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张学峰作品 | 过年的回忆与思考

 梅雨墨香 2023-02-20 发布于安徽

今年的年就快过完了!

就我而言,过年,有很多值得回忆的故事和思考的问题。比如:年究竟应该怎么过、有哪些内容、应该怎么做,现在和过去有什么不同?不能糊里糊涂,只觉得忙活了好些天就完了。

所以,过年值得“回忆”,值得“思考”!

过年大致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除旧

除旧是过年的准备,也是对年的过度,是营造过年气氛的重要内容。各地“除旧”的内容虽有区别,但是大同小异。主要包括:

贴对联、贴窗花、挂年画。“两贴一挂”是最具特色的过年除旧工作。在大年三十的上午,各家各户都把上一年所贴对联、年画撕掉,把门框、窗框刷洗干净,把提前从街市上购买的、自己、或者请别人撰写的对联工工整整地贴在门框上,把自己剪的、或者买的窗花(我们那里一般都是自己制作的红纸剪纸画)贴在窗子的细框上。“两贴”一般家庭使用自己打的浆糊黏贴,也有的家庭用破开两半的最上端的高粱杆压住,再用折下的枣树刺钉上,这样的做法虽不够牢固,却可以节约面粉,农村人什么时候都注意节约粮食。年画基本都是购买的、两张颜色鲜艳的胖娃娃,抱着麦穗或者玉米棒,分别挂在两扇窑门上,预示着来年的丰收和吉祥如意。“两贴一挂”基本都是由小孩子们完成的。骄傲地完成“两贴一挂”,似乎就是我们小孩子们对过年的最大贡献。

换新衣。贴上对联、窗花,挂上年画,小孩子们过年的工作任务就基本完成了,老人们就可以为小孩子们换新衣服了。现在的人,不管男人女人、还是大人小孩,过年都要换套新衣服,有的讲究一些的人,几乎连内衣、袜子都要换掉。而我们年轻的时候,由于经济困难,很少有全家全部换新衣服的情况,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才能给小孩子们换上一、两件新外衣。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过年几乎没有穿过什么新衣服,最多就是把原来的衣服拆洗干净,或者把哥哥、姐姐穿过的单衣服改一改,作为罩衣,穿在棉衣棉裤上,也很满足。自己知道家庭兄弟姊妹们多,父母亲没有那样的经济能力,甚至没有过年都要换新衣服的概念。

挂灯笼。后来到单位参加工作了,我才知道关于年的传说,也才知道过年要挂红灯笼。小的时候家里也从来没有专门买过过年挂的红灯笼。每年年三十的下午,我们要把家里平时用的玻璃灯笼擦洗干净,把煤油灯里的油添满,到黄昏时分,从母亲正在烧火的灶腔里点火,把灯点着,挂在我们家院子里平时搭衣服的铁丝上。灯的火苗虽小,那也是我们幼小心灵里面的一盏明灯,一份热望。院子里有了亮光,我们晚上就可以在院子里燃放鞭炮,可以打鼓、踢毽子、捉迷藏,尽情享受童年的乐趣和过年的快意。

祭奠

男人们不管年龄大小,大年三十的下午,都要去祭奠逝去的祖辈。下午两、三点,一族人统一集中,提着预先准备好的、用于焚烧的纸活,用于泼散的馒头、包子、肉丁、豆腐,用于祭拜的白酒、或者黄酒,由现有辈份最高的长者引领,从已故辈份最高者的墓地依次开始。

来到坟前,祭拜者中年龄比较大的、或者比较了解情况的人,向其他人介绍这位已故长者的生平、人品以及对于家族和社会的贡献、目前在世后人的成就、故去时的年龄等。其他族人在聆听介绍的过程中烧纸、泼散。烧纸就是在坟堆底部中间位置,把准备好的纸活烧掉。这些纸活包括白纸、用各种色彩的纸做成的动物、童男童女造型等。一般人家只焚烧纸张,连带一些粗制滥造的各种“冥币”。近些年开始,纸活中不仅包括上述物品,还包括用纸仿照做成的各种形状的电视机、录音机、火车、汽车、飞机、房屋、电脑、手机、手表等,祈愿逝去的老人能享用到现代人的一切。泼散、焚烧结束后由介绍已故长辈情况的人组织,族人依照辈份,分成若干排,统一磕头祭拜。辈份、年龄比较小的一般在磕头人群的后排。之后,把去世不到三年长者的灵位请回家里,安放在客厅的正位,供奉食品、水果等,用于后辈过年期间祭拜,正月初三(有的正月十五)以后送回。

因为很多人在外地工作,有时候过年难以回到家中统一祭奠,祭奠的形式便因陋就简。一些人经常在马路边划一个圆,把朝老家(或者老人们安葬)的方向留一个口,在这个没有封死的圆里烧纸,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与祭奠。人们认为,祭奠的礼物、心意可以通过那个预留的“口”抵达被祭奠的人。

祭奠无非是为了表达对已故老人养育之恩的谢意,铭记已故老人的遗愿和美德,光大家族的优良传统,鞭策后辈把各自的工作干好,把各自的家庭打理好。不管什么形式,只要能达到目的,去做就好。

拜年

过年的第三个主要内容是拜年。拜年大致分为五种情况:

给长辈拜年。给长辈拜年一般都选在正月初一。初一早上要早早吃过早饭,一个家族的人统一集中,从本家族中辈份最高的家中开始。在某家拜年,某家(接受拜年的)老人一般会坐在炕上,准备好酒菜,等待晚辈到家里拜年后享用。拜年的人到家里按照辈份排成几列,由辈份高或者年龄大的人喊口令:“给x爷x奶拜年!”(或者x太爷x太奶、x叔伯、叔叔、大妈、婶婶等),大家听到号令,统一跪地连磕三头、连作三揖之后起身。磕完头可以象征性吃点东西,喝点酒,再赶往下一家,下一家再如法炮制,直到最后一家吃午饭。如果家族比较大,家数(老人)比较多,酒量小的,几乎难以支撑到最后。也有的躲奸溜滑,不上正趟,直到最后仍然非常清醒,这有酒量的问题,也有心计问题。一个家族通过拜年,可以发现、看清哪一个晚辈更有出息,谁的人品更好,将来可以在家族中担当大任。家族统一的拜年结束,拜年的人才能回到自己家中,给自己的爷爷奶奶(如果健在)、父亲母亲磕头作揖,表达对长辈的感恩,为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奉送年钱,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也给孙子孙女甚至重孙(一般是上学和年龄小及没有参加工作的小孩)一一派发年钱,表达对生活的热望和期盼,也是糊弄小孩子们过年高兴。开始吃饭时,父亲母亲会把这一年家中的主要收入、子女们的贡献、来年的打算和希望与子女们做个交流。为了增强过年的热烈喜庆气氛,老人们总会说一些好事、讲一些好听的话,让大家高兴、快乐。子女和辈份小的也可以说说一年来的所为,检讨自己对家中和长辈的不足,对老人们给予安慰。

给亲戚拜年。正月初二给岳父岳母拜年,正月初三给舅父舅母拜年,正月初四给姑父姑母、姨夫姨娘拜年,初六给姐姐家拜年,初五和初七不拜年。正月初五过“五穷”,习俗是要把过年以来的垃圾全部倒掉,包括家里一些不好的东西全部都要丢弃,通过摒弃这些所谓的“霉运”,带来财运、福运。所以,这天的人不出门。初七叫过“人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把这天叫做“人日”或“人日节”、“人胜节”,我们的习俗是不管在哪里拜年,初七零时之前都必须回到家里。给亲戚拜年和在自己家里给爷爷奶奶、父亲母亲拜年大同小异,去时要带礼品,去了要给长辈磕头,也可以给长辈奉送年钱,长辈也会给前来拜年的小孩子派发年钱。吃一顿好饭,喝一场酒就可以回家了。

给领导拜年。给领导拜年是职场上人过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准备给领导拜年的一定要提前准备,备好礼品,备好说词,挑选、联系好合适的时间。一般就自己一个人去,为了表示尊敬,也根据自己与领导及其家人的接触和熟悉程度,可以带着爱人、小孩一起去。到领导家里一般不会呆很长时间,表达清楚心意即可离开。也有在领导家里吃饭的情况,不过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关系比较“铁”的。前多年有一句笑话,说“领导往往把谁去拜年了没有记下,而把谁没有去拜记得很清楚。”实际上,领导是否照顾你,也不一定全在拜年上,有一些人从来不给领导拜年,也不见得失去了多少。

给恩人拜年。恩人就是在关键时刻帮助、提携过你的人,拜年就是感谢他们多少年的知遇之恩。这些人有的其实就是你的领导,或者是曾经的领导,也有父母亲的同事、朋友,多少年帮助提携你,使你健康顺利成长,并得到了进步和升迁。给恩人拜年也要提前准备好礼品和说词,汇报思想和工作,听取意见,交流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给恩人拜年,一般气氛比较轻松,去家里可以多呆一些时间,根据日常接触和他个人的喜好准备礼品,选取时间。与自己来往密切的,也可以在他们家里就餐。如果吃饭,要主动帮助收拾餐具,端茶倒水,打扫卫生。或者提前商量,由爱人帮助掌厨或帮厨。他们也会为你的小孩派发年钱,体现“年”意。

给同事和朋友拜年。给同事和朋友拜年,一般选在正月初八、或者给亲戚拜年之后。主要是两家人多年一直交往很好,而且同事、朋友家有老人,拜年重在看望老人,在于给同事和朋友家里增添人气,强化过年的氛围;或者同事朋友家里发生了什么变故,拜年在于帮助他们缓解情绪、提振信心,增强福运,减少晦气,平添喜气。其形式可以根据老人和家里的情况确定,以喜庆、顺遂、不见外为主。

吃喝

“吃”和“喝”是中华民族过年的重要内容,而“吃”什么、怎么“喝”却因地域的不同、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我们老家过去过年“吃”的食品主要包括以下品种:

肉食品。小时候我在农村,那些年农村过年的肉食品比较单调,年份好的时候才有大肉、羊肉、鸡肉,或者有的家庭只能有某一种,有的困难家庭可能什么肉都没有,虽然那时市场上的大肉每市斤才几毛钱,但是贫穷,买不起。大肉可以做肉丸子、红烧肉、炒各种蔬菜,包括炒辣椒,炒笋子,炒白菜,炒萝卜丝等。羊肉可以炖,可以炒,可以包饺子。鸡肉也可以炖,可以炒。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家那些年过年,只有一年宰杀过猪,更多的是从相邻的公社街道里卖2至5斤大肉,紧紧张张凑合着过一个年,有几年压根儿就没有买肉。过年不仅没有肉吃,而且正月没有出去,家里就没有粮食吃了,可想而知,困难时期过年会有多么悲戚。这主要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和六十年代后期、七十年代初期,那些年年年天旱,收成差、粮不够吃是常态。

副食品。在农村,作为副食品的农产品,比如蔬菜、瓜果、豆制品,按照正常情况应该是充足的。但是,这个与地域、与年份、与家庭经济状况有关,有些地域的家庭、有些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家庭会充足一些。我们家也分年份,风调雨顺、收成好的时候就会好一些,天旱雨涝、收成差的年份就比较差。农产品比较多的情况下,不光自己过年吃得好,还可以到街市上去卖,换回自己家里没有的副食品,这样不仅小孩子们过年享福,亲戚、邻居们过年到家里来七碟子八碗上桌也很有面子。

主食。我们老家过年主要吃面食,如臊子面、活络面、馒头、包子、油饼、花卷。重要时间,比如正月前几天的早饭几乎都吃臊子面。或者有亲戚、邻居拜年时都吃臊子面。臊子面是我们那里女人们的看家本领,谁家的女人臊子面做得好,邻居们都会高看一眼,或者家里有重要活动,都会被请去一展风采。做臊子面重在炒臊子,也在勾汤,不需要做更多的菜,就可以把重要事项打发下来。臊子面做得好的,村民们从大门外远远走过,都能闻到特别的香味。某年我一位战友的父亲在老家去世,我回去奔丧,因为路过我家,便先回到我家给父母亲上坟。随我奔丧的战友、熟人在我家吃我二嫂做的臊子面,几乎都是2到3碗,我当时就担心他们把面吃饱了,去战友家里奔丧,不吃人家的饭菜不好,结果恰恰搞成这样,让我非常尴尬。

喝酒。我小的时候,老家人喝酒,主要是黄酒,这种酒基本都是自己酿造的。黄酒的做法各地不一,我们那里主要原料是小麦粒、糯小米(老家人叫酒谷,紫红色)、少量中药渣等装在一个缸里,灌进温水,用酒曲(引子)勾兑,封闭浸泡发酵一个月左右时间,用纱布过滤烧开就可以饮用。农村那会儿没有冰糖,供销社销售的糖精,一、两毛钱一包,放进后黄酒甜绵,入口味正、甘纯。猜酒的方法和酒令因人因地域而异,有大小拳,也有打砂锅等。黄酒虽说度数不高,但容易被人忽视,加上酒盅大,也容易醉人。下酒菜可丰可简,经济条件好、比较讲究的人家招呼亲戚们喝酒一般用“水席”或者叫“蒸席”,大肉片、排骨、灌肠、面筋(分肥瘦两种)、豆腐、干黄花、干番瓜条、白菜、芹菜、萝卜、洋芋等,用喇叭口型瓷碗盛装,注入肉汤,加各种调料,在大铁锅里蒸熟上桌。或者装暖锅,把各种熟肉、排骨、灌肠、袈裟、丸子,加上豆腐、白菜、豆芽等素菜,一起放进暖锅,灌上肉淌,用木炭生火,煮熟后食用。凉菜根据情况,随意垫补。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人越来越富有,加上很多人从外地打工回来,带入了外地人的观念和排场,炒菜才开始时兴起来。

过年吃饭,必须要给过世的老人们泼散。所谓泼散,就是把当顿吃的饭菜,在大门外面的某个地方放一点,倒一些淌,想象老人们回来时享用。

玩乐

玩乐是过年的又一主要内容。项目有:

打鼓。小时候过年,六、七岁的小孩最爱打鼓、敲锣。为了能有打鼓的机会,自己早早准备好一副鼓槌,一有机会轮上,就可以直接上场。打鼓的人多了,按鼓点记时轮换,别说小孩子了,有时候大人都争抢不上,相互之间推推搡搡,或把鼓抢走,或把鼓槌扔了、藏掉,闹矛盾不在话下,小孩子们只能在大人们吃饭的时候,或者有事说话的情况下,紧紧张张,敲上几下,过一会儿小瘾。现在想起来也是一份乐趣。

搭秋千。每逢过年,我们村上有一家女人多年不生孩子的家庭,男人早早在村庄的大树上拴上秋千,供庄上的村民玩乐。秋千有单搭,也有双搭。精壮年男女都有玩秋千的高手,他们往往能把秋千蹬到碰上树梢,每当有这样的高手,地上观看的人就非常羡慕,并极力鼓掌祝贺。搭秋千不仅有喝醉酒掉下来的,也有两脚用力不均掉下来的,凡掉下来的人别说把衣服弄脏,有的还摔得鼻青脸肿,甚至骨折住院。更有男女两人面对面合伙蹬秋千的,不但当场让人议论笑闹,还三传两转,成了村上的绯闻。

放花炮。放炮、放火花是过年最能体现年味的娱乐,也是小孩子们最能加入其中的活动项目,很多农村人就是因为有小孩,才要千方百计筹钱,过年买些花炮回来,过年时领着小孩燃放。小孩子们放炮一手拿黄花杆点炮、一手捂耳朵,既担心点不着,又担心响得声音太大,震坏了耳朵,缕缕炮没有点着,人就跑出好远,惹得旁边观看的人笑得前仰后合。更可笑的是一长串鞭炮放完,有很多的并没有响,小孩子们一涌而上去抢,有的抢上了,有的没有抢上,抢上的正在欣喜若狂时,炮却在手里炸了,把个小手炸得皮发黄发黑,没有抢上的还没有来得及羡慕嫉妒恨,就又变得欣喜若狂。旁边观望的大人们也随着自家小孩的喜悲而喜而悲,之后有的纷纷领上埋怨着回家,有的又意犹未尽地继续。我多次见识过这样的场面,也经历过这样的喜与悲。

看皮影戏。因为有“多做公义事可以生小孩”的传说,上述那个家庭的男人,有时过年,还要把演皮影戏的演员请到家里,演几场皮影戏,请村民们观看。皮影戏需要在没有亮光的窑洞里演播,加上人多拥挤,虽然屋子里空气特别差,而且演出结束,从屋子里出来遇到亮光,眼睛特受刺激,那我们也是挤破头地观看,有的坐凳子,有的直接坐在地上,细土沾便全身,一场接一场。主要是没有其他活动,生活单调贫乏。

耍社火。现代的社火规模大,样式繁杂,科技化程度比较高。那时农村里的社火规模小,项目单一,自找服装,自制道具,自导自演,自娱自乐,而且在晚上演出,用煤油马灯照明。主要有跑旱船,踩小跷、高跷,耍狮子,小魔术,内容整体比较简单、俗气。社火在哪个村上演出,哪个村要给组织者和演员提供饮食,结束后他们饱餐一顿,后来又改为给予一定数额的人民币或者粮票。特别是在本村上演,因为看的演的都是一个村上的农民,比较熟悉,容易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囧事。有一年大家正在观看演出,有个小伙丢了句不雅的话,一女演员听到后火冒三丈,即刻将自己执掌的道具撕碎摔在地上,大声骂着扬长而去。还有的老年人不愿意让自家女儿或者儿媳妇到公众场合“惹是生非”,赶到现场阻拦演出,闹得不亦乐乎,演员和观众都扫兴而归。现在回忆起来觉得也挺有意思。

交际

交际,是过年的重要内容,也是应有之意,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过年都上升为一种社会交际活动,年为善于交际的人提供了一个名正言顺而且热闹非凡的交际场合、交际舞台。从交际角度看,过年非常明显地展现出以下特点:

停止一切正常工作搞交际。除一些单位的执勤和紧急活动外,凡到过年,所有单位放假,这既是国家的规定,也为中华民族传统过年之所必须。如果有单位过年仍然不放假,以各种名义让员工继续上班、加班,员工们会非常不满意,并导致矛盾和冲突。所以,过年,为交际提供了专门的时间,专门的氛围,专门的档期。只要你意识强,可以任你施展,任你释放,任你掩饰,任你利用。细细想来,其实既使是探望父母、子女,进行感情交流,目的也在于感恩回馈,在于沟通理解,当然也有“深切”的“交际”成分在里面。

展开各方面的活动搞交际。过年前后,包括过年期间,所有经营单位和在职场上的人,包括一些个体经营者,都要考虑怎么样利用过年的时机,展开业务交际活动,甚至于单位领导、部门负责人都要进行全面、清晰的分工,进行业务推介、情感联络、关系巩固。个人也要通过过年交际,维系、打通某方面的关系,或者为某一方面的愿景筑台搭梯。无论单位还是个人,这种交际的目的都在于攻关,在于实现自己某一方面的愿景和目的。

通过各方面的感恩回馈搞交际。拜年就是看望,看望就是回馈,回馈就要准备礼品,有了礼品才是感恩,而感恩又要根据应该感恩的程度准备价值不同的物品和采取的方式。而且因为过年,一些人往往容易放松警惕,容易接受感恩者的各种馈赠,感恩者也比平时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过年嘛,一切心意都可以附着。说到这里,我们有时候觉得一些人已经把传统的年庆活动变为一种个人和单位疏通各种关系的时机,年变成了一种工具,一种媒介物。

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华民族从四千多年前就开始过年了。年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最古老而独有的传统节日。汉武帝时颁布《太初历》,认定农历一月为岁首,一月一日开始过年。尽管东西南北都有不同的传承,不同的乡俗,但是,归根结底却都是为了“团圆”,而团圆的目的紧紧地扣着一个字“情”。正是因为这样,这些天仍然有人不断地回味着这段时间走过的路、做过的事,日思夜想,似乎年过得仍然意犹未尽,隐隐约约觉得还有很多遗憾,甚至为此煎熬着!

拜年,究竟应该怎么拜。过去拜年,都要提着礼品,亲自上门,祝愿吉祥,表达祝福。而这些年先是电话拜,后来是一个一个发短信拜,再后来成了微信拜,拟一段话朋友圈一发,似乎就给几百人、几千人拜年了,甚至有的人照转照发,把别人发的祝福语,连人家的名字都发给了自己的亲朋、好友,这样做是拜年吗?

一些人心里还缠绕着:给某某人拜年究竟去不去,怎么去,什么时候去?不去会有什么后果,去了会是什么结果,撞见别人又怎么办?也正是因为这,才使一些人把过年当成了“过关”,当成了包袱,难得不行,也愁得不行。一些人在犹犹豫豫中,把年过得郁郁寡欢,甚至成了负担。过年并不都是“乐”,也有“苦”。过年,能不能让人不要太累?

“年味”究竟是什么?特别是一些在城市里生活的人,这些年一直觉得,现在物质丰富,冰箱里的东西什么时候都压得满满当当,甚至有的变味,有的过期,而过年的味却越来越不浓了,即使是农村,也因为人少越来越不热闹了,没有年味了。过年的重要内容是吃、喝,过去缺吃少喝,年过得浓重而热烈;现在不缺吃不缺喝,年却过得淡而无味。

而且,现在的“吃”、“喝”与过去不光内容不同,形式也有了很多的不同。过去基本都在家里,一顿饭吃大半天,现在包括一些农村,过年也在酒店订餐,年三十也在酒店吃年夜饭,节省了很多劳动,却欠缺了很多年味。

过去长辈给小孩子们发“压岁钱”几角、几块,现在变成了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子女们也不领情,钱拿上照样玩自己的手机,没有想到帮大人做点什么!

这都是为什么?“年味”究竟是什么?

“年”的文化还要不要弘扬?据媒体报道,有人提出建议改掉过年放炮的习俗,说西方国家没有这样的做法。有的地方严格要求城区禁止燃放花炮,认为容易造成火灾。无独有偶,今年年还没有过完,有地方就组织城管,挨家挨户撕春联,还连夜派人寻找举报人。这样下去,久而久之,中华民族的年文化还要不要弘扬了,能不能弘扬,怎么弘扬?过年的文化,还能延续下去吗?

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都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只是我们应该要牢记的是:我们是中国人!世界上只有中华文明延续了几千年!

——虽然沉重,我们也有必要说出来!

而且,并不是我们想多了!

所以,年虽然快过完了,进行一定的“回忆”和“思考”还是值得的,也是需要的!


作者简介:张学峰(三文),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省级银行高管退休,现常住北京。甘肃省作协会员,中国金融作协会员。有各类文学作品发表。愿意用文字消磨时间,调理心情,记录生活,结识朋友,传递冷暖,度量年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