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君臣之礼的变迁,从跪坐到叩拜,历经千年的演变之路

 品讀历史 2023-02-19 发布于广东

引言

中国是礼仪之邦,早在商周时期就建立了一系列完善的礼制,其中包括君臣之礼。

不管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都必然存在一个名义上的领导者或统治者,而统治者的诞生必然伴随着臣民,统治者与臣民间的礼制称之为“君臣之礼”。

礼制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古人统治国家的手段,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离开礼制。

文章图片1

先秦时期的君臣之礼

从古至今,中国始终保持尚礼的优良传统,王公贵族、平民百姓,不同的阶层都有相对应的礼制制度,且等级越高的人规矩越多,需要遵循的也更加严格,最典型的就是君臣礼仪。

君臣礼仪,顾名思义,是君主与臣民间的礼制规定,但最初的君臣之礼,并未如我们看到的那样,从某个方面来说,二者地位平等不分贵贱,直至明清时期,才开始有身份贵贱的区别。

先秦时君主与臣民间的礼仪是相互的,不仅臣子给君主行礼,君主也要反过来给他们行礼,这叫“还礼”,因此,两者不是奴仆关系,而是相互平等。

古代君臣之间的礼仪分为举止、称谓两大礼节,举止性礼节又包括站立礼仪与跪拜礼仪。

行站立礼时,君主需要向臣子行揖礼,具体方式《周礼》中多有记载。

据说,周王面见诸侯,对异姓诸侯行土揖,肃立站直,双手抱合,左手上,两手相对,身体约为30度,手稍往下,随后起身。

对有血缘关系的诸侯行时揖,与土揖不同,时揖的手心要向下,起身后手臂自然垂直。

若诸侯与皇帝一个姓,礼仪则为天揖,推手时双手举过头,到眉心的位置,身体大约60度,起身后保持立容。

文章图片2

如果是面见自己的臣民,上朝时要对官员行揖礼,孤、卿挨个作揖,大夫按不同等级作揖,士揖三次。

大臣作揖结束,周王还还要向朝廷两侧的侍从行礼,所有礼仪结束后,臣子会对周王行礼,开始上朝。

即周王每次上朝,需要对臣民行揖礼,不管是孤、卿还是地位最低的太仆,都不能落下。

之后就是跪拜礼。先秦时君臣均席地议事,当时也没有椅子,所以出现了很多跪拜礼,例如稽首、空首等等,但当时的君主也会给臣子行跪礼,《礼记》对此有大量记载,这是出于尊重,为表心意,君主甚至会向其他国家的大夫行跪拜礼,之后还要给自己臣子中为大夫的人行,目的是为了感谢他对国家的付出。

秦昭王请范雎来时,为表诚意向他行使跪拜礼,范雎见状,当即答应了他,又行了一次。

臣子向君主行跪礼,君主要用空首还礼,双膝跪地,手拱向前胸,不及地,头至手前,礼毕。

不仅如此,当时的大臣还有一种稽首礼,此礼是九拜中最为隆重的礼节,通常用在拜君父时用到,行此礼,需要跪地将手拱至地面,头也跪至地面。

殷商太甲子至在面见伊尹时行稽首礼,成王姬诵也用此礼拜周公。

文章图片3

之后就是称谓礼,先秦时期的君臣讲究“君前臣名”,意思是说臣民在跟君主说自己的名字时,需要说本名,若提及其他臣民,也要说本名,但卿、大夫等高官不同。

君主与高官交谈,高官都说的是敬语,例如周武王称呼姜尚,不叫本名,而是“尚父”。

除了这些礼仪,君臣礼仪还包括降礼,即君主见到臣民,要到台阶下迎;离席,君主要在离开座席时,向臣民行揖礼或拜礼;抚席,臣民就坐前,君主先抚席子。

先秦君臣对等,这种行为一直延续到清朝,康有为在书里对此礼仪大大称赞,但秦始皇称帝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从此,君主地位高于臣民,废除了先秦的君臣礼仪,君主向臣子行礼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反而出现了很多突显皇帝威严的礼制。

秦汉以后的君臣之礼

秦汉时期,皇帝不再对官员行礼,三公、帝师等个别职位除外,如果遇到元旦这种特殊节日,三公礼贺结束,皇帝进行还礼,册封王侯时,也需要在王侯拜谢后,起立行礼。

虽然废除了诸多先秦礼制,但秦汉也延续了一些传统,即坐而论道,意思是说,皇帝与官员议事要以坐姿,不分高低,而这一习惯也传至五代,期间始终保持。

文章图片4

宋以前,皇帝对待有功之臣,还会特别规定其步伐速度,正常情况下,臣子上朝要快步行走,但有功之臣得到皇帝应允后,可以漫步过来,也不用像其他臣子一样,带剑拖鞋。

称谓上,仅仅延续了个别地方,面对大臣,皇帝不会直接喊名字,基本都是用字,就像刘邦叫张良为“子房”,景帝叫窦婴为“王孙”等等。

五代以前,皇帝若直呼大臣名字,会让大臣很不舒服,梁武帝的宰相蔡樽就因这个脸色大变,武帝得知后没有生气,而是面露愧色。

可见,古代皇帝不可直呼重臣名字是礼制规定,若是当朝宰相被喊了本名,当场就可表示不满。也能看出,宋以前官员地位尊贵,君主与臣民之间相互尊重。

总而言之,秦至五代的君臣礼仪较之前比,有了很大的身份变化,可还不至于到明清那么严重,当时的重臣与皇帝相见,依旧会以礼待臣,称呼上也保持着先秦的礼仪,用官职或字代替名字。

对待做过重大贡献的臣子,五代前还会受到特别权限,代表君主对其的尊敬。宋后,君臣礼仪出现分水岭,官员与皇帝谈论政事时,不再是全部坐着,而只有君主坐,其他人站立议政。

文章图片5

与臣子往来时,也不如之前那么礼敬,特别是设立的三老五更。之前,皇帝在遇到这种形况时,既要跪拜,还要提前准备很多东西,好生侍奉他们。

可宋时,皇帝不再如以前那样,不仅不出面主动迎接,连之前的礼制也不再遵循,更不用说什么行礼,反而是对方,要向皇帝行礼,得到皇帝的营运才能站立,之前割肉、执爵等全部准备都由尚食官接手,临行前,也不再亲自送行。

种种迹象证明,自宋开始,三老五更不再受到重视,臣子也不如五代以前,君贵臣贱成为事实,元时更加明显,君是主臣是次,当时臣子连站的机会都没有,上奏要以跪姿进行,结束后要俯身行大礼,等结束才可以起身站回,样子像极了皇帝的奴隶,没有一点“同袍”的尊严。

到了明时,延续了前朝的立职规矩,所有官员奏事,皆以跪姿,听到皇帝指令,再起身,若皇帝不说起身,谁都不能起立。

当皇帝下令提出要求时,官员也要跪着听完,皇帝发赏跪着,领完赏叩谢皇恩,以大礼结束。

总结下来,就是明朝的官员无论在哪做什么,一旦看到皇帝,或者收到以皇帝之命下发的物品,都要跪着接受。

文章图片6

自从进了明朝,皇帝与臣子之间就没有礼敬可言,甚至遭到了与礼制相反的对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廷杖,《明史》中记载了有关廷杖的事,且遭到这惩处的不是旁人,是朝堂大臣,功勋赫赫,闻所未闻。

试想,皇帝命人将大臣的衣服扒开,光天化日之下对其进行杖责,这是何等的侮辱。

更可怕的是,当时的廷杖不分人,也不在乎原因,皇帝一声令下,就是没错也得挨打,即便是宰辅、老臣都不例外,都必须老老实实趴着,任人打屁股,此时的臣子地位显而易见。

清朝君臣之礼几乎被忘得一干二净,臣子低贱到极致。比明朝更严苛,明朝臣子奏事才会行跪礼,其他情况下官员不需要行此大礼,然而,清朝的臣子哪班官员上奏,同班的人都得下跪,包括宰辅,不分职位高低。

如果是被皇帝叫到宴息之处,所有人都要跪在皇帝面前,悉听尊便,就是上了岁数的老臣,也得跪着。

文章图片7

列坐殿上在清朝完全不会出现,稍好一点也就是给老臣加个垫子,让他们跪的时候舒服点。

正是这么一丁点的赏赐,能得到的人极为少数,视为偌大的荣耀,恨不得当成祖传珍宝。可见,清朝臣子的地位与奴才没有差别。

与此同时,清朝的称谓礼也发生了改变。明朝的重臣,皇帝还会用“先生”表称呼,但清朝,不管官位多大,皇帝都是以本名相称,偶尔称一声“尔”或“汝”,态度高高在上,完全不把他们看在眼里,更别说什么敬畏之心。 而臣子在皇帝面前,也从以前的本名改为了“奴才”或“微臣”。

结语:

君臣之间的亲密关系仅仅停留在汉朝以前,且时间久了还可产生深厚情谊,可汉朝以后,这种关系荡然无存,叔孙通制度出现,同时也伴随着君臣情谊的终结。

此后,君臣再无情谊,唯有皇帝与臣民,皇帝高高在上,过去的温存不复存在,臣民虽心生不满,但也只能听命。

皇帝心理得到满意,却与臣子越来越远,这也导致帝王专政的政治体系最终走到死胡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