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穴疗法治三叉神经痛

 培训班背包 2023-02-19 发布于陕西
全息易象针灸简便、易学、安全、高效,是打开中医宝库的金钥匙,通往针灸殿堂的入门捷径!
欲了解全息易象针灸,请关注上面的公众号,易象讲堂成就针灸明医!
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支范围内反复出现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该病发病时疼痛突然发作,呈阵发性闪电样剧痛,如刀割、电灼感,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后缓解,一天发作数次甚至数十次,说话、咀嚼、吞咽等均可诱发。临床上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原因尚不明了,后者多与眼或牙齿的炎性刺激、肿瘤的压迫、神经组织营养不良有关。本病多发于40~60岁之间,以女性发病居多。中医学将本病归为“偏头风”、“头痛”、”面痛”等范畴,多因风、火、热等邪上扰清窍或头目失养而致,病变多与肝、胃有关。
【诊断要点】
1.疼痛部位多以面颊的上、下颌部为多,以三叉神经二、三支合并痛者最为常见。
2.疼痛常由吹风、洗脸、说话、刷牙、咀嚼等诱发。
3.疼痛常为骤发性闪电式、短暂而剧烈的疼痛,可呈电灼样、针刺样、刀割样剧烈跳痛。
【治疗方法】
1.下关(ST7)
定位: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图片

取法:正坐或侧伏,闭口,于耳屏前约一横指处,当颧弓下的凹陷处取穴。此穴合口有孔,张口即闭。
操作:针刺疗法。用30号2.5寸毫针刺下关穴,进针后,针尖以85°角向后下方朝对侧乳突方向深刺2寸左右,用紧提慢按手法,不捻转,使针感向下颌方向或四周扩散,持续20~30秒钟,留针30~60分钟,留针期间,隔10~15分钟用提插法行针1次,出针前再予提插法行针30秒左右,然后出针。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
穴性心悟:下关穴乃足阳明之经穴,有祛风活络、开窍益智之功。三叉神经痛由阳明经感受风毒,传入经络,血凝滞不行所致,气血痹阻不通,不通则痛。针刺下关穴可疏利足阳明经脉,故对本病有效。
2.听宫(SI19)
定位: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图片

取法:微张口,于耳屏前缘与下颌小头后缘之间凹陷处取穴。
操作:针刺疗法。患者正坐或仰卧,自然闭口,取患侧穴位,用30号1寸毫针,直刺6~7分深,进针时患者无痛觉为准,留针30~6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用平补平泻手法,病程长或疼痛剧烈者可留针一至数小时。
穴性心悟:三叉神经痛属中医面痛范畴,病因病机多为心火内蕴,风邪乘虚侵袭,客于三阳之经络。听宫为手太阳小肠经穴,取之,内泄小肠之热、导心火下行,外解太阳之表,以疏风散邪,其痛自止,故本法选穴少,止痛效果明显。
3.三阴交(SP6)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图片

取法:正坐或仰卧,于胫骨内侧后缘、内踝尖直上四横指处取穴。
操作:针刺疗法。患者取仰卧位,用28号2寸毫针直刺1寸左右,提插捻转刺激,留针20~30分钟。
穴性心悟:三阴交可健脾胃、益肝肾、通经止痛。三叉神经痛痛在面部筋肉,肝主筋,脾主肉,故刺三阴交可治“经脉塞闭不通,泻之立通”。
4.下颌穴(奇穴)
定位:位于下颌骨体下缘,距下颌角约1.5~2厘米,下颌角切迹侧面凹陷处。
取法:坐位取穴,于下颌角骨体下缘,距下颌角约1.5~2厘米处,下颌切迹内侧面凹陷处取穴。
操作:针刺疗法。以左手食指按放下颌切迹处,针自食指尖向上刺入下颌骨内侧,深刺1~1.5寸,采用强刺激手法,个别年老体弱者,采用中等强度手法,留针20~30分钟,每10分钟捻转1次。
穴性心悟:下颌穴为奇穴,位于面部,在足阳明经循经线上,刺之可疏利经络、调和气血、强筋主肉。从解剖学角度看,下颌穴进针,透达下颌孔周围,直接刺激三叉神经第三支的分支神经,故有迅速止痛效果。
5.三叉点(耳穴)
定位:在对耳屏脑点与平喘点之间。

图片

取法:在对耳屏脑点与平喘点之间找敏感点或压痛点取穴。
操作:穴位注射疗法。局部常规消毒,取盐酸利多卡因0.1毫升,注射于该穴皮下。每日1次或隔日1次,连续5次为1疗程。
穴性心悟: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耳与脏腑经络有密切关系,三叉神经痛患者在耳廓上有一敏感点,穴位注射该穴,通过反馈调节,止痛效果较好。
【注意事项】
1.本病呈反复发作,应避免劳累、心情舒畅、生活规律化。
2.避免烟、酒、冷风等刺激,以防诱发。
3.对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应针对原因积极治疗。
【文献选粹】
1.周氏采用下关穴深刺治疗三叉神经痛32例,其中基本痊愈15例,好转16例,无效1例。(周继荣,深刺下关穴为主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2例,江苏中医,1989;(2):18)
2.张氏针刺听宫穴治疗三叉神经痛63例,痊愈44例,显效11例,有效8例。(张凤舞,针刺听宫穴治疗三叉神经痛63例体会,河北中医,1983;(3):36)
3.严氏采用耳穴三叉点穴位注射治疗本病12例,治愈7例,好转3例,无效2例。(严善余,耳穴“三叉点”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12例,福建中医药,1990;(1):61)
文字资料来源于郑卫东编著《百病单穴疗法》一书,有需要本书者,可联系微信:ZWD3396815

特别说明:文中穴位图片来源于大家中医,致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