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仲淹:萧洒桐庐郡十绝

 江南一鱼6jvvqc 2023-02-21 发布于江西

图片

范仲淹被贬睦州知州时,曾写过两组五言诗,一为《出守桐庐道中十绝》,一为《萧洒桐庐郡十绝》。“潇洒桐庐”,现在依然是当地的文化名片了。

两组诗都是写于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这一年初,范仲淹因为之前反对宋仁宗废郭皇后,在章献皇太后刘娥去世后被召回京师不足一年,便又被贬外放,出知睦州。这年范仲淹46岁。

就是这样一个仕途受到挫折的时候,范仲淹的诗文非但没有流露出沉沦之意,而且写出了《十绝》这样的潇洒之作,也写出了收入“古文观止”《严先生祠堂记》这样的名篇。

年谱记载如是:

“正月,荐丁钧、邓资、徐执中、卫齐、卢革、李硕、张弁并公廉文雅,为众所称,堪充京官。春初,自京出发,至项城短暂停留,沿颍、淮而下,四月至睦州任所。凭吊严子陵钓台,重修严子陵祠堂,建龙山书院。政务之余,寄情山水,佳作迭出。六月,移守乡郡姑苏,与叶参(964—1043,叶清臣父)交政后,立即投入救灾,有苏州治水之载。诏移知明州(治今浙江宁波),转运使言其治水救灾有方,愿留毕其役,遂复知苏州。……”

下面就推荐这组《萧洒桐庐郡十绝》

潇洒桐庐郡十绝

(一)

  潇洒桐庐郡,乌龙山霭中。

  使君无一事,心共白云空。

(二)

  潇洒桐庐郡,开轩即解颜。

  劳生一何幸,日日面青山。

(三)

  潇洒桐庐郡,全家长道情。

  不闻歌舞事,绕舍石泉声。

(四)

  潇洒桐庐郡,公余午睡浓。

  人生安乐处,谁复问千钟。

(五)

  潇洒桐庐郡,家家竹隐泉。

  令人思杜牧,无处不潺湲。

(六)

  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

  新雷还好事,惊起雨前芽。

(七)

  潇洒桐庐郡,千家起画楼。

  相呼采莲去,笑上木兰舟。

(八)

  潇洒桐庐郡,清潭百丈余。

  钓翁应有道,所得是嘉鱼。

(九)

  潇洒桐庐郡,身闲性亦灵。

  降真香一炷,欲老悟黄庭。

(十)

  潇洒桐庐郡,严陵旧钓台。

  江山如不胜,光武肯教来。

历来,文人学者对这组诗推崇至多。且从此,桐庐与潇洒遂成不解。

宋朝大学者王十朋(1112—1171)写过这样一段评价:

『公初为睦州,有《潇洒桐庐郡》十诗,郡人尝以“潇洒”名亭矣。及为是州,又有“斋中潇洒过禅师”句。诗言志,公所至以潇洒见于诗章,则胸中之潇洒可知也。读《郡斋》诗,至“半雨黄花,一江明月”之句,则知公之潇洒于一斋矣。读《桐庐十诗》,至“使君无一事,心共白云空”,则知公之潇洒于一郡矣。读“区别妍媸,削平祸乱”之赋,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记与万言书,则其正色立朝之风采、仗钺分阃之威名、经世佐王之大略,是皆推胸中潇洒之蕴而见之于为天下国家之大者也。读《严陵祠堂记》,至“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又知公与子陵虽出处之迹不同,易地则皆然。山高水长,非特子陵之潇洒,亦公之潇洒也。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以名斋。』(《梅溪先生文集》卷26《潇洒斋记》)

大诗人陆游还曾专门写过一首“读后感”的诗:

《读范文正潇洒桐庐郡诗戏书》:桐庐朝暮苦匆匆,潇洒宁能与昔同。堆案文书生眼黑,入京车马涨尘红。逢迎风月麴生事,弹压江山毛颖功。二子年来俱扫迹,颓然堪笑一衰翁。

以下解析转自《今日桐庐数字报》,作者 禾木。

  第一首:潇洒桐庐郡,看到乌龙山处于薄薄的雾霭之中,让你感到闲无一事,心情仿佛和白云融为一体,潇洒空灵。这是整组诗的灵魂。诗中借景抒情,表达了“使君无一事,心共白云空”的潇洒心情。正是因为范仲淹具有这种心情,因而在他眼里,青山、石泉、春茶、嘉鱼、钓台等景物与全家道情、午睡正浓、居家怀古、舟中采莲、进香悟经等事情无一不潇洒。

  第二首:潇洒桐庐郡,打开门窗立刻就面露喜色;辛劳一生的人们是多么幸福啊,能够每天面对绵绵青山。桐庐郡本来就是一处多山的丘陵地带,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智者乐山,平民百姓又何尝不乐山呢?这首诗将人和山融为一体,身临其境,心中自然潇洒自如。

  第三首:潇洒桐庐郡,全家老少一起经常相聚谈论,此情此景,其乐融融;两耳不必听那歌舞之乐事,只须听听环绕房舍潺潺流过山石的泉水声就足够了。诗后原有自注:“乌龙山泉,实过公署。”显然写的是范仲淹在桐庐郡的居家生活。这首诗写得极具人情味,是一幅家庭和睦图,充满着天伦之乐的幸福与潇洒。诗中所写的居家生活是平淡宁静的,但正是诗人心中想要追求的。

  第四首:潇洒桐庐郡,公余时间,中午睡意正浓,那就尽情地睡吧。人生有如此安乐之时之处,谁还再去问有无优厚的俸禄呢?这首诗实在是以小见大,连公余午睡酣浓也能入诗,表明作者的淡泊心境。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桐庐郡环境之美。“谁复问千钟”的感慨与郁达夫坐在桐君山的石凳上发出“尚使我若能在这样的地方结屋读书,颐养天年,那还要什么的高官厚禄,还要什么的浮名虚誉哩?”(《钓台的春昼》)的感叹异曲同工。“人生安乐处,谁复问千钟”,这是何等的潇洒豪迈。

  第五首:潇洒桐庐郡,家家房前屋后竹林隐藏着泉水,叫人思念起杜牧所写的“无处不潺湲”的诗句。杜牧乃唐朝诗人,曾做睦州太守,写有《睦州四韵》,其中一首有“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二句。这首诗写的是桐庐郡人的居住环境,家家房屋都掩映在竹林之中,屋旁还有泉水潺潺流过,多么宁静安详。文人们“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潇洒心态仿佛也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第六首:潇洒桐庐郡,春季来临,漫山遍野多半是茶树,新雷轻发仿佛做了好事,惊起沉睡一冬的茶树在春雨来临前抽出新芽。这是最为今日桐庐人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一首诗,几乎人人会背。好山必定有好茶,桐庐郡各县均产优质春茶,桐庐县更是主要产茶区。而且桐庐人历来喜品茗,早在唐朝桐庐县城江边就建有多家茶楼,不仅是往来生意人必去的场所,也是桐庐本地人乐意去的地方。唐朝睦州分水人施肩吾状元曾写有一诗,开头两句便是“荧阳郑君游说余,偶因榷茗来桐庐”。榷茗即榷茶,是我国旧时对茶叶实行征税、管制专卖的措施。施肩吾因郑州郑判官的游说,来到桐庐专事“榷茶”,可见当时桐庐茶叶市场的繁荣。“新雷还好事,惊起雨前芽”,人们又要开始采茶、制茶、售茶,而新茶一杯,静心品尝的生活又是多么潇洒惬意。

  第七首:潇洒桐庐郡,家家户户仿佛都建起了画中楼阁;人们相呼着一起去采摘莲蓬,嘻笑着登上木兰舟出发。这首诗写得动静结合,在“千家起画楼”的背景下给我们画了一幅充满动感和生活气息的图画。此诗极能激发读者的羡慕之情,潇洒桐庐人连劳作也是那么的潇洒快乐。

  第八首:潇洒桐庐郡,清清的水潭深不可测,仿佛百丈有余。垂钓的渔翁应有独自的门道,他所钓得的都是好鱼。这是一幅渔翁垂钓图,在清潭之畔,坐着静心垂钓的老翁。与其说钓翁是在钓鱼,还不如说是在垂钓休闲生活,这是一种令人称羡的潇洒悠然境界。

  第九首:潇洒桐庐郡,身体悠闲性情也很空灵;点上一炷降真香,临老便能领悟到《黄庭经》的真谛。《黄庭经》为道教上清派主要经书之一,内容以七言歌诀讲说道教养生修炼的原理。这首诗本身就给人悠闲空灵的感觉。降真香的丝丝香烟让人心无杂念,在如此宁静安详的环境中,人们自然而然地慢慢会感悟到道教《黄庭经》的真谛。这一份潇洒与逍遥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第十首:潇洒桐庐郡,有一处严子陵遗留下来的钓台。如果这里江山不优美,当初光武帝怎么肯让严子陵来此隐居,垂钓耕作。这首诗写得很高明,诗中巧妙地用反衬手法来极言桐庐江山之胜。短短二十个字就把富春山水的潇洒胜境、严子陵先生归隐其间的自得其乐和汉光武帝的大度气量一并表达了出来,读来让人怀想严子陵和光武帝的潇洒风范。

  《潇洒桐庐郡十绝》一咏到底,一气呵成。尤其是开头一句反复出现,气势非凡,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多入为主,深入人心。这组诗一经问世,人们便争相传诵,“潇洒桐庐”的名声便传扬开去,流传至今。范仲淹也获得了“范桐庐”的别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