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月10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公布了“聊城市2019年度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分析报告”,这份报告显示,2019年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2067件,其中,仲裁立案受理1257件,调解处理604件,不予受理206件。聊城晚报记者注意到,2019年劳动人事争议类型仍集中体现为劳动报酬、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确认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类案件多发,这四类案件占案件总数的99.6%。 ![]() ![]() 特点一: 聊城晚报记者发现,北方私企与南方私企有一个明显的差别是,南方私企意味高工资、社会保障健全,是人才的聚集高地;而北方私企则几乎成了低工资、少缴甚至不缴社会保险的代名词。从这份报告中足以看出,2019年度全市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中,私营企业占比较高,案件达到1069件,占仲裁立案受理总数的85.04%。主要是因为,私营企业仍存在劳动法律的认识偏差、法律意识的淡薄等问题。一是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许多私营企业仍是采用熟人式的家庭管理模式;二是私营企业大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往往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利润较低,其对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依赖比较大,人才和知识储备受限,使其在劳动用工管理和遵纪守法方面面临较大困难。 从立案争议类型上来看,劳动报酬争议占比较高,占到四成多,其次是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争议占到三成多,再次就是确认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争议分别占一成多。 聊城2019年处理案件较2018年上升53%。据分析,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急剧上升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从劳动者层面看,劳动者维权意识增强。随着国家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日益重视,普法力度不断加大,劳动者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意识普遍增强,因此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愿意选择法律途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是从用工主体层面看,部分企业经营者法治观念和意识淡薄,对企业劳动者的管理行为随意性较大,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时有发生。三是从经济层面看,受贸易战争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当前经济增长仍有下行压力,部分企业存在自身经营困难、资产重组、停工甚至破产的情况,导致拖欠劳动者工资、社会保险费的问题,使企业与劳动者的经济利益矛盾愈发尖锐,影响双方构建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因此引发的案件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特点二: ![]() 预测 争议主体多样化,涉诉劳动者的构成出现显著变化,不仅涉及基层员工,一些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案件也逐渐增多。案件性质复合化特征明显,随着劳动者维权意识的加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劳动争议的纠纷类型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类型,呈现多元化趋势。劳动者的诉求由以过去基本待遇为主单一诉求,向包括绩效、提成和奖金等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等多维诉求转变。用工形式多元化,各种新型的用工关系日益凸显,案件审理难度增加。 ![]() ■来源:聊城头条(liaochengwanbao) 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金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