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5年,红军两位高级将领失踪,53年后寺院高僧揭秘二人去向

 小天使_ag 2023-02-19 发布于湖南

在福建省永泰县盖洋乡东北十四公里的赤岭村,有一座迄今已300多年的古刹—暗亭寺。

1966年,有人举报:暗香寺的住持馨扬法师来历不明,是国民党的特务。这条举报立即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他们气势汹汹地冲进暗亭寺,要求馨扬法师交代自己的历史问题。

看着这群来者不善的年轻人,馨扬法师知道自己的身份不能再隐藏下去了,他平静的对为首的年轻人说:“施主莫要着急,容我写封信送下山,我的身份自然会有人向你们说明的。”

为首的年轻人瞬间被馨扬法师平静却又不容置疑的语气震撼了,完全没了刚来时的嚣张气焰,怯懦的说道:“好,在没有完全证实你的身份之前,我们是不会离开的。”

一周后,江西省革命委员会的干部亲自驱车来到暗香寺,见到馨扬法师后便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的说道:“杨同志,这些年您受苦了,我代表组织来请您回去工作。”

革委会的干部扭头对着身后的年轻人严厉的斥责到:“这是革命的功臣,是被毛主席亲自提拔的共产党员,他闹革命的时候你们的父母还没出生呢!全都散了,不许再找馨扬法师的麻烦!”

年轻人不服的说道:“多大的功绩,我都没有听过他,他要是这么厉害,怎么待在这里当和尚?”

革委会干部看着这群年轻气盛的年轻人,恨铁不成钢的说道:“好,今天我就给你们讲讲,馨扬法师的传奇故事。”

馨扬法师原名杨道明,1910年出生于江西省的兴国县,杨家满门忠烈,他的父亲和哥哥都参加了革命,可能也因为想给杨家留下一支香火的缘故,在家里排行老三的杨道明,自小便受到母亲极为严厉的看管,极力反对杨道明参加革命。

但是,在父亲和哥哥的影响下,年轻气盛的杨道明又怎么可能忍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凡生活呢?

1930年,杨道明趁母亲不注意,偷偷从家里溜出去,跑到荷溪圩观看军民誓师大会,这次誓师大会,杨道明遇到了自己人生的指路明灯,人生轨迹也随之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杨道明赶到会场后发现,主席台前已经围满了乌压压的人群,站在人群后除了一个个不断摇摆的黑色头颅外,什么也看不到。

机智灵活的杨道明便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人群中,左突右近,不多时就已经挤到了第一排,站到了主席台边上。

这时毛泽东已经开始在台上用生动形象,通俗有趣的语言向台下的群众讲解红军是一支怎样的队伍,我们为什么要革命,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台下的杨道明听的如痴如醉,他深深被毛泽东描绘的未来的蓝图所吸引,他感觉浑身上下都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当毛泽东讲到精彩的地方时,他不断地在台下振臂高呼,很快便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这个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磨难 成长 蜕变

雄鹰终究是属于蓝天的,杨道明在群众大会不久就参加了当地的共青团组织。

1930年10月,为了剿灭苏区渐成燎原之势的苏区革命,蒋介石在结束中原大战之后,便立即调集部队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起第一次“围剿”。

被红军赶跑的土豪劣绅,此时也跟在蒋介石部队的后面开始狐假虎威起来,他们对分到他们土地的农民极尽残害之事,疯狂的报复。

因为杨道明的父亲,哥哥和他自己都参加了革命,所以自然而然就成了土豪劣绅报复的重点对象,杨道明的母亲被土豪劣绅活活打死,大哥被恶霸残忍杀害,两个嫂子和即将生育的妻子被地主恶霸玷污后卖到了外地,经历如此变故父亲也不堪受辱投河自尽。

这家破人亡的惨剧,令杨道明感到悲愤不已,从此,他就坚定了革命的信仰,誓言此生和国民党反动派势不两立。

从此,杨道明化悲愤为力量,怀揣着阶级仇恨,努力工作,在苏区的土地上和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

在杨道明二十岁的时候,他又一次与毛泽东相遇,这时的杨道明已经是兴国县永丰区的青年团支部书记,毛泽东在兴国县永丰区进行土地斗争调查的时候碰到了杨道明。

毛泽东发现杨道明头脑灵活,革命信仰坚定,是一个革命斗争的好苗子,便将杨道明推荐给了时任兴国县县委书记的陈奇函,此后,杨道明又历任永丰区苏维埃主席,兴国县苏维埃主席,中央政府内务部副部长等职。

1934年5月,因工作成绩斐然,年仅25岁的杨道明被毛泽东提名,后经党中央批准,从内务部调任闽赣省担任苏维埃政府主席,杨道明接到这个任命后,顿时觉得有些惶恐,他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能否承担起中央交给自己的这千斤重担。

毛泽东看到迟疑不决,忧心忡忡的杨道明,瞬间就看穿了杨道明的心思,将杨道明叫到他的屋里。

毛主席语重心长的对杨道明说:“我知道你对党中央的这一任命有顾虑,你不要害怕,谁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经验,都是从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你有能力,大胆干,一定可以闯出一片天,完成好党中央交给你的任务。”

杨道明听到主席的鼓励与教导,心中的巨石稍稍往下放了放,他问道:“主席,我一定不会辜负党中央对我的信任,努力完成好,党中央交给我的任务。主席,我想向您请教,我以后的工作应该从哪里着手呢?”

毛主席回答道:“你们以后肯定要面对更加复杂的斗争局势。遇到困难时,切不可与敌人硬碰硬,要珍惜现在的武装力量,利用好闽赣地区多山地的地形优势与敌周旋。我们在这里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切记不要脱离群众,要和群众打成一片。”

听完主席的话,杨道明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闽赣的工作干好,不辜负主席和中央的信任,不久,杨道明走马上任,和他一起上任的还有闽赣省军区司令员宋清泉,这是一个极端信奉王明左倾军事路线的人。

战略转移

1933年秋,在四次“围剿”都没有胜利的背景下,气急败坏的蒋介石调集军队200万人,飞机200多架,对苏区发起了第五次“围剿。”

此时,中共中央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用弱势的兵力去和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硬碰硬,使中央红军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最终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党中央不得不在1934年10月退出中央苏区开始战略大转移。

在中央红军因左倾军事路线而失利的惨痛教训下,闽赣省军区司令员宋清泉依然不听杨道明的建议,甚至将杨道明架空,顽固的坚持与敌人硬碰硬的打阵地战,打消耗战。

最终闽赣省军区本就不多的兵力在装备精良的敌军冲击下,消耗殆尽。此时闽赣省委身边只剩下几百人的武装力量,已经无法再和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国民党部队战斗。

在此背景下,杨道明开始率领闽赣省委进行战略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国民党军队始终紧紧跟随在杨道明的身后,得到国民党部队撑腰的保安团也开始频繁的对杨道明进行骚扰。

由于国民党部队的紧追不舍,再加上宋清泉的错误军事指挥,杨道明不得不率领闽赣省委越走越远,逐步走出了拥有良好群众基础的中央苏区。

与此同时另一个严重的问题也摆在了闽赣省委的面前,革命的悲观主义开始在队伍中的蔓延,几百人队伍的士气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已经开始出现了逃兵。

就在这危急时刻,中央新任命的闽赣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的钟循仁来到了队伍,钟循仁也是一个老革命了,他早在1927年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在第一次反“围剿”斗争中,时任江西省兴国县高兴区区委书记的钟循仁,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指示,在所辖区域内组织群众支援红军,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坚壁清野政策,有力地支持了中央红军的作战行动。

因为钟循仁在此斗争中表现突出,所以被党中央提拔为兴国县县委书记。在钟循仁担任兴国县县委书记期间,因为兴国县的各项指标在苏区的各个县评比中名列前茅,兴国县被党中央评为“中央苏区模范县”。

中央红军开始战略转移后,钟循仁按照党中央的指示精神,留在苏区组织民兵开始游击战争,杨道明一直在协助他的行动。

但是鉴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攻势一次比一次强烈,留守在苏区的中央分局,决定化整为零,将除了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办事处的三位最高领导外,其他人全部派到苏区的各个部分去加强指挥和领导。

钟循仁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来到闽赣省任省委书记和省军区政委。

紫山惊魂

钟循仁虽然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老革命,拥有丰富的革命实战经验,但是因为钟循仁的性格太忠厚,没有足够的能力把军队的指挥权从宋清泉和政治部主任彭祜的手中夺过来。

所以以杨道明和钟循仁的闽赣省委只得跟随宋清泉的指挥,带领仅存百人的革命队伍一步步退到了德化、永泰交界的紫山上,但是杨道明和钟循仁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发现他们又被包围了。

原来是附近的保安团得到了杨道明和钟循仁率领的闽赣省委转移到了山上,于是立即集中兵力将他们包围在了山上。

此时经过长途跋涉,仅存的战士早已人困马乏,再加上光秃秃的紫山上缺衣少粮。队伍的思想越发的不稳定了,甚至有些领导干部也出现了投降主义倾向。

宋清泉、彭祜甚至公然对闽赣省委表示:“现在山上的条件这么困难,缺吃少穿,早晚有一天我们会被困死在山上,还不如,我们假装去向敌人投降,等到时机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我们再重新反正。”

听到宋清泉之流如此无耻地宣扬投降主义,杨道明严厉的批评道:“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战士,无论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不能向资产阶级反动派投降,不能背叛我们的同志在脚下这片热土上洒下的鲜血!”

钟循仁也严肃的说道:“同志们,我们一定要对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的革命事业有信心,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坚持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坚持进行激动灵活的游击战争,我们就一定可以取得最终的胜利。”

但是因为以杨道明和彭循仁为中心的闽赣省委并没有真正的掌握军事指挥权,所以宋清泉之流依然我行我素,秘密的和保安团的便衣进行了密谈。

这天早晨,杨道明发现宋清泉正派人送便衣下山,便马上找到彭祜急切的问道:“你们是不是准备叛变革命!”

彭祜支支吾吾地表示:“只是为了拖延迷惑敌人。”

杨道明察觉出宋清泉之流已经准备好要叛变革命,便马上找到钟循仁商议带领省委突围,两人决议在第二天一早带领省委工作人员进行突围转移。

第二天一早,杨道明发现,宋清泉已经带领部队下山投敌了,山上只剩下省委的三四十名工作人员,杨道明马上去找钟循仁商量对策,却发现钟循仁也不见了。

就在这时保安团开始对山上的省委工作团发起了猛攻,杨道明来不及细想便带领省委工作团跟敌人进行了残酷的厮杀,但是最终由于人数和装备的差异,20多名干部被当场打死,还有十余名干部因伤被俘,钟循仁、杨道明却不知所踪。

闽赣省委的突然失联,让留守苏区的中央分局领导十分着急,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联系闽赣省委,但始终石沉大海,毫无音讯。

直到从一份国民党散播的的传单上,中共中央分局的领导才知道,闽赣省机关和省军区已经全军覆没,省委主席和书记都被国民党击毙,因为战事紧急无法核实加之一直没有杨道明和钟循仁的消息,所以组织上认为他们二人都已牺牲。

听到这里,几个年轻人对馨扬法师肃然起敬,他们没想到眼前这个万物皆空的法师曾经竟然是苏区的省主席,更想不到他还有这么传奇的经历。

几个年轻人好奇的问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钟循仁是不是也叛变了,您是怎么皈依佛门了?”

看着眼前这几个乳臭未干的年轻孩子,馨扬法师平静的说了句:“阿弥陀佛”,便不再多言。

江西省革委的干部看到馨扬法师已无意跟随他们回江西任职,便招呼那几个年轻人跟他们一起离开,途中再三交代这些年轻人,切不可再找馨扬法师的麻烦。

身在空门,心在党

直到1988年,党史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向馨扬法师打听钟循仁的踪迹,馨扬法师才平静的讲述起53年前的旧事。

原来那天在激烈的战斗过后,杨道明率领省委的几名同志成功突围,在他们突围的路上,他们发现了躺在草丛里的钟循仁。

后来杨道明才知道,原来头天晚上,钟循仁被彭祜以查看突破口为由,骗到了保安团设置的陷阱,察觉出异样的钟循仁扭头就走,彭祜立马开枪射击,钟循仁顺势倒地滚下了山坡。

彭祜以为自己击中了钟循仁,也就没再继续追击,钟循仁也晕倒在了草丛里,直到被杨道明发现。

为了掩盖自己的虚假宣传钟循仁和杨道明已经牺牲的消息,国民党加紧了对杨道明的追捕,所以二人只能化名谢长生和黄家法,扮成乞丐,一边乞讨,一边探寻组织的下落。

就这样,两人一路走到了暗亭寺,暗亭寺的主持名叫品香法师,品香法师虽然堕入空门,隐居在这小山村之内,但是品香法师对革命有自己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所以在得知杨道明和钟循仁的遭遇后,品香法师建议二人先留在寺庙剃发为僧,隐人耳目,避一避国民党追捕他们的风头。

杨道明和钟循仁就这样以寺庙为庇护,落发为僧,拜在品香法师的座下,杨道明的法号为馨扬,钟循仁的法号为妙圆。

虽然他们身处佛门,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一直在努力地打听和探寻组织的下落,但是因为福建一直处于国民党的统治之下,他们二人也没有太多的机会能和组织接触,时间就在古寺青灯,晨钟暮鼓中平静的流淌。

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国民党为了加强自身的独裁统治,大肆搜捕共产党员,来历不明的杨道明和钟循仁,很快就吸引了特务的注意。

很快,杨道明就被特务抓到了监狱,钟循仁侥幸逃过一劫,在其他僧人的掩护下成功逃出了魔爪。

直到1949年,钟循仁才回到暗亭寺,当他推开寺门看到站在园中的杨道明不禁热泪盈眶,原来因为国民党始终拿不到杨道明是共产党员的确切证据,再加上佛教同仁的不懈努力,杨道明在被国民党关押三年后无罪释放。

经此大难,杨道明和钟循仁彻底抛却俗世纷扰,一心求佛问道。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二人心中无比激动,我们终于推翻了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激动的杨道明马上动笔想向毛主席写一封信,告诉毛主席自己的遭遇。

就在动笔之时,钟循仁拦住了杨道明,他对杨道明说:“我们没有完成毛主席交给我们的任务,闽赣省委全军覆没,而我们也削法为僧,躲在这深山古寺,不问世事,没有再为革命做出半点贡献,现在革命胜利了,我们有何面目去面见毛主席。”

听完钟循仁的话,杨道明手下的笔也放了下来,沉默良久后说:“循仁,既然这样,我们就从现在做起,竭尽所能为党和人民服务!”

在杨道明的带领下,寺庙的和尚全部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去,不但实现了寺庙的自给自足,而且还每年向国家交付500余斤的余粮。

因此,福建省佛教协会多次表扬了暗亭寺以杨道明为首的和尚们,并且在馨扬法师的主持修缮下,原来破败的百年古刹重新焕发了生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而且杨道明还带头落实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在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相适应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一向节俭的馨扬法师却对慈善事业非常热心,他不仅为当地的学校捐款捐物,而且还长期坚持为孤寡老人送去生活补助。

正是由于馨扬法师在佛教领域的杰出贡献,在国内宗教改革后,相继担任了福建省政协主席、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等职。

传奇一生落下帷幕

钟循仁一直反复跟杨道明强调:“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两个人互相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我有愧于党和国家,无论什么时候你都不要向外界公开我的身份。”

直到1981年4月29日,钟循仁圆寂在暗亭寺,杨道明都没有向外界解释过他的身份。

1988年,党史办公室工作人员来询问钟循仁的下落,此时已经80高龄的杨道明觉得如果再继续对钟循仁的生平保密的话,这件事可能将会成为党史上的悬案,将会对党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再三思量下,他还是将钟循仁的事情全盘托出了。

通过杨道明的介绍,大家都知道了钟循仁的英雄事迹。

1999年5月14日,杨道明在永泰县能仁寺逝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