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与法之间:为挽救女儿生命他盗车被捕,最后法官怎么判的?

 人之意 2023-02-19 发布于陕西

1996年7月9日上午,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结一起普通的盗车案,出人意料的是此案引起了成千上万市民的关注,连同审理此案的法官也无不感到心情沉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1994年8月的一天,成都西南电力设计院下属东电进口汽车修理厂的李万兵3岁的爱女李影杰患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癌”,这对于离婚不久的李万兵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一位好心的医生告诉这位悲痛欲绝的父亲:这个病虽难治但并不是绝症,只是医疗费用相当大。据介绍,治疗这种病,应先采取诱导缓解,然后做强化治疗。时间为第一年每月一次,第二年为两个月一次,第三年三个月一次,第四年为四至六个月一次,每次十至十四天。如患者的血和骨髓象在规定的标准内,五年内没有复发,今后就不再复发,患者便可获救了。但医疗费用是庞大的,仅一支L一左旋门冬酪胺酶就得上千元,一个疗程要用10支,仅一次强化治疗就需上万元。

专家指出,此病也可选用价格低的同类药品来达到同样疗效,这无疑给李万兵注人了一线希望,他发誓,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挽救爱女的生命。

常年出车的李万兵不可能守在家里照顾女儿,他只好将她送到年迈多病的父母家。为了支付每月巨大的医疗费,李万兵起早贪黑努力挣钱,尽量省吃俭用,常每天只吃两顿酱油拌饭。他年迈的父亲每月工资700多元,要供养老伴和读中专的女儿,加上老夫妻俩体弱多病,根本说不上有积蓄。但为了给孙女治病,爷爷奶奶只有节衣缩食。

李万兵当兵的弟弟也将自己每月微薄的津贴寄了回来。他在信上说:“哥,请收下我微不足道的支持,我真希望出现奇迹,让可爱的小影杰早日好起来。”

然而,面对每月数千元的医疗费,一家人源于亲情的爱心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走投无路的李万兵咬咬牙说:“借债!今生还不清我下辈子还!”他开始向亲友借钱,不到两年时间,李家背上了5万余元的债务。

小影杰的病引起了四邻的关注,李万兵所在单位的职工自发组织起来捐款。一位老同事把自己积攒多年准备用于后事的1000元钱拿出来借给李万兵,并对小影杰的奶奶说:“你们何时有钱何时还,没有就算了,谁家没个灾难!”

然而高昂的医疗费像一座无情的大山横亘在他们面前,没有钱就无法挽救小影杰的生命,无法遏制病魔。1995年1月,因为经费问题,小影杰被迫从医院回家。

1995年9月,小影杰再度高烧不退,李万兵又和父母四处借钱将她再次送进了医院。一位医生对李万兵说,小影杰的病情发作是在停药半年后,而不是用药期间,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孩子身体状况较好,医治是有希望的。

李万兵和父母又一次看到了希望,李万兵摸着女儿的小脸说:“孩子,你要坚持住,给爸爸一些时间和机会,爸爸一定要治好你的病!”

1995年10月,正在为女儿治病筹钱的李万兵突然接到单位通知,因企业调整他被辞退了。

不可能?李万兵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那天回家的路上,天下着小雨,他骑着自行车像一个没有灵魂的木偶机械地朝前蹬着,直到在一个路口撞上红灯,才猛然意识到自己早过家门数百米了。他的心烦乱而迷茫,一家人已负债累累,早已陷入困境,如今自己又失去工作,未来简直不堪设想。绝望中,李万兵想到了死。可当神情恍惚的他来到女儿病床前,看着被病痛折磨得瘦小孱弱的女儿时,他油然清醒并深深感到自责:我真是个不负责的父亲,我去了,丢下幼小的女儿怎么办?我不仅不能死,而且要让女儿也健康地活下来!

既然连死的权利都没有,李万兵只得打起精神四处寻找工作并筹钱为女儿治病。工作却并不容易找,在成都有汽车执照的人太多了,何况来这儿的打工仔有成千上万。而借钱筹款就更难了,熟悉他家情况的人都清楚,他们根本无力还债,再借钱给他们无疑是将自己的钱投进“无底洞”。许多熟人和亲人开始慎重考虑借钱问题了,虽然他们富有同情心和爱心,但大家毕竟都处在同一生活水平线上。

而李万兵急需用钱!没有钱,医院会马上停药,金钱在此刻与生命同等重要。

白天,李万兵四处找工作,晚上便到病房替换母亲和妹妹。每次在病房,李万兵从不与别的病人亲属交谈,他不愿让人知道自家的窘境。尤其是每当看到别的病人床头堆满了水果和营养品,而女儿床头除了开水瓶外一无所有,他就感到羞愧和自卑。

一次,邻床的病人正在吃苹果,还未懂事的女儿眼巴巴地望着她,那人见状忙送了一个苹果过来,李万兵本能地想拒绝,可一接触到女儿那双渴望的眼睛,他的心就像撕裂了般的疼痛,一个身有一技之长且年轻力壮的父亲,竟拿不出几毛钱为女儿买一斤苹果!

由于经济拮据,李万兵顾不上什么面子和自尊了,每次去菜场他专买那些别人挑剩的堆菜。一天,他去菜市场身上只揣着一元钱,在一排猪肉摊前他徘徊不定,他买不起5元多一斤的猪肉,可他真想买两根猪骨头为女儿熬汤喝。他站在那儿怎么也开不了口,老板热情地向他打招呼,当得知他的处境后,立即将一块三斤多的排骨送给了他,说什么也不要他的一块钱。李万兵压抑了许久的泪终于夺眶而出,他朝着那位好心人鞠了一躬又一躬。

借钱、找活干成了李万兵生活的全部内容。为了借钱,他甚至不惜牺牲男人的尊严。一次,在向朋友借钱时,对方还在犹隙,他“呼”地一声跪在地上,潸然泪下:“借点钱给我吧!我以后就是卖血也要还你,请相信我……”

为了借钱,李万兵什么都豁串去了,甚至有人放高利贷,他也一咬牙,借!

只要稍有空闲,李万兵就出去揽活干,不论什么活他都不计较,有时他茫然地走在大街上,嘴里还不停地念叨:“钱、钱……”

金钱像一只困兽将深负父爱之责的李万兵逼上了绝境。

1995年11月24日,这是一个令李万兵痛悔不已的日子。

23日那天,他偶然在衣服口袋里发现了一把车钥匙,他的心猛然一跳,一种久违的兴奋让他颤抖不已,这是他开过的那辆“三峰”牌面包车的钥匙。

也许是鬼使神差吧,他悄悄来到自己工作过的汽车修理厂看了看车。因为他两个月前还是这儿的职工,所以当他提出手痒想再开一次车时,管车的人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将车开出大门时,李万兵的心情极为复杂,既兴奋又惶恐,一个铤而走险的计划渐渐在他脑中形成:卖掉它,去挽救女儿的生命!

车到城郊停了下来,李万兵一个人坐在路边,心里激烈地斗争着,迈出这一步,他迟早会进监狱,到那时,他的父亲怎么办?女儿怎么办?

但是,现在除了这条路,他哪里还有别的路可走?工作没有,借贷无门,一家几口只剩下米钱了,而医院又在催款!

李万兵抱着头在路边哭了:“爸妈,儿子对不起你们了。女儿,你别怪爸!”为了做得干净利落,李万兵考虑了每一个细节。

一颗被金钱困扰的心开始向法律挑战了,善良的愿望向罪恶的念头倾斜。24日下午6时,李万兵选择了下班工人刚走,大门还没关的空隙,悄悄发动面包车开出了厂门,连夜将车开到距成都70公里外的蒲江县,以15000元的价格卖给一个个体户。回成都后,李万兵马上将钱的一部分交了女儿的药费,另一部分偿还了一些债务。

李万兵在祈褥和惶恐中度着日,然而没多久,警察就找到了他,他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破了案的警官们全然没有以前的喜悦感,反而觉得心里沉甸甸的。李万兵并无前科,盗车动机是为了挽救女儿的生命。然而,他的确犯了罪!这是个特殊的犯人!

一位侦破此案的警官十分同情地将李万兵的处境作为案情的一部分讲给了预审科的同志,那位同志重重的叹了口气:“我又何尝不想不将案子移送法院了,但我们的个人感情不能取代法律呀!何况这不是个小案,是个涉及万元的大案啊!”

李万兵被收审后,4岁的女儿被迫出院回家,两位倔强的老人不顾身心的创痛,四处筹借了15000元准备退赃,以企盼减轻儿子的罪行。与此同时,为了给孙女治病,他们省着钱给她买简单廉价的药品,为了节省注射费,老父亲还学会了打针……

案子移交到法院后,审理此案的法官无不感到心情沉重,迟迟未予量刑。他们明白,判李万兵一人等于判了两人。如今,李家的经济支柱是小影杰的爷爷,54岁的老人也是汽车司机,患有心脏病和肠胃炎等,月工资700多元,小影杰的奶奶是农村户口,多病且无工作。而小影杰每次发病的医疗费最少得七八千元。如果没有李万兵,爷爷奶奶还能支撑多久?

但,身为法官,头顶国徽,深知肩头的责任,感情和法律无情地折磨着他们的良知和职责!

1996年7月初,成都新闻媒介报道此事后,立即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短短一天市民的捐款就近万元,许多人甚至找到李家捐款捐物,并表示希望法院能从轻判决。

正当成都市民沸沸扬扬关注小影杰和他父亲的命运时,7月9日上午,开庭的日子终于到了。李万兵憔悴地站在被告席上羞愧地低下了头。

10时整,审判长宣读法院判决书。法院认为,被告人李万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公共财物,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应予惩处。但其归案后尚能坦白认罪,退清全部赃款,且属初犯,具有酌情从轻,减轻处罚情节。法院在维护法律尊严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从轻判处李万兵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这个结果是李家人绝对没有想到的,李万兵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的母亲激动得直抹眼泪,他的父亲喃喃地说:“感谢党,感谢人民,给了他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谢谢!谢谢!”

李万兵走出法院的当天便被一家单位招聘为驾驶员,女儿也被送进医院强化治疗。

他决心自食其力,努力挣钱给女儿治病,争取在缓刑的4年时间里,使女儿回到健康人的行列,这样到时他可毫无遗憾地度过3年监狱生活。让我们为这个朴素的愿望祝福!

这是一个由至爱亲情引发的犯罪故事,它导致了情与法的冲突。

这个痛苦而辛酸的故事,让我们欣慰地看到我们的社会终于给这个案子和当事人一个充满良知、人性和正义的答案,在情与法之间做了一次艰难的定位。这个故事告诫我们,即使是爱心的付出也应遵循社会的规范,哪怕濒临绝境也不可铤而走险触犯法律,否则,它将亵渎原本纯真至美的真情。处在危难中的人们,请相信,我们这个充满温情的社会总会用宽广的胸怀将苦难消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