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佛医生认可的5大抗癌秘诀:强烈建议收藏!!!

 wcjwxwt 2023-02-20 发布于上海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世界范围内癌症治疗水平都在稳步提升。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我国的整体癌症5年生存率,已经从10年前的30.9%,提升到如今的40.5%。在欧美发达国家,癌症5年生存率已经接近70%,部分癌症5年生存率甚至达到90%以上。

但是,仍然有很多患者在与癌症的抗争中落败。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患癌,甚至是同一种癌,为什么会同病不同命?

过去十多年,盛诺一家服务了数千位国内癌症患者,为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治疗希望。通过对他们的治疗经历、结果的观察和统计,我们发现:在与癌症抗争的过程中,有5点非常关键,极大地影响了治疗结果。

这5点经验,在我们既往与国外合作医院的沟通中,也受到了哈佛附属医院专家的认可。下面,就为大家一一道来。

一、

找对医院和医生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癌症是一种非常重大、复杂的疾病,以至于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彻底攻克它。

基于这个认知,我们可以推导出:癌症治疗对医院的硬件水平和医生的技术水平都要求非常高,小医院、普通医院很难为患者提供综合、全面的治疗。那么,我们就需要在能力范围内看更好的医院:
  • 有能力看省会三甲医院的,一定好过看县级、市级的医院;

  • 有能力到北上广看全国排名靠前医院的,一定好过看本地普通的三甲医院;

  • 有能力到美国、英国、日本等医疗发达国家权威医院就医的,也可能拥有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

对于癌症治疗来说,好的、前沿的药物和疗法,一定率先在更高一级的医院里得到应用。
 
如果一种号称可以治愈癌症的新方法,在哈佛附属医院没有,在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没有,在英国皇家马斯登医院没有,在日本癌研有明医院没有,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没有,却在国内一家民营医院甚至是商业机构里大肆招揽患者,那显然不符合逻辑
 

 
此外,还有不少癌种容易被误诊为良性疾病,如脑肿瘤被误诊为脑血管疾病、胃癌被误诊为胃溃疡、乳腺癌被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等等。
 
对癌症患者来说,一次误诊,可能改变一生的命运。所以,为了确保自己得到正确的治疗,有一个原则是:先确诊、再治疗。
 
医学是非常严谨的,而恶性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但是,由于国内病理医生短缺,或者部分医院操作流程不够严谨,很多癌症患者只做了影像检查,并没有做病理确诊,就匆匆被推上了手术台。
 
在这些癌症患者的影像检查报告中,通常显示着“疑似**肿瘤”或“考虑为**肿瘤”。不管是“疑似”还是“考虑”,实际上都意味着没有确诊,还需要接受进一步的病理检查。
 
比如一位胸部发现肿块的患者,如果不经病理确诊,仅凭医生个人经验判断为恶性肿瘤就实施切乳手术(国内这样的案例很多)。术后才发现肿瘤是良性的,于事何补?患者已经遭受了不可逆的伤害。
 

图片

过度腋窝淋巴结清扫造成的淋巴水肿

(来源:塘泊虎)

三、

多学科参与,定方案


什么是多学科?
就是由患者疾病相关的科室专家,包括肿瘤内科专家、肿瘤外科专家、放射科专家、病理专家,甚至麻醉师、营养师、理疗师等,来共同讨论患者病情,制定和实施治疗方案,简称MDT。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MDT在癌症治疗中的价值日益突显,尤其是在治疗方案制定上。
 
图片

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内正在多学科会诊的医生(来源:棱镜)

 
在非MDT模式下,患者看内科专家,就只能出具化疗或靶向治疗等药物治疗方案;看外科专家,大概率就会被安排手术;看放疗专家,就只能评估能不能放疗。
更大的问题在于:患者不知道要看哪一科。
 
而在MDT模式下,内科专家、外科专家、放疗专家都在同一个团队中共同讨论,为患者寻求蕞优方案,包括组合方案。
 
在约翰霍普金斯肝脏肿瘤中心的肝脏肿瘤多学科委员会上,曾公布这样一项数据:在269名癌症患者中,有95名此前被诊断为肝细胞癌;但是,经肝脏肿瘤多学科讨论后,18.4%的患者影像结果被更改,10.9%的患者病理结果被更改,8.4%的患者诊断被更改,还有41.7%的患者治疗方案被更改。
 
接近10%的患者诊断被更改,超过40%的患者治疗方案被改变,这就是MDT的价值所在。举个例子:

案例3:

2018年,笔者曾在美国休斯顿陪同一位盛诺一家转诊的患者到MD安德森癌症中心复查。

这是一位年近60的老先生,因患口底鳞状细胞癌在国内接受了肿物扩大切除术、下颌骨劈开术、双侧颈淋巴清扫术,之后又在上海做了质子放疗。

肿物是切除干净了,但放疗后左下颌反复流脓感染,不得不切除部分颌骨。即使这样也没有彻底解决问题,老先生的左侧下颌区仍然反复感染,吃饭漏食,口腔异味。

下一步就只能做下颌骨置换了,需要头颈外科和整形外科联合来做。

老先生看遍了北京、上海、南京的好几家医院,只有上海一家医院肯接,也表示风险很高;北京的一家医院直接说成功率只有10%。

但是这样的手术,经MD安德森癌症中心多学科会议讨论、评估后,成功率有多高呢?98%!

因为在这里,多科室合作已经是家常便饭了。而手术结果也证明,他们确实是有这样的底气和自信。

四、

积极配合、遵医嘱

在癌症治疗中,很多患者和家属都喜欢自己在网上搜索、寻找各种各样的新奇疗法。
 
但其实,这是舍近求远。权威、靠谱的疗法,逻辑上就应该掌握在权威医院的医生手中。患者和家属应该做的,是在能力范围内找到蕞好的医院和医生,然后给予充分信任,积极配合医生来实施治疗。
 
抛开医生,我们自己真的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嘛?乔布斯就曾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图片
乔布斯(来源:中国广播网)
 
据《乔布斯传》的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透露,乔布斯曾在发病后长达9个月的时间里,无视家人反对、拒绝接受癌症手术,而是选择了偏方。当癌细胞扩散后才后悔,此时再寻求手术已为时过晚。
 
对此,美国哈佛大学医学博士拉米兹·厄米尔曾评论道,乔布斯拒绝医生给出的规范治疗另寻偏方,导致了他“不必要的过早死亡”。
 
在国内,还有很多癌症患者“恐惧”化疗,认为化疗不仅不能治愈癌症,还是一种“毒药”,患者等于是在“慢性自杀”。
 
但实际上,化疗对癌症的治疗效果早已得到科学验证,盛诺一家就有很多转诊到海外就医的患者受益于化疗,其中,不乏通过化疗达到完全缓解(即体内检测不到任何癌细胞),且长期存活没有复发。
 
大多数国人不知道的是,全球头个用化疗治愈实体癌症的医生,就来自中国东北!
 
图片
李敏求(来源:维基百科)
 
他的名字叫做李敏求。1955年,李敏求进入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从事癌症研究工作。在这里,他开始接手治疗子宫膜绒毛癌的患者。这是一种罕见癌症,对化疗敏感,但多数病人会在治好后短期内又复发。
 
李敏求注意到,在经过化疗、患者病灶消亡后,在其尿液中仍然能够检测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一种糖蛋白,子宫膜绒毛癌可能导致其水平升高)。他据此认定,患者体内还有癌细胞残余,于是继续坚持给患者用药,直至其尿液中的hCG消失为止。
 
人们逐渐注意到,原本容易短期内复发的子宫膜绒毛癌,经李敏求治疗后竟然无一例复发。直至今日,他的方法仍然被用于治疗子宫膜绒毛癌的常规程序中,并且患者几乎都能被临床治愈。
 
1972年,因为这一贡献,李敏求与美国同事共同获得了被誉为“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成为头位获得该奖的华人医学家。
 
图片
(来源:新浪微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