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大的三菱四驱:超选四驱千变万化,S-AWC玄妙无比

 茂林之家 2023-02-19 发布于湖南

很多车评人在聊四驱时,都会将四驱系统划分成三大类:分时四驱、适时四驱和全时四驱。

文章图片1

但唯有三菱的超选四驱超脱之外,它在功能上集分时和全时于一身,不仅成就了帕杰罗的江湖传说,也铸就了EVO这样的拉力神车

文章图片2

超选四驱 SS4

1981年第一代帕杰罗发布,名字源于阿根廷一种身手矫健的野猫,从1983年开始,三菱就开始利用达喀尔拉力赛不断检验帕杰罗,并在第三年登顶冠军,但当时还没有超选四驱。

文章图片3

从第二代帕杰罗开始,超选四驱才正式诞生,首次在V33车型上应用,并从此名震江湖。

文章图片4

第一代超选四驱有后驱(2H)、全时四驱(4H)、越野(4HLc)、爬坡(4LLc)4种驾驶模式,后驱和全时四驱主要用于高速铺装路面行驶,通过高速锁止和低速锁止,又可以满足脱困和越野的需求

文章图片5

超选四驱严格意义上算是一套全时四驱,不仅能实现类似分时四驱的切换;甚至可以在高速行驶的状态下打开或关闭中央差速器,在高速四驱的模式下,中央差速器又可以随时调节前后扭矩的分配,让三菱的超选四驱一推出就闻名于世

文章图片6

千变万化的四驱系统

几乎所有四驱系统的核心都是分动箱或中央差速器,一般的四驱系统都会至少有其中的一个

文章图片7

但是三菱为了玩出更多的花样,不仅拥有机械式的对称圆锥齿轮中央差速锁,还额外增加了VCU粘性耦合器,起到限滑的功能,相当于拥有2个中央差速器

文章图片8

这种结构让这套四驱系统拥有千变万化的能力,也是三菱超选四驱的“灵魂”所在。

文章图片9

1999年,帕杰罗第三代车型V73发布,三菱也推出了第二代超选四驱(SS4-Ⅱ)。分动器的切换方式从机械改成了电控、中央差速器换成了行星齿轮、全时四驱模式下前后轴的动力分配从50:50,改成了33:67,更偏向后驱行驶

文章图片10

超选四驱唯一的缺点,就是在全时四驱的模式下,如果长时间行驶,粘性耦合器可能会因为高负荷运行而过热失效

文章图片11

比如国内第二代劲畅就发生过烧毁的现象,但这也不能算是设计缺陷,而是驾驶模式选择不当造成的。

文章图片12

奔跑机器 S-AWC

除了偏向越野的超选四驱,三菱还有一套偏向公路性能的S-AWC四驱系统

文章图片13

上世纪90年代,三菱为了参加WRC拉力锦标赛,研发了这套超级全轮控制系统,并搭载与初代的EVO上,在1996-1999连续四年夺得WRC年度冠军,一度成为当时最强悍的奔跑机器,也让Evo之名红遍大江南北

文章图片14

S-AWC巧妙的将中央差速器和前桥差速器一起放在了前桥,由ACD、ASC、ABS以及AYC四个部分组成

文章图片15

其中最玄妙的就是AYC系统,也叫主动偏转控制系统,后桥的差速器利用AYC技术,可以实现左右车轮0-100%的扭矩分配

文章图片16

和越野上的LSD限滑功能完全不同,在越野或者全时四驱车型上,限滑的目的是抑制转速快的打滑车轮,把动力传递给转速较慢的车轮

文章图片17

但是在公路弯道行驶的时候,外侧车轮转速较高,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弯道牵引力,后外侧的车轮反而需要更多的动力

文章图片18

AYC的作用就是在高速弯道时,把转速慢的内侧车轮动力,传递给转速快的外侧车轮,实现偏转控制

文章图片19

被简化的S-AWC

过于复杂的结构,让这S-AWC四驱系统的制造工艺和成本都非常高,所以在后来的三菱车型上,都是简化后的四驱版本

文章图片20

比如欧蓝德,采用多片离合器作为中央差速器,AYC被移到了前轴,作为主动侧滑控制系统,实现前轮的左右驱动力控制,后轴采用开放式差速器,没有限滑作用,也没有扭矩分配的功能

文章图片21

三菱奕歌上的四驱系统,更是直接换成了类似瀚德的适时四驱,和纯正的S-AWC相差甚远

文章图片22

随着山猫离我们越来越远,2015年第十代EVO停产,三菱强大的越野超选四驱和S-AWC公路四驱,也成了很多人心中的遗憾

文章图片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