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观《道德经》(47)

 培训班文摘 2023-02-20 发布于山西

图片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本章所言内容,皆[道]之德性也,体现在得道者的身上,即为无相之德。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道有大成之德,道所化现的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看似有诸多的缺陷,但其实大道并无分别之心,一切皆顺应道的规律而运行,而大道本身则永远是鲜活的,永远是生生不息的,永远生育着万物,养育着万物,成就着万物.....与道合一的修道者,同样也是如此,虽然看上去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但如果你真正了解他,就会发现其深广无边、妙用无穷的智慧.....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道有大盈之德,虽然道看上去无形无像,虚无飘渺,找不到它的踪迹,但却充盈着无穷无尽的能量,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生机,永远利益着万物,滋养着万物,永远也不会枯竭......与道合一的修道者,虽然看上去非常地质朴、平凡,甚至很多时候看上去也跟不修道的人一样,但如果你仔细地去观察和体会,就会发现其深藏不露的智慧,将自己融入那智慧之中,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智慧启迪.......

大直若屈:道,最为公平正直,大道面前人人平等,但道所显化出来的世界,却似乎充满了各种冤屈和不公正.....其实,那些冤屈和不公正,正是由于人们背离了大道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与道合一的修道者,其心平直,无有机巧,但看上去却像是常常委曲求全......其实,那不过是因为其善于恒顺因缘无有执着罢了......

大巧若拙:道,周遍一切,无处不在,灵巧鲜活,变化莫测,但道所显化出来的世界,有时却显得很笨拙.....与道合一的修道者,虽然其智慧非常深广,但看上去却显得非常地愚钝、笨拙......

大辩若讷:与道合一的修道者,对于身心内外的一切现象,皆可从本质上透彻地把握其最根本的性质,对一切事物的事理真相皆洞若观火,能够非常清晰地明辨各种观点,但在表现上却显得少言寡语、木讷迟钝......

静胜躁,寒胜热: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啊,与道合一的修道者,皆深知这样的一个道理,宁静可以平复急躁,冷静可以平复冲动。因此古人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清静为天下正:清者,觉知清明,静者,心地宁静。清静,即内心寂静同时觉知清明的状态。禅宗中常用[寂照]来表示,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即真清静矣。

有一部非常著名的道家修行经典,即名为《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经中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经中又说,[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老子《道德经》在此处又特别说明,清静,为天下正!就是说,清静,是修道之正途,是修心之正法,是修德之正理。正,通[政],政者,治也。若使心正,须要清静。清静,为治身之法,为治心之法,为治事之法,为入道之法。作为矢志追求与道合一的修行者,须牢记清静二字,精进修行,道即不远矣。

感恩老子

感恩《道德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