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观《道德经》(13)

 培训班文摘 2023-02-20 发布于山西

图片

《道德经》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学习《道德经》有个好处,即,既不会偏“有”,也不会偏“空”。老子在第一章就告诉我们,[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一章,老子再次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老子先举了几个例子,这是第一个例子。毂,车轮中间连接辐条、车轴的部件。正是因为毂的中心是空的,所以才能与车轴组合起来,发挥出车子的作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用陶土做成的器皿,因为其中间有空的部分,所以才能盛放其他东西。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我们住的房子也是如此,正是因为房子的中间以及门窗部位都是空的,我们才能住在里面方便地生活。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举了三个例子之后总结说,所以[有]是[依托],而[无]才是[用]的根本。没有[有],也无法[用],没有[无],也无法[用],有与无相互配合好,就可以产生无穷的妙用。

以观心之境视之,又该如何解读呢?

车子相当于我们的生命整体,我们的心灵,就相当于毂中间的那个[无],只有心达到[无]的状态,才能使[有]的部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陶器相当于我们的身体,陶器中的空无的部分相当于我们的心灵,正是因为心灵的存在,才能让我们的生命鲜活起来,灵动起来;

户牖,相当于我们的五官,其中空的部分相当于我们的心灵,正是因为心灵的存在,我们才能看才能听才能让五官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是“道具”,[无]才是使用“道具”的“主宰”。

这里的[有],在观心之境中,不仅仅是指身体,还包括一切可以作为“道具”的心灵功能,比如念头、情绪、思想等等,这些都是心灵可以支配和使用的“道具”。

当我们被道具所迷惑住了,就会使心灵变成道具的奴隶。

心灵本来是道具的主人,现在却成了道具的奴隶,这就是无明和愚痴。

老子提醒我们说,不要盯着道具了,要把道具背后的那个真正使道具发挥作用的心灵找出来。

当我们看清了真相,道具和心灵就各归其位了,心灵,回归了主人的位置,就获得了彻底的解放。

心灵成为了主人之后,那么那些道具呢?需要全部扔掉吗?

不需要,这些道具只需要老老实实地为主人服务就好了。

心灵做主,念头、情绪、思想,皆为心灵在各种情况下所选择使用的道具,达到这样的状态就符合[道]的规律了——既是[鲜活的空],又是[流动的有],既自在、自然,又逍遥、洒脱。

这就是老子在这一章想要告诉我们的。

《道德经》第11章[见]之总结:

1)[有]仅仅是[道具],[无]才是[主宰];

2)让[道具]成为[道具],让[主宰]成为[主宰];

3)以[无]御[有],[无]为君、为主人,[有]为臣、为仆人。

修:

在观心之中,要通过深入的[观]看见自己生命的真相:身体、念头、情绪、思想等,仅仅是无形的心灵发挥作用的[道具],无形的心灵才是[道具]背后的主宰;

要通过深入的[以心观心]去体悟,无形的心灵虽然其[体]是[无],其体性是[空性],但却同时具有不灭的[觉性],这[觉性]是心灵本自具足的智慧,这[空性]与[觉性]都是心灵的根本性质,空而能觉,觉而本空,不生不灭,无来无去,一切生死轮回都是这心灵本身的大幻化游戏而已,一切都是映现在心灵中的风景,除此以外,别无其他。

行:

安住于心灵本有的宁静、空寂,善于合理使用各种身心内外的一切道具,无私无我而作利众之行,在无私无我的奉献中感受生命本有的自由、快乐和幸福.......

感恩老子

感恩《道德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