点银两。

我在想,那为何柯琴学的这么好,他似乎也没出名,也没能挣到钱呢?

行业都是相通的,不是谁都能识货,也是同样的道理,也不是谁,都会宣传卖货。

这可以说是柯琴的弱点。

但他依然没有像我们现在的大多数一样,就是所谓的躺平。就过那种,反正也就这样了,人生不过如此。

他的物质人生确实是不过如此,但就像他说的“胸中有万卷书,笔底无半点尘者,始可著书。”他一生还是在追求他的无尘,无杂质的内在。

其实有过他这种经历的,都能体会到,到了他这个时候,什么吃喝穿戴比较,对他来说,他都不在乎。因为他有自己在意的点。

这也是他即便是在他乡虞山生活,他也从来没有以医自鸣,他的聚焦不在这里。

这才是我们的幸运。

因为他的书,从来没有想着去迎合,从来就是他的思考,他把自己的方法都告诉给了你。

也正是有了他这样零星部分的存在,他们就是要做到研究某一项,一定要搞透彻,一定要明白,如果把他放到现在,也是个做科研的好导师。

因为他不咋咋乎乎,不哗众取宠,仅仅就是探索怎样才能把一个宝贝给拆解出来,让大家都能认识到这个宝贝。

他的书就是个方法论的展现,你在哪种场景下该用哪个方子,哪个方子里的加减药,为何要这样用,他明白告诉了你。

他认为这些才是张仲景书中,文字背后的意思。

(二)

柯琴,有过一句著名的话:“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

柯琴,字韵伯,号似峰,浙江慈溪文亭人。他生活的年代大概在康熙,雍正年间。为何这么说,因为他的生平,实在是无法确定。

而他留给后人的就这本《伤寒来苏集》:包括《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三篇。

《伤寒论注》是注释经文,《伤寒论翼》是对伤寒重大理论进行专题论述,如六经实质、合病并病、风寒温暑、制方大法等等。

《伤寒附翼》是补充《伤寒论翼》之不足,论述方剂的组成意义及使用法则。

而柯琴的注释是以几乎从未引述前人注解,善抒自己创见为特点。他认为,不必拘泥于仲景的编次,重要的是传仲景的辨证心法。

他最大的成就,就是专注在仲景上,他提出了法中有法,方外有方。告诉我们不用拘泥在那固有的几百个方子上,知道六经中每一经的证治特点,原理,加减,你会的方子是无穷的。

他在书中提出,“仲景制方,不拘病之命名,惟求证之切当,知其机,得其情”,提纲掣领地概括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他说诊病的关键在于方与证符,明察病机。

他说“仲景之方,因证而设,非因经而设,见此证便与此方,是仲景之治法。”指出每个方剂都有相应的证候,只要有此证,便可用此方,一定会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反,无是证而用是方,非但无效,有时还会遗患无穷。

他主张“医不执方”,不能死守成方,按图索骥,先贤尝有“执成方治今病,古今之大患也,犹如拆东墙补西壁,不经大匠之手”之喻。

柯氏亦认为“仲景制方,不拘病之命名,惟求症之切当”,“于症中审病机,察病情者良工也”,只要谨守病机,才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无不活法,不必执方以治病”,反对部分医家拘守于仲景《伤寒论》有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之说。

柯琴,在《伤寒论翼》一书中提出了“六经为百病立法”‚阐述了《伤寒论》六经为病不仅为外感热病所设‚而且杂病以及其他各科疾病皆寓意其中‚只要抓住方证辨证的实质‚就可治疗百病。

(三)

历史上靠着一部著作就打天下的人物多了去,不仅能吃饱饭,而且后世会时不时就把这些医家的评论著作拿出来看看,议一议。

有人看不上这样的,说他们在拾人牙慧。

但就像柯琴,他就认张仲景,他就是深入研究,提出了自己独有的理论认识。

六经皆为百病立法,他这个认识的提出,对吴瑭的《温病条辨》有很大的参考意义,以至于他的三焦辨证中融入了六经辨证的内容。

对于柯琴,最大遗憾就在于,因为他并没有过多的强调自己。以至于,就如同后人所评说的,研究伤寒论的,对伤寒论做评论的各个大家,仅仅就是说的行,写的好,为何在历史上没有显示出他们自己看病治病的临床医案。

意思就是说这些医家仅仅就是会说,会写,不会看病。

但对于柯琴,其实不是这样的,只是他流传下来的其他书籍太少了,而且他也没有啥名气,名气这玩意,有时就是个泡泡。可惜他没有吹这个泡泡,我们现在也还原不出当时的历史场景。

当然也正是因为他没啥名气,他才没有束缚,能做到什么样的话,他都敢于去说,结果就会发现,他的这本书写的好,写出了各种你想不到,而他可以看到的点。

他够专一,够专注,我发现张仲景的崇拜者,似乎都有类似的特征。

他认为张仲景的这本书够好,一本书涵盖了各种病证,而且还延伸开来,如何通过证去治疗,去加减应用。这也正如他所言的,一本书不仅仅只是这几百个方子,而是你懂得了六经的加减变化用药之后,你的思路有多远,有多深入,你看病的技术就会有显现。

他能从病症,病位,六经的提纲入手,把伤寒论广义开来。

柯琴不仅为伤寒大家,同时对温病亦有深入研究,并提出“温病症治,散见六经”的寒温一体思想。

具体而言,他认为:寒温之邪伤人皆从表入;阳明为成温之薮,不仅反映了温病致病的主要特点,同时肯定了《伤寒论》为温病学说的发展基础,治温多寓六经辨证之中。

正如其所言:“温邪有浅深,治法有轻重,此仲景治温之大略也。”这些观点大大提高了后世对伤寒、温病异同的认识,扩大了六经分证的应用。

晚清常熟名医余听鸿,著《余注伤寒论翼》,极为推崇柯氏之学。认为“人云仲景之法能治伤寒,不能治调理者,门外汉也”,强调《金匮》《伤寒》理无二致,关键在于曲悟旁通。

平时会经常遇到一些临床医生对于柴胡类,泻心类,不知如何应用的情况,看看柯琴对于泻心汤的论述,他认为,在太阳则用生姜泻心汤,因未经误下,而心下痞硬。虽汗出表解,水犹未散也。在阳明则用甘草泻心汤,以两番误下,胃中空虚,其痞益甚,故倍甘草以建中。在少阳则用半夏泻心汤,因误下而成痞,邪不在表,柴胡汤不中与之,又未全入里,则黄芩汤亦不中与之。

如果你还是不知道如何判断,到底应该辨别这个证属于哪一个经,看看他在书中是怎样讲的。

柯琴,他也是个扬名在身后的医家,伤寒大家。人们对于他书中的论述,经过实践后,发现确实如此,才知道这本书好,这个医家了不得。

(四)

小人物,大人生。

这两天看柯琴的《伤寒来苏集》,才发现其实世界不曾亏待任何人。

就像柯琴,据当地的县志记载说他一生生活贫困潦倒,而且因为科举不得志,他从一个熟悉的地方,迁移到了离家有四十公里的虞山,现在的常熟生活。

没错,他的开局并不好,家贫,虽然有才识,但也只是个取得微末功名的知识分子,在科举道路上,他很失意。

于是他采取了舍弃,从头再来。

他离开了他熟悉的地方,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放下了以前所学,他决定研究歧黄之术。

据记载,他一生的著作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内经合璧》,一个是《伤寒来苏集》。

可惜的是前一个有关内经的内容,史料没有流传下来。

而《伤寒来苏集》是因为他写的就是好,看过的愿意流传收藏,才得以广泛的流行下来。

无人识,无人问,其实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你能创造一切。

《伤寒来苏集》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完成的,以至于当叶天士看到这本书时,都大为震惊了,他对此书的评价是:“有如是之注疏,实阐先圣不传之秘,堪为后学指南”。

你认为你没得到的,世间会以另一种方式返还给你,只是你要仔细查收。

在现实的层面来看,他这一生过得实在是路人甲一个。

要啥没啥,习儒,结果仕途无份,通医,结果诊所不振。

说到这里,就想到了现在卖货,卖得好的,并不见得是质量最好的。同理,治病出名的并不见得是医术最高的。

他这两项,都没沾边。不会卖,不出名,结果就是他以一布衣湮没无闻于世。

直到现在,对于他的生平年代,一直都无法确定出他真实的记载,因为他太是个路人了,找不到有关他的任何记录。

当然也正是他这个路人身份,他对于前人的观点,无论你是个多么有名气的医家,他都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

他批驳了王叔和“将仲景之合论《伤寒杂病论》全属于伤寒的说法。他认为其都没看懂仲景的书,本来就已写明此书不独为伤寒设。

同时,他指出王叔和是人为的把张仲景的内容给复杂化了,没必要对霍乱、阴阳易、瘥后劳复重立篇章,以及对痉湿喝三种还再应别论。

这些统统都在六经的治疗范围。

他认为许叔微所言,桂枝治中风,麻黄治伤寒,大青龙治中风见寒脉之类,是不妥的。

你看柯琴的书,是要清静的,边看边想,你才可以做到有针对,有比较,能明确出来到底哪一种更符合临床特点。

深入的学习,都是要经过烧脑这一关的。

其实没人想一直当个小人物,你能不能成就你的大人生,那就看看这本书吧。

文章图片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