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4年得知王震要来看望,许世友亲自迎接,当场震惊:这不是王震

 兰州家长 2023-02-21 发布于甘肃

1974年初,许世友的秘书孙洪宪接到一个电话,他放下电话后,连忙向许世友汇报:“报告!北京的王震要看看您。”许世友一听是王震“王胡子”要来,当即去门口迎接。

文章图片1

许世友

就在许世友焦急等待之际,一辆汽车缓缓驶来。许世友连忙上前迎接,没想到从车上下来的却不是王震,这也令他愣了一小会儿。幸好许世友见过大场面,他的脸色只不自然了一瞬间,随即恢复如初,笑着将客人迎进去。

等客人离开后,许世友才转身训斥秘书:“你个笨瓜,连王震和王诤都分不清楚,他是王诤,不是王震!就连毛主席都称他是'通信祖师爷’,还好没被他发现……”

那么王诤是谁呢?向来骄傲的许世友为何对他如此尊重?

我军首个无线电队队长

从1930年12月16日开始,蒋介石集合10万国民党军开始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围剿”。毛主席和朱德商量后,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指挥红一方面军在龙冈活捉了国民党军前敌总指挥张辉瓒。除此之外,我军还歼灭敌军9000余人,缴获半部电台。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军开始了在前线创建无线电通信时期。

早在1930年8月,红一军团在文家市全歼敌军,事后在清理战场的时候缴获了一部电台。由于战士们不知道电台的用途,所以一股脑都砸坏了。

文章图片2

毛主席和朱德

毛主席和朱德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下令:“以后凡是缴获电台,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时候,都不允许私自破坏,违令者严惩不贷!”在龙岗战斗开始前,中央又下达命令:“不许破坏无线电台!”

因此在龙冈战斗中,我军缴获了一部收信机。最重要的是,敌电台的报务员王诤和刘寅等人都参加了红军。

1931年元旦,毛主席和朱德在命令战士们向谭道源师进攻前,曾强调说:“胜利后记得注意缴获敌军的军旗和无线电台,无线电台不要破坏。注意,如果俘虏的敌人里有无线电机务员和报务员,要好好对待!”

不久后,在东韶战斗中我军缴获了一部完好的15瓦电台。这也是红一方面军拥有的第一部完整的电台。

文章图片3

1月3日下午,也就是在诤参加红军的第4天,毛主席和朱德亲切地接见了他和刘寅等人。毛主席笑着说:

“你们能弃暗投明这是很好的,我们也很欢迎你们参加红军。目前在我军是没有人会无线电的,希望你们能好好工作,帮助我军战士学习无线电!”

毛主席和朱德还在生活上给予王诤等人优待,当时红军战士每人每天只有3个铜板的伙食费,但王诤等人每个月却又30到50块银元。这些关怀令王诤、刘寅等十分感动,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他们决定给总部写信,请求免发技术津贴。

1月中旬,我军第一个无线电队正式成立,王诤也被任命为我军首个无线电队队长,并迅速开办了无线电培训班。

毛主席:王诤是我军通信工作的开山鼻祖

1931年5月,红一方面军缴获了一部100w的电台,王诤也着手和上海的党中央建立无线通信。每天天黑,大家都休息的时候,他就组织人员将发射天线架在一个小山顶,然后不断呼叫对方,直到天快亮才撤收。

文章图片4

王诤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王诤终于收到上海中央台微弱的信号。他十分兴奋,当即给上海的电台发去一份密码电报,用于之后的联系。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双方建立无线联络,成为全国党和红军通信网重要的一环。

毛主席曾高度评价说:“由于无线电的存在,尽管我们身处农村环境中,但我们在政治方面却不是独立的个体。”

众所周知,我军不仅兵力有限,连武器装备也是陈旧落后的,因此面对国民党军大规模的进攻,我军往往是边战边撤。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于是从我军拥有“半部电台”开始,王诤就监听国民党军的动向,也为我军在作战中提供了保障。

1931年4月,蒋介石集合2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中央经过研究和讨论后,决定先拿富田的国民党军王金珏部开动。红一方面军主力部队收到命令后,当即奔赴东固附近,准备在附近伏击王金珏部。

然而令我军万万没想到的是,王金珏迟迟不敢应战,这也令我军不少战士出现急躁的情绪,并纷纷说道:“他们不敢出来,那我们就打进去啊!”由于此战关系重大,如果没有十足把握是绝不敢贸然进攻的。就这样,我军等待了20多天,王金珏还是不敢出来。

文章图片5

就在这个时候,王诤侦测到王金珏部电台发出的电报:

“我们现在在富田,准备明天早上出发,向东固去!”

王诤收到情报后当即送给总部,毛主席、朱德看后十分高兴,当即调兵事先去东固设下埋伏圈。

5月16日,王金珏部果然落入我军的伏击圈,大部分敌人被我军歼灭。红军乘胜追击,连续发动多次战斗,最终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

6月,接连失败两次的蒋介石恼羞成怒,指挥30万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发起第三次“围剿”。我军没想到国民党的进攻会如此快,各部都在休养、补充,如果不尽快应对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6月30日,王诤截获一封蒋介石发出的电报,原来他想向赣南地区进攻。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急忙给主力部队发去电报,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回师赣南兴国地区。完成集合后的红军由于事先做好准备,最终歼灭3万多名敌人,再次粉碎国民党的“围剿”。

文章图片6

战斗结束后,毛主席接见了在此战中有功的无线电人员,并称赞王诤:“你收到的那封蒋介石的电报,对这次战役很有价值。”

1933年,中央苏区庆祝“八一”建军节,专门表扬了在多次反“围剿”作战中的有功人员,其中就有王诤。

1939年4月,毛主席这样夸奖过王诤:“王诤同志是我军通信工作的开山鼻祖!”

因名字产生的“趣事”

新中国成立后,王诤担任邮电部副部长、军委三局局长等职务。1950年5月,军委通信部正式成立,王诤担任首任部长。1955年9月,王诤被授予中将军衔。

1955年,身处台湾的蒋介石一直叫嚣着要“反攻大陆”,海峡前线形式万分紧张,空军大批飞机要转入福建机场。为了避免被敌人的雷达侦测到,我军必须实施电子对抗手段。

文章图片7

为此,王诤亲自点将,让张履谦带领一个小分队去福建海岸进行电子侦察。侦察了一段时间后,我军绘制了一份敌人在台湾的各种雷达部署,连他们有多少警戒雷达都一清二楚。在任务过程中,王诤每天都要给张履谦打去一个电话,询问具体情况。

就这样,大批战机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前线机场,为后来的空战胜利赢得先机。经过几个月的空战,我军彻底掌握台海的制空权,也为不久后的浙江沿海岛屿的解放创造了条件。

考虑到电子战在未来战场上的重要作用,王诤亲自给军委写信建议成立解放军电子科学研究院。而之后爆发的一场激烈的超高空之战,也向大家证明王诤独特的战略眼光。

王诤自从加入红军后就兢兢业业工作,毛主席也多次称赞他,但非常可惜的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姓名。原来是因为王诤和王震两人的名字发音相近,这也导致闹出不少趣事。

1974年年初,王诤到广州出差,当得知许世友是广州军区的司令员后,当即给他的秘书孙洪宪打电话,说:“喂,你好,我是王诤。我一会儿要去你们司令部看望许司令员,请你转告一下。”

文章图片8

王震

孙洪宪将“王诤”听成了“王震”,连忙说:“好的好的,请您放心,我这就转告许司令员。”他挂掉电话,当即向许世友汇报说:“报告司令员,北京的王震同志要来看您。”

许世友和王震是老相识,他一听是“王胡子”要来,十分高兴地说:“好呀,这个王胡子,怎么突然从北京来也不和我说一声,还搞突然袭击?”然后对孙洪宪说:“走走走,咱们去门口接他,免得他说我摆官架子!”

许世友待客有自己的规矩,上将军衔的,他必定会到门口迎候;中将以下的,他只在楼上的客厅等候。这也导致中将的王诤享受了许世友的“上将待遇”。

许世友和孙洪宪在门口等啊等,怎么也不见“王震”人影,他刚想吐槽,没想到远方就缓缓驶来一辆车。许世友快步上前迎接,谁曾想从车上下来的不是王震,而是王诤,这也令他当场愣在原地。

文章图片9

不过好在许世友见过大场面,和王诤也有一些交情,他笑着迎上去,说:“王诤同志,你来怎么也不和我说一声,走走走,咱们进去聊。”王诤说:“我这不是到广州出差嘛,刚好想到你在这里,就来看看你。这么久不见,你还和当初一样……”

两人一边聊,一边朝司令部走去。等许世友将王诤送走后,他怒斥孙洪宪:

“你个笨蛋,连王诤和王震都分不清,这哪里是王震,明明是王诤同志!他可是被毛主席称作是'通信祖师爷’的人物,好在我和他熟悉,没让他看出不同!”

孙洪宪连忙说:“首长,这是我的失误,是我没听清。”

其实王震和王诤还有一些交情,红军时期王诤是负责中央无线电的,而王震则负责保卫党中央的安全。在长期的交往中,他们两个也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当许世友将这件事说给王震听的时候,王震笑得直喷饭。

文章图片10

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王诤的身体越来越差,尽管如此他还是将工作放在首位。

1977年11月,王诤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但他还是不顾医护人员的劝阻,吸着氧指挥我军第一次大规模的电子对抗演习。从这以后,我军的电子对抗终于走上正轨,这其中少不了王诤的付出和努力。

1978年8月13日,王诤因病去世,享年69岁。

王诤将军虽然已经远去,但他为我军开创的电子对抗事业,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世界领先水平!一支现代化的人民军队,守卫着共和国的安宁,维护着世界和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