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后为什么出现了拿破仑与克伦威尔的军事专制?

 专打抄袭勾 2023-02-19 发布于天津

这一次写点复古的东西,关于西方宪制史的。很早之前我给英国1640-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曾经写过解释,这一次要补充一部分东西,主要是基于近代四百年的国际战略博弈表明金融安全不可忽视道德、集权与金融:古今转型之际的风险、信心预期增长逻辑金融权的辩证法:自我扬弃辩证否定的风险运作贸易背后的资本进出口:资本社会化与金融安全东北改革:资本供应驱动的外生增长如何转化成内生的信心预期增长等篇的认识写的。以前主要是透过政治因素写的,也就是不同利益集团的斗争写的,这一次补充一点经济进程的认识,也不能说是纯经济的,而是政治经济学合起来看的。金融集权的形成,就已经表明资本的集中度很高了,而当时金融资本其实是有两个基础的,一个是商业资本,一个是产业资本,它最开始并没有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和手工业资产阶级合作,而是单独用财政借款人和纳税人矛盾去利用税收冲突引发纳税人与纳税人代表之间的矛盾。这是最早的情况,而始作俑者其实是和商业资本合作的,所以至于是否是资产阶级坐庄他们并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维持自己的财政借款人地位,从而在产业资本所处的商品市场内居于有利地位,所以在1693年就成立了大名鼎鼎的英格兰银行,取得了货币权力,这个权力既是取得财政权的报酬,也是对他们在资本市场上运作时游戏规则制定者地位的确认,不过他们的运作主要点不在产业资本上,而是商业资本上,事实上从1640年后到1750年前,英国的重心仍然放在商业霸权的争夺上,而非产业资本的发展与投资上。

四次英荷战争绵延了将近两个世纪,而这两个世纪也是荷兰金融霸权相对旺盛的阶段,但是荷兰的金融霸权就是和商业资本结合,甚至有商业随时侵夺金融资本的可能性,也就是风险返销,夺取金融集权的地位,荷兰不是不明白保有一支常备海军的重要性,但是这样会赐予商业资本以充分的武力,比起与英国竞争,荷兰的内部的两种资本之间的竞争更严重,甚至有超克的威胁,所以荷兰的金融资本不可能容忍商业资本超克自己的结局,因此海洋军事建设没有办法维持下去,而英国的金融集权阶层虽然依赖商业资本牟取暴利,但是在财政上还可以依靠本土的弟煮和产业资本的纳税维持财政支出,而不是像荷兰那样完全依靠商业资本,商业资本虽然赚得多,但是对金融资本具有天然的竞争性与同化威胁,所以很难形成紧密的政治合作,也更谈不上充分发展军事力量了。英国和荷兰都有这一层问题,但是荷兰的问题更难克服,而这个时候英国的金融资本一方面投资商业资本牟利,一方面借助财政借款人地位的巩固也在国内市场上牟利,并依靠天然的对产业资本的统治优势,形成了有力的财政基础,足以供养强大海军,强大海军本身也是一种输出风险的工具,海战本身就是双方输出风险的竞赛,这是金融权力竞争的最激烈形式。在这之后,英国金融集权阶层进一步调整政治经济结构,对产业资本加大投资,而逐渐剥夺商业资本的风险返销能力,这是进一步集权,直到取消奴隶制,最终实现了国内经济的集权。

排除了商业资本对产业资本的信心预期增长的可能占有权,完全垄断了对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动力的资本市场报酬权,开启了现代增长模式,而后随着资本社会化的发展,技术革命、产业升级发生,金融资本进一步巩固了对市场共同体经济增长的统治权。这都是后话了。回到我们开头想讨论的这个问题,英国法国的金融集权的确立,其实都是依靠绝对君主制时期去风险化的信心预期投资催生出本国的产业资本与信心预期增长模式,进而在商业资本或者高利贷基础上形成了较成规模的金融资本,这些资本通过财政借款人-纳税人矛盾推翻既有的政治集权模式,树立与之相适应的金融集权,不过最早这种集权大多是克伦威尔、拿破仑这样的军事强人担任“护国公”、“最高执政”甚至称帝的办法来保护和实现的。这是为什么?我想除了保王党之外,并不需要这么大动干戈,维持“宵禁”式的统治,因为推翻保王党的也有资产阶级,他们甚至充当了主力。其实这里还有一个比较容易忽略的细节,那就是国王虽然死了,但是国王欠下的债务还是要还的,所以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纳税人还有可能进一步要求推翻金融资本,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所以一方面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又不能直接与之冲突,那就扶持一个军政府最划算,因为军政府还是靠财政借款养起来的,所以一石多鸟,军队不依赖和效忠充当财政借款人的金融资本的利益不行,否则就没钱供养常备军;军队本身可以释放风险,输出破坏性,这样对产业资本来说是毁灭性打击,他们不敢闹事;商业资本虽然眼馋,但是自己也不敢说啥,毕竟军队这个金融集权阶层供养的风险输出品,自己被打击了也很惨的。所以供养军队成为王权覆灭后初期金融集权阶层保卫自身利益的关键。

供养军队需要钱,军费、战费尤其烧钱。所以供养军队第一大作用就是拱卫金融集权阶层。保证了这一点,就保证了他们的江山。产业资本都在国内,就认怂了;商业资本在国内都不下去,没事啊,在海外还可以靠贩奴什么的赚钱,在海外养兵也不是不行,所以典型代表东印度公司,一直有武力,但是英国政府一直不动他,直到1857年印度大起义才顺手把它废除了。但是在其他地方的商业资本,尤其是贩奴行业,最终在产业资本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就被收拾了,不允许贩奴了,其实就是不让你赚钱了。防止风险返销,在资本市场上打败自己,事实上取代自己;防止他们利用获得的暴利在海外豢养军队,有朝一日回国夺權。无论是哪一种可能,都是很大的威胁。所以英国金融集权阶层十分重视海军建设,也投资刺激产业资本增长,形成了可以对商业资本“削藩”的物质和军事基础,这才在19世纪初废除了奴隶制,彻底终结了在实力上已经比不过自己的商业资本;19世纪50年代末在弹压印度土兵起义的过程中间接的靠印度人之手消灭了东印度公司的武装,丧失了武力基础的东印度公司只好接受了被“削藩”的命运,印度的收益从此大部分归于英国本土政府。

英国法国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他们在葛明后都搞了军政府,实际上是顺应了金融资本的需要,法国的产业资本没有英国那么强,商业资本也是,但是封建地产主的势力还很强大,而且他们和保王党常常有勾结,所以法国的军政府看起来更多的是为了对抗王权残余势力,但实际上也是反对商业资本、产业资本等纳税人势力对自己可能发起的推翻运动,同时也能依靠债务供养军队培养自己财富的保卫力量。戴高乐的结局就是军事强人想把位子坐长的下场,他会被金融资本调动社会资源和力量轰下台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