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

 虚空济 2023-02-19 发布于山东

公冶长第五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孟武伯,我们之前有讲过孟武伯问孝孟武伯,鲁国的大夫,当权者正在当权的时候,来问孔夫子子路仁乎孔夫子一直在讲仁,所以别人就会来问仁因为孟武伯是当权者,想要人才,又想问仁德这件事情。

所以就问子路仁乎,子路这个人是不是仁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其他人来问我们,说你的学生是否仁,或者问你的孩子是不是仁,或者问你的员工他这个人有没有仁德,是否仁乎我们看看我们要怎么回答我们不妨先把问题的答案放在这里,我们继续看孔夫子是如何讲的。

子曰不知也”说这个我不知道。“又问”具体的又开始问这个时候孔子又说了。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首先讲了一件事情,讲了什么事情呢千乘之国,四马拉一车为一乘,千乘之国,有一千乘这样的兵车,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通常一个小的国家只有百乘。

可使治其赋也,这个赋是军赋,军赋包含的很多,比如说军队,田赋,武器,良田等等这一切事情这里说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包括了如何管理一个军队良田粮草武器等等所有的事情,子路是可以治理这样一个千乘之国的军赋之人,仁不仁德不知道,接下来孟武伯又开始问。

“求也何如又问了孔夫子另外的一位学生,冉求,也是孔门十哲之一孔门十哲分为四个科目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子路和冉求,都是以政事著称的,求也何如冉求这个人仁乎有没有仁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仁不仁德不知道,这个不好讲,但是讲了一件事情百乘之家指的是卿大夫千室之邑指的有一千户的城邑,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县了可使为之宰也这个宰就是行政长官。

他比子路更擅长为政,子路说的是治理军赋,而冉求,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治理,是可以做这里的行政长官的,讲了这样一件事情,至于仁不仁德这件事情,不知也,不知道

孟武伯又问“赤也何如”孔夫子的另外一位学生,公西赤,字子华公西赤其人,仪容端正,擅长祭祀和接待的礼仪我们看看孔夫子是如何回答,公西赤是否仁。

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同样也说到,我不知道他是否仁,但是讲了一件事情束带立于,束带是指的扎在腰部以上胸部以下,平时的时候系在腰间,有重要的事情,立于朝的时候,接待宾客的时候,是系于腰之上胸之下这个位置的,所以就被称为束带。在腰的时候叫腰带,扎在这个位置的时候就被称为束带可使与宾客言也,这个时候,是可以与宾客会谈接待的。

孟武伯和孔夫子的对话讲完了,他在问是否仁,孔夫子都没有回答是否仁,不知其仁也,但是针对每个弟子,讲了三件不同的事情。我们这个时候再来分解这句话,背后在讲给我们什么

孔夫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我们也经常讲儒家文化,讲到最后剩下一个仁字,最高的标准,这个仁就相当于道。所以我们这个时候再来思考,如果有人来问,说您的弟子是否仁德,他们有没有道,这个时候我们要怎么回答呢

我们难道要讲,说我这个弟子非常仁德,这个弟子是有道的如果这样讲,实在是没有得道,也没有得仁,所以不会拿最高的标准,来形容某一个人某一个弟子,都不会去讲因为仁的标准太宽泛了,就像道,讲不清楚的。

我们之前举过一个例子,认识万事万物的规律万事万物都分为体相和用仁也是一样的,我们说这个仁字,可以包罗万象,所以仁的体很难讲得清楚,但是可以讲的是相和用。

我们之前举例子,讲这个杯子,这个杯子的体,很难讲得清楚,因为它又有玻璃,又有水,又有人工,还有很多其它的我们不了解的元素在其中,可是我们能讲的是它的相和用,相叫做杯子它的用途,比如说喝水,喝茶,喝药,等等用途,所以它是一个有用的器具,但是你说这个杯子的体,到底是什么讲不清楚,也不好讲。

所以孟武伯来问孔夫子,他们是否有仁这个不好讲,但是讲的事情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有没有仁德如果没有仁在其中,子路怎么可以治理千乘之国的军赋呢如果没有仁在其中,冉求怎么可以做千室之邑的长官呢如果内在没有仁,公西赤怎么可能从容地去做接待的事情呢他怎么可能与宾客会谈应对自如

所以我们这个时候,不妨再回到我们现在的画面比如说有人问,的员工或者您的学生,有没有仁这个时候我们想一想,要怎么说呢有没有仁我不好形容,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和你讲一件事情,说我的这位学生,特别擅长做接待,而且他很有耐心,他可以倾听别人的疾苦,解除别人的烦恼,帮助别人去成长,引导人向善,这就是他的仁,他的仁就能用到这个程度所以他能做这样的事情

又问了另外一位学生,另外一位员工,他有没有仁这个我不好讲,但是我可以讲讲他的用,这个人做事情非常严谨,原则性很强他可以统筹很多事情,他可以让事情变得有秩序不再乱,他可以尽忠职守,至于仁不仁德我不知道

但是其中一定是有仁的,如果没有仁,他做不了这些事情,他的仁有多大,就可以做多大的事情又问了另外一位学生,或者是员工,我们就讲了,这个人性格勇于担当,他有奉献精神所以他可以做开拓的事情,他可以让公司走得更远,他可以创造更多的业绩,他可以打拼更多的市场,他的用就在这里,至于内在有多少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件事情不好讲得清楚。

这个时候我们再来回头来理解,仁是道体,是讲不清楚的,是包罗万象的,但是我们可以把用出来,的用和相就是仁的表现我们说一个人内在是否有仁,从哪里去看得出来呢

从事上见仁,只有在发生事情的时候,与人相处的时候,这个时候才能看出来内在有多少仁当遇到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能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内心有没有慈爱,我们有没有德行。

所以是通过我们外在的表现,通过事情才能看到一个人内心的仁,所以就相当于道体,怎么好讲呢但是我却可以告诉你发生的事情,你可以从其中看到仁德这一个字,是我们一生都要去修行,让不断地去增长的,随着我们不停学习和修行的过程,这个仁也在不停地在增加。

所以我们表现出来,外面的相和用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我们有多大的仁,我们就去做多大的事情我们只说自己内在有仁,可是我们外面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没有相,没有用,又怎么能称为内在有仁呢

所以仁是内在的核心。但是我们要通过德通过忠通过信通过爱,去呈现出来内在的这个仁所以问仁,本身就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好比说有人问什么是道什么是道呢可说的都不是道,但可说的又都是道

说我饿了吃饭不是道吗是道我渴了喝水不是道吗是道我困了就要睡觉,是不是道是道我要导人向善,是不是道是道可是说的这些是道吗?又都不是道,它只是道众多表现形式的某一个形式而已。

所以我们要学会通过事情去看仁,通过事情去悟道,而不是在看那个仁是什么道是什么,看不到的所以只能靠悟,只能靠去体会。

为何古人一生都在修身就是因为一生都在修这个字,一生都在不停地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停地去做帮助他人的事情。我们通过做了帮助他人的事情,我们内在的仁就会以呈现

我们说至圣先师孔子,就是因为他内心有那么大的仁,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到至今两千五百年以后,还在影响着我们。所以我们通过这些行为和事情,看到了内在的那个仁,如果什么都没做,我们怎么能说他内在有仁呢

通过这个仁字,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一边学习修正自己,一边去做事情通过事情,才可以看到内在的那个仁也只有我们在不断地做事情不断地帮助他人不断地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断地去引导人向善,这个时候才是内在仁的体现而这个仁是不可描述,不可言说的,只可以从事情上去看到,去悟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