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自清跟父亲的感情纠葛,多年后,全都写进了《背影》中

 kslztqs 2023-02-18 发布于山东

原创2023-02-18 21:38·记忆有话说

小时候坐在父亲肩上看风景,长大后看着父亲佝偻慢行的背影,终其一生,父亲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论及父爱,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必然榜上有名,一次送别、一个背影,通过一些日常小事串联起父亲对孩子的爱,无言地诉说真情。这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情感流露,而是时隔十年后的回忆,更突出父亲背影在朱自清心中的分量。

然而,了解了朱自清跟父亲的感情纠葛后,才能真正读懂《背影》。这不仅仅是父亲对儿子无声的爱,更是儿子与父亲的和解。

血浓于水,那是扯不断的亲情

正如《背影》开头所述,朱自清与父亲已经有两年多未曾见面。许久未见并不是因为疫情等原因,而是因为父子俩关系坠入冰点,恨不得老死不相往来

那么,为什么朱自清要记录这次背影呢?而且是多年后再次想起?期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背影》写于1927年,而记录的背影却发生在1917年冬天,整整隔了十年,是一篇典型的回忆性散文。于朱自清而言,1917年是一个多事之秋,家中变故接二连三砸来。

家中原本靠着祖业和父亲的俸禄,没想到父亲养姨太太闹得满城风雨,被革职不说,仍无法解决,只好靠着借贷和变卖家产来摆平。儿子的不争气让祖母气愤不已,心中郁闷难以纾解,不久便离世了。

为了奔丧,朱自清从学校归来,与丢了差事的父亲短暂相处了几天。

这时父子俩的关系还算融洽,纳妾的荒唐事让朱自清对父亲有了一点意见。但受封建家长制的影响,他并没有表现出来,深深地藏在心中。

这一年,朱自清年龄尚小,才17岁,还在北京大学求学,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日常生活靠着家中接济。此时,父亲又没了官职,还犯了桃色新闻这个官场大忌,名声严重受损,以后也很难再入职。

转眼,祖母的丧事举办完成。父亲要去南京谋差事,而朱自清要去北京念书,路途有重叠,故而结伴同行。

南京距家较近,父亲率先到达目的地,而朱自清行程并不紧凑,在南京逗留了一日,与好友短暂相逢。

第二日便到了分别的时刻,父亲事情繁忙本无暇抽出时间,多番拜托茶房送儿子,左一句叮嘱,右一句提醒,终究还是放心不下,决定亲自去送。这场临时起意的送别,在朱自清心中荡起了涟漪,父亲的形象出现了变化。

从朱自清的角度来看,父亲的小心谨慎有点摸不到头脑。一方面此时的朱自清年纪虽小,但已能独当一面,在北京读书许久,这条求学路非常熟悉;一方面父子俩关系说不上太融洽,从小到大要求非常严格,时常责备和批评。

十七岁的短途出行,为什么父亲如此不放心,这让朱自清想不明白,觉得有点小题大做。平平无常的出行,有了父亲的加入,多了一些奇特的感觉,跟任何一次出行都不一样。

送行的父亲陪伴在朱自清身边,帮忙看看行李,嘱咐他“路上要时刻小心,不要着凉”。此时的朱自清,并没有感到父爱的温馨,反而觉得父亲有些迂腐,做事不够聪明,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

终于,朱自清坐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父亲又开始忙活起来,连忙跑去月台外买橘子,让儿子在座位上等他。

要知道车站卖的橘子总是非常贵的,刚刚还在跟送行李的脚夫杀价的父亲,转眼就去买橘子了,父亲真是又小气又大方

车站外的买卖离得较远,父亲需要来回奔波,穿过铁轨,爬上爬下,去的时候两手空空已很艰难,回来时抱着橘子走得越发困难。再加上父亲年龄已大,体型偏胖,缓步前行的背影让朱自清看呆了。

原来不知不觉中父亲也老了,岁月无情增添了苍老,留下了老父亲对远游儿子的惦念。

印象中的父亲总是高高在上,一本正经地教他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今也被生活压弯了腰,走起路来不似从前般健步如飞。唯一不变的,或许就是父亲对儿子的疼爱,虽然平时多有责备,但骨子里还是在意的,担心他出行不安全、路上饮食不佳等。

短短的一篇文章,无一句说父爱,但字字都是爱,是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也是儿子对父亲的体谅。

通过儿子的眼睛,讲述父亲从拜托他人送行到多番叮嘱后不放心地亲自送行、从与脚夫讨价还价到去月台买高价橘子等多番转折,父亲蹒跚的背影深深地烙在了心中,多年无法忘怀。

每次读到背《背影》,总是不自觉地想起父亲送别的样子,这不仅仅是朱自清的父亲,也是千千万万普通父亲的缩影。这文字是具有穿透力的,从一人窥见万千人,将父亲对子女的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爱恨交织,那是断不了的家务事

“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究忘却我的不好。”藏在《背影》中的只言片语,表达出朱自清与父亲关系并不好,心中藏着冰山险壑,曾一度闹得很僵。

1917-1927十年间又发生了很多事情,父子俩的关系从稍有芥蒂到分道扬镳,二人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幼儿时期的朱自清是幸福的,虽然不是家中长子,但上面两个哥哥先后夭折,这让父亲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在他的身上,不是嫡子却胜似嫡子。

懵懵懂懂中,朱自清对于父亲的认知并不清晰。伴随着外出求学,他领略到先进的思想文化,重新审视身边的人和事,猛然发现,记忆中的父亲与现实中的父亲差距明显

记忆中,父亲是值得尊敬的长辈,是一家之主,威严庄重、不苟言笑;实际上,父亲一言一行非常荒唐,养姨太太,不务正业,甚至气死了祖母

失去官职的父亲丝毫不感到羞耻,当看到家人苦闷的神态时还会安慰道“不用忧愁,路到山前必有路”。不过,这“路”却没有出现,虽说去南京谋差事,但父亲东奔西走毫无收获,只好靠着变卖家产来生存,等着坐吃山空。

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朱家人口众多,只出不进的生活又能维持多久呢?这让朱自清烦恼不已。作为家中顶梁柱的父亲,此时已没有撑起责任的实力,只想着过一天是一天,不免有些消极颓废。

为了早日撑起家庭的重担,朱自清更加卖力地读书,一年竟学完了两年的课程,早早地从北大毕业,并在杭州第一师范学校教书。这份差事父亲并不满意,觉得有些屈才了,堂堂北大毕业的儿子竟然甘于待在这个小地方。

那个年代男子成婚较早,朱自清同样如此,此时的他早已结婚,还有两个孩子,虽然刚刚毕业,但家庭负担并不小。再加上父亲的不作为,整个家庭的重担都寄托在朱自清的身上。

每次收到工资时,朱自清总会主动将一半工资寄给父亲,剩下的部分用来养自己的小家庭。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好在妻子武仲谦为人体贴,尊重并支持丈夫的决定,家中的生活较为如意。

但父亲却不这样认为,作为封建家庭的当家人,他不满足于儿子的一半薪水,竟然利用与校长的私交,将儿子的工资直接发到自己的账户。父亲花儿子钱天经地义,这一操作父亲没有跟朱自清说,也不屑于知会他。

后知后觉的朱自清发现了这件事,心中非常生气,但考量到父亲年事已高、家中开支确实大,忍下了这份“窝囊气”。辛苦挣来的钱全都贴给了父亲,一分钱都没留给自己,朱自清叹了叹气,没跟父亲争论半句。

父子俩的情分在日日相处中逐渐消磨,往日的恩情被琐事挤占,直到妻子受了委屈,才真正开始出现裂痕。

朱自清的妻子武仲谦性情开朗,总是笑脸迎人,对人态度温和。而这笑容却让父亲非常看不上,他认为女子应该低眉顺目,怎么可以如此“不懂事宜”,多次对武仲谦出言批评。

久而久之,武仲谦也懂得公公生气的原因,一改往日的乐观开朗,成日里闷闷不乐,甚至一度卧病在床,心中郁结久久不能纾解。多方打听下,朱自清才明白妻子的病症也是源自于父亲,这个家实在待不下去了

这些年,朱自清再也不期待父亲能担起家庭的责任,“气死祖母、截走工资、辱骂妻子”一桩桩事情压来,他不愿意在家中忍气吞声。一气之下,朱自清做了一个决定——离开家乡,去外地谋职

朱自清突然携家带口地离开家乡,没有跟父亲商量,这让父亲非常气愤,觉得儿子在公然挑战父亲的权威。再加上朱自清的离职,让父亲少了一份收入,家庭支出捉襟见肘,更增加了愤懑。

离家之后,朱自清与父亲断了联系,虽路途不远,但终究相隔两个,彼此之间连书信都不多了。

相视一笑,是与家庭的和解

朱自清的内心,始终对家庭存着一份善意。浸润在新思想下的朱自清,无法认同封建礼教,追求着人格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但这个封建大家庭是他成长的地方,留给他无穷无尽的记忆和关爱,触及他心中的温暖。

在与父亲断绝联系的两年中,朱自清也想过和解,静下心来父亲的背影再次浮现在脑海中,他不愿意给父亲的晚年增添烦忧

又过了很长时间,朱自清一家在外地生活了许久,闲暇时刻总会提起老家扬州,于是便带着妻子和孩子回来了。这次临时归家的旅程,传达着作为儿子的朱自清主动与父亲和解的愿望。

没想到的是,归家的朱自清又吃了闭门羹。父亲将他们一家人拦在门外,拼命地往外赶。僵持很久之后,还是在家人的劝说下,朱自清一家才进了门,父亲一言不发,气氛非常尴尬。

这次团聚非常短暂,父子俩的关系仍然势同水火,没有丝毫缓和的迹象。没过几天,朱自清就带着妻儿离开了老家,与父亲的联系越发少了。

都说“一家人没有隔夜仇”,但朱自清与父亲的关系却迟迟没有缓解。不知从何时开始,老家扬州成为朱自清又熟悉又陌生的远方,很难萌生回去的念头。

父子关系的转机再次降临,这一次是父亲的来信,信中写道“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父亲向来要强,鲜少流露出无力感,这让朱自清又想起两年前父亲送别时的背影,感叹道不知何时能再见。

收到书信后,朱自清提笔写下散文《背影》,细细品味近两年与父亲的关系,留下了让他难忘的背影。

两年来朱自清历经人生百态,从北上求学的学子到撑起家庭的当家人,他是父亲的儿子,也是儿子的父亲。兜兜转转,两年来与父亲的关系算不上好,但扯不断的亲情仍然连接着他们。

而今,朱自清与父亲已两年未见,是父亲的一封家书让他泪眼朦胧,再次想要主动缓和父子关系。《背影》的发表,也让父亲感受到了儿子柔软的内心,那个有些叛逆的儿子终究是念着父亲的养育之恩。

《背影》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味,若是写于送别之时,大体上情感的重心不在于父亲的背影,而是对父亲的不理解和埋怨。时过境迁,留下的是父子关系的和解。

虽然朱自清仍然不能与父亲感同身受,但对于父亲的“责备”有了更多的宽宥。面对逐渐老去的父亲,他又想起了父亲对他的疼爱。

《背影》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讲述父亲对孩子体贴入微的疼爱,更是儿子与父亲关系的和解。这是朱自清与父亲纠缠半生的情感变化,同时也是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父爱记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朱自清和父亲站在两个不同的时代,父亲接受的是封建礼教,而朱自清则浸润在新思潮,一新一旧,不免产生思想鸿沟。然而,父子之间的亲情纽带是剪不断的,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恶意逐渐消散,留下的是家庭的温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