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苔白未必是寒,也可能是阴虚内热。(二)

 京中内鹰之 2023-02-21 发布于北京
♦♦舌苔白未必是寒也可能是阴虚内热(二)。
上次我们提到,舌苔白未必是寒也可能是阴虚内热。

当时的医案中的方子是四物汤加了一些清热化痰的药物。

方子还是不错的。

但是大家有没有考虑过,方子是不是可以再简化一点?

那个医案如果是用经方的话,该用什么方子呢?

有的人可能想到了,是不是竹叶石膏汤啊?

竹叶石膏汤沾边,但是呢,还是不完全对症。

就是这个方子需要一边清肺热,还得一边能滋阴。

这个方子不知道大家想到了没有。

我还是直接说答案吧。

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汤不是治疗失眠的么?还能治疗咳嗽?

还是我之前说的,不要记一个方子能治疗什么病,要记一个方子能治疗什么证。

否则就大大局限了经方的应用。

黄连阿胶汤治的“证”是有热,同时有阴虚。

所谓的阳明少阴病。

黄芩黄连可以清心热,也可以清肺热,白芍鸡子黄阿胶可以滋阴。

是不是可以治疗阴虚肺热引起的咳嗽啊?

当然可以。

如果想再更准确一点的话,可以略作加减。

原方黄连是四两,黄芩是二两,我们可以把这个剂量略改一下,黄芩改成四两,黄连改成二两。

因为毕竟黄芩还是主要清肺热的。黄连虽然是清胃热,但是后世也用于呼吸系统的感染。

阿胶太滋腻不利于化痰,我们换成当归也许更好一点。

当归同时有止咳的作用。

只不过这样一来方子偏寒一点,而且当归有点滑肠的作用容易拉肚子,我们可以再加上一个党参,来这个防一下。

这样的话方子是不是就简化很多了?

所以我之前说过,如果病机看的很准的话,不用记那么多的方子,只记几个常用的经方就可以了,关键是看后面怎么加减。

否则一个病记一个方子,累死了。

经方如果用的很活的话,实际上30个方子足够用了。

关键是看后面怎么加减。

一家之言,

仅供参考。

。。。。


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中医知识。

                     你喜欢我么?             

              喜欢请点右下角“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