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岛札记123: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过的人生

 劳月 2023-02-20 发布于浙江

农历癸卯兔年文澜读书岛的第一场阅读分享会终于如期来临。三年大疫之后,浙江图书馆首次开放线下阅读分享活动。2月11日下午,久违的几十位书友聚集在浙江图书馆集体视听室,讨论分享美国历史学家塔拉·韦斯特弗的回忆录《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分享开始之前,文澜读书岛发起人劳月老师向2022年度文澜读书岛阅读之星来斓、陈靖、寿葛平、张淑琴、阮燕萍和阅读达人诸葛萱、韩娟、安永明、赖德轩、方建林、何水燕、尹健玲、陶少杰、吕瑛、赵晓红颁发了奖品(当当网购书卡)。这是文澜读书岛从2020年开始的一项传统活动,先后表彰了48位热心参加阅读分享活动的优秀书友。分享会结束时,更有10位书友获得了浙江图书馆的兔年图书福袋。活动现场洋溢着正月里的欢乐气氛。

按照文澜读书岛的惯例,每年年终无主题自由分享中的优秀分享者,将被邀请在来年年初作专场分享。所以,农历兔年的这第一场分享(总第123期)由在杭州打工的东北女孩任美茹介绍这本《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文澜读书岛发起人劳月老师在这场活动的预告中是这样介绍任美茹的:“她是一位和塔拉·韦斯特弗极其相似的女孩。尽管她的人生未必有塔拉·韦斯特弗那么跌宕起伏,但是她的心中一定有一颗不曾泯灭的火热的大心脏。”任美茹说,看到这段推荐语时,她不禁热泪盈眶。因为她也曾经有过与家庭、与母亲的隔阂和矛盾,这本书触动了她的内心,引发了她的强烈共鸣。她后来在小红书上写下过这么一句感悟:“于鸟而言,重要的是在天空中翱翔,而不是依着别的鸟留下的痕迹追逐。每只鸟都有自己想要飞过的山。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过的人生。”

所以,她的分享主题并不是围绕着简单的励志,而是想试着解答找到美好生活的方式:不依赖父母,而依靠自己的意识觉醒和不断努力,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

塔拉·韦斯特弗来自美国爱达荷州山区,17岁前从没上过学,通过自学考进杨百翰大学,然后又进入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影响力人物”。她通过学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最终走出了象征原生家庭和权力控制的巴克山峰。

任美茹认为,以教育为分界线的话,塔拉上大学之前,父亲的价值观就是她的一切。之后,由她自己来塑造世界。17岁之前,她的感受是恐惧。塔拉所要逃离的山,其实就是由父亲为首,母亲和哥哥肖恩为“帮凶”的一座“大山”。

书中所记录的经历,多数是父亲超强的控制和偏执所带来的一切不适。最能体现父亲“性格扭曲”的事情是两次糟糕的旅行。那是塔拉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期待的亲情是爱护,可父亲给予她的只是“工作”和为末日准备,根本没有关心。

除了父亲以外,带给她更大伤害的人就是哥哥肖恩了。肖恩情绪非常不稳,经常为了证明自己的控制力对妹妹施以暴力。这些因素也侧面促成了塔拉坚定地走一条与父母期待不同道路的决心。

塔拉幼年在奶奶那里知道了学校教育,后来从哥哥泰勒那里受到教育的启蒙。真正让塔拉下决心去学校学习的契机,是父亲强令她工作,导致她受了重伤,但父亲却不关心,反倒认为她很蠢。于是,塔拉终于下定决心,向家人宣布要上学。

受过教育的塔拉这样说:“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是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

任美茹非常赞同这段话。她认为,教育让人打开了眼界,拓宽了思想,见识到与旧往认知完全不同的世界。人们的大脑才有重新被塑造的可能,才能发掘内心真正的需求,成长为自己期待的样子。

任美茹觉得,塔拉的父母成为书中的样子也是有原因的。母亲法耶生长的家庭相对正常,但祖母拉鲁对法耶的要求却很严格,一心想让女儿过一种完美的生活。正因为母亲这种管制,才让法耶违逆全家人的意志,和塔拉的父亲吉恩走到一起。

父亲吉恩性情固执,把信念置于安全之前,强烈反对女人工作,大概率与奶奶有关。因为爷爷脾气暴躁,奶奶曾在镇上农业局上班,年幼的父亲只能在家忍受爷爷的坏脾气,所以他极度抱怨奶奶。

塔拉与父母、父母与他们的父母之间的分歧,在于成年后的他们都想自主选择想要的生活方式。大多数父母都从爱孩子的角度出发,只是他们认为的并不一定都正确,对孩子造成了伤害而不自知。

我们每个人最初肯定都受家庭影响很大,但最终决定自己是谁,取决于自己愿意接受和吸收的知识。塔拉说:“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恶臭熏天。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这是她给自己选择的未来。

本书的英文书名是educated,直译是“教育”的意思。中文版编辑从《圣经·诗篇》中选取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作为书名,得到了塔拉的首肯。任美茹觉得,这个书名起得非常好。塔拉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了父母、哥哥强加给她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经受自我怀疑和探寻后,明确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再踌躇自伤,而是非常坦然地接受了生活中的一切。

任美茹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这样的山。不管我们家庭如何,我们都有机会把握自己的人生。即使条件有限,只要心中有这样的念头或意志,就一定能创造出这样的条件,除非自己放弃了。

劳月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读后感。他认为,《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首先让人感受到,愚昧无所不在。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励志故事,是一个教育改变人生的故事,但骨子里却揭示了愚昧的危害。谁也想象不到,在21世纪,在世界最发达国家,居然还有如此愚昧的人群。塔拉的家庭并不贫困,他们享受着现代科技文明的成果,却固执地坚信世界末日,固执地反对医院医疗、学校教育以及一切政府行为。由此可以引出结论:愚昧并不一定和贫穷有关。

其次,塔拉讲述的这个故事也证明:偏执无处不在。塔拉的父亲、哥哥都很偏执,认为政府是邪恶的,医院是杀人的,教育是控制人的。所以,他们把大山都挖空了,囤积了大量的汽油、食品。他们还绝不饶恕走出大山的女儿,除非你投降。

换个角度看,塔拉难道不偏执吗?走出大山一定必须割裂大山?她的哥哥泰勒也走出大山,成为博士,但他却没有割断和大山的联系,在家庭和塔拉之间走了一条中间路线。塔拉却不。劳月老师认为,某种程度上,塔拉和她的父亲完全是一回事,都属于极端的偏执。

他指出,人类社会走到今天,所有曾经存在过的社会形态和文化理念都有它的依据和理由。人类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替代的过程,更是融合的过程。

塔拉家乡的巴克峰代表着她的家庭,代表着过去,代表着那里的传统文化。最后,塔拉从巴克峰下走了出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座山。但是巴克峰就一文不值吗?她能彻底割断与巴克峰的联系吗?

劳月老师从摩门教想到中国的道教,从塔拉母亲的精油治疗想到中国的中医药。他指出,任何文化传承都存在精华与糟粕,一味神化和全盘否定都不可取。人类历史几千年的发展不是毫无用处的,被塔拉所拒绝的东西也并不都是糟粕。文化的包容、融合才是正道。

难得聚在一起的书友们也热烈地进行了讨论。有一位书友说:“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塔拉正是用一生治愈童年的写照。她认为,塔拉能把这些写出来,说明她已经与过去和解了。

在讨论中,大家觉得,塔拉一家的智商都还是蛮高的,家里7个孩子有3个自学获得博士学位。父亲虽然偏执,但却很能干,废料场、包工队都经营得很好。母亲既是有名的助产士,更把制作精油做成了一项大产业,令人羡慕。

也有书友觉得信仰的力量特别大。塔拉的父母是虔诚的摩门教徙,所以母亲严重依附于丈夫。尽管后来家里依赖她的精油产业,但只要丈夫不允许她和女儿见面,她就真的不见。塔拉母亲的精油治疗也很神奇,加剧了信仰的力量。这种力量真的影响了很多人。

有书友认为,塔拉走出大山后,阅读了大量书籍,融入了很多思考,既有对生活意义的挖掘,也有对生命理解的深思。

一位书友认为,对于孩子,既要富养,也要穷养。穷养如塔拉,上大学之前的那些经历非常锻炼人,对她真的很有帮助。她可以在楼顶上自如行走,她的动手能力、韧性、意志力也很强,这与她的苦难童年相关。而富养则是指后面的大学教育。没有大学教育学习的各种知识、多样化思维,塔拉不成其为塔拉。富养的本质是打开眼界,不听信一面之词。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多样化的、博学的,可以给人打开更多不同的门。

任美茹指出,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在于不偏听偏信。要运用自己的思考,而不是别人的要求,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塔拉父母有偏激强势的一面,但很多细节也让我们看到父母是爱孩子的。比如塔拉去跳舞、唱歌,她的父母都是支持的。她的几个哥哥在评论本书时也说,里面有一些内容并不准确,比如父母对上学的问题并没有那么强烈反对。父亲和肖恩的偏执,也没有那么严重。本书更多地掺杂了塔拉个人的情绪和感受。大家在阅读时,应该把思维放开,吸收书中积极的一些东西。

任美茹最后说,塔拉走出大山之后,有了受教育的机会,看到更多外面的世界,才知道原先的世界并不适合自己。她觉得,人这一生既短又长,关键是怎么活出有质量的一生。第一是自己满足,第二是别人看见。这样一辈子就值了。

本文摄影:沉言静思、乔静仙、朱妍、周大彬

文首题字:沈强民

文末篆刻:孙新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