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瓷古窑

 聚马凉石 2023-02-19 发布于河北

花瓷琢红玉 贵従活火发新泉

定瓷之茶器

一品轩定瓷古窑坐落于曲阳县定窑遗址灵山南胡家嘴古村落

定窑,因曲阳在北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得名

曲阳,太行山东麓,因地处北岳恒山弯曲的阳面而得名。这里,是著名的石雕之乡,定瓷故乡,还是蔺相如的乡,其文化底蕴丰厚源远流长,真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明曹昭《格古要论》中说:“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具白,其价值高于白定。”紫定者,实非紫色,其釉呈棕红,俗称“紫金釉”,实今日之酱釉也。

吕国权大师多方借鉴传统实践体悟,对瓷土配方、拉坯工艺、装饰技法、烧造技术等众多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改良,并最终形成了传古创新、汲古润今“新定瓷”理论。

中国国家美术院副院长--聚马凉石先生、被特邀到定瓷制作过程中,以定瓷最具代表性的刻、划花刀法,抱定素坯任意挥洒,雕花刻字其力道之遒劲,构图之精准,造型之古朴,动作之写意,皆令人叹为难止。

曲阳出土的晚唐时期茶炉、茶碾、茶臼等器,定窑自唐便产茶具。苏轼在《试院煎茶》中写潞公煎茶专爱定州花瓷,宋人慕定瓷可见一斑。明末文人陈贞慧记其家藏白定百折杯,为茶具中最美最具韵味之器,也可见古人对定窑茶器的推崇。

一品轩定瓷造型讲究朴素典雅、温润恬静,正与中国的审美情趣相迎合,焚香点茶、挂画插花、饮酒论诗的文人雅事中,无不有定瓷身影。

一品轩定瓷,千年古窑炉;泥土恭九州,神工传万户。

一品轩定瓷不仅风雅,亦足日常之需,是生活与美学的交织融合。易中天在书中说:尽管宋瓷是人间最美的器物,却并不高高在上或拒人千里之外,反倒多为生活用品,同时又极具内涵。此论用于形容定瓷作为一种精致生活的体现,是恰如其分。

  

  

在唐宋年间,定窑与汝、钧、官、哥窑一起号称中国五大名窑。

定窑久远是不可争辩的瓷韵母体,其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辽金,终于元末明初,先后历时近千年。后世的瓷都景德镇,既是因战乱南下的定窑工匠领军发轫。繁盛时,定窑白瓷畅销大江南北,遍布中国,其精品为皇家贵族所钟爱,且远播海外,日韩便将定瓷奉为无尚崇高的国宝。故有“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之称。

清朝乾隆皇帝钟爱定瓷,尤其喜爱定窑茶器,常以诗吟咏,一品殊清超凡脱俗,五蕴皆空禅悦已得,妙不可言矣。

  

  

  

  

  

  

  

  

  

  

  

  

  

  

  

  

  

  

  

  

  

  

  

  

  土定;乃隋唐古朴粗瓷,曲阳灵山通天河等地石英、白云石、长石和优质粘土,则是制釉制胎的上等原料,粗瓷茶器具有透而不漏之性,被誉为会呼吸的瓷器,实乃返璞归真大器之物。

  

紫定;有紫气东来之韵。釉色匀静庄严,有温柔敦厚之人格大美。

  

黑定;初视之,其色如漆;徐观之,茫茫渺渺;久察之,则有无穷无尽之精芒喷薄欲出。此谓玄元,大美之象也。釉色高古,气韵生动,巍巍乎有庙堂之气象,其光鉴可照天地山川万物,乃至纤毫毕现,黑定实为当代收藏中的传世经典之作。

黑釉小盏,金口素足,斜腰浅腹,状若斗笠。每间以黑酱两釉之幻化,虽无建盏窑变之多彩,亦呈翻星散月、滚露垂珠之仪态。盈盈一握,或盛酒对饮,或纳茗独啜,内藏难言滋味,外现无尽风雅,其妙用非笔墨所能尽言矣。

  

  

一品轩定瓷古雅高端名扬四海,由定窑研究所副所长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吕国权先生匠心制作古法烧制。

白定;象牙白釉作品胎薄而白,质坚而轻,形俊而刚,剔花划字,施以莹白细腻之釉,再经一千二百摄氏度之窑火淬炼,方成巧夺天工之珍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