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观《道德经》(83)

 培训班文摘 2023-02-20 发布于山西

图片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用于表达大道真理的语言是朴素而非华丽的,华丽的语言可以用于表述各种千变万化的现象而不适合去表达真理。更进一步地说,大道真理是离于任何语言的,任何语言都不是大道真理本身。即使是朴实无华的语言所表达的大道真理,也仅仅是一些供修道者参考的路标,修道者只有深入自己的内在,最终才能在那个超越一切概念名相的境界中品尝到[道]的真味。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因此,已经了悟了大道真理的修行者,不会执着于任何语言名相和概念,不会执着于任何局部条件下成立的观点,不会在这些戏论中争论是非对错。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对语言概念、是非对错仍有执着的人,还没有真正品尝到大道真理的[至善之味]。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了悟了大道智慧的修道者,时时刻刻安住于自性本心之中,所有对于道的认识,都已经融入到自己生命当下的存在之中,语言所表述的概念,[道]或者[鲜活的空],对于生命当下的存在而言,都是多余的,思虑一动,已成妄想。所以,真正的知者,既不立能知之心,也不立所知之见.......那些声称自己无所不知的知识渊博的学者,或许拥有着丰富广博的知识,但对于大道真理本身,却还没有真正地品味过........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了悟大道真理的修道者,已经超越了个体化的小我,融入到了与万物一体的道化境界之中......对于这样的修道者而言,世间的财富、权利、地位、名誉等,都不再具有追求的意义,这些身外之物缘来缘去,时刻都在变化,既不能长久地留住,也没有不变的本质,却常常使人们迷失于其中去追求这些无常的事物,反而忘记了生命中更重要的事——升华生命,升华心灵,升华灵魂,升华精神,了悟大道,开启智慧,实现生命最究竟的自由.......对于这样的修道者而言,外在的一切事物和境遇,都是调心的道具,炼心的道场.......当修行者看透了物欲的虚幻,破除了小我的执着,见到了自心的真性,就明白了所有生命本自一体、自他不二、本自无别的真相......这时修行者就会发现,原来,无私利众即是最究竟的自利,无私无我的奉献正是升华生命、升华心灵的最佳途径......修道者越是无私地奉献,就越能与无私奉献的大善力量相应,就可以得到无边无际的慈悲与智慧力量的加持,融入这慈悲和智慧的大海之中,成为慈悲的海洋、智慧的海洋、光明的海洋、大爱的海洋........

天之道,利而不害。与道合一的修道者,只有利众之心而无害他之意,就像天空包容一切、大地承载一切、阳光普照一切、雨露滋润一切一样......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践行天地大道的修行者,以出世之心,做世间之事,精进利众,无私奉献,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写到这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奥斯托洛夫斯基借助保尔柯察金之口而说出的那段曾经激励了无数华夏儿女的话再次浮现于此时此刻的心中,与老子《道德经》的韵律共同构成了一曲生命的交响——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感恩老子

感恩《道德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