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象棋大师黄少龙论棋道——初到香港

 象棋残局解析 2023-02-22 发布于广东

文/黄少龙

我在叔父家住了半年多之后,12发随父母赴香港继续读书。在棋艺方面离开叔父的指导,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我的棋运将向何处去?看来只能靠自己在一望无际的弈海中拼搏了。

20世纪50年代的香港,棋风较盛,游乐场、茶楼、电台都开设棋坛,一些报纸亦刊登象棋专栏。当时棋坛高手主要是李志海、苏天雄、黎子健和梁庆全等。

李志海原籍广东省新会县,广东省第一职业学校毕业生,少年时代在广州读书,智力机敏过人,课余时间经常去祥珍茶楼找名手下指导棋,坛主卢辉初时让他单马,过两三个月就感到很吃力,遂渐改为让二先了。再过一段时间,李志海的棋艺显著提高。1947年广州市举办全市象棋赛,18岁的李志海初登大场,英气勃勃,连连击败老棋手吴文英、苏秀泉,勇夺冠军,一鸣惊人。不久。

李志海来到卢辉家里,要求正式拜师。卢辉说:“哪里听说得了冠军还拜师的。但看到李志海再三要求,就笑纳了。后来,李志海来到香港,获得全港象棋冠军,著书立说,开设讲座,又远征东南亚一带,所向披靡,名气很大。

苏天雄是老棋手,早年在广州棋坛已露头角,后赴香港,棋艺更进一步,并在报纸开辟象棋专栏,亦曾一度称雄香港。黎子健原籍广东省东莞,从师于曾展鸿,曾击败湖北名将方绍钦,惊动香港棋坛。梁庆全原是广州棋坛新秀,来到香港亦跻身名手之列。

我来到香港时,是个小孩子,对棋界毫无所知,谁也不认识,只凭兴趣作为导向,哪里有人下棋,就往哪里去。在我读书的深水埗中学附近,有一个半盲的老人在路边摆江湖棋局,当有人要求对弈时,老人念口诀,叫一个小孩子替他走步。

我每天放学后都要在那里蹲上半个多钟头,看别人攻擂,自己在旁边猜着,这样既锻炼了算度能力,也学会了许多残局技巧。

攻擂者都是棋力较低的普通棋迷,所以老人无论执黑棋或红棋都能赢,给人以神秘感。有一天棋摊无人攻擂,在旁的同学怂恿我跟老人商量下全盘平手棋。

老人见我是个孩子,也就答应让我长先。不料激战了3盘,结果我2胜1和,实在出人意料,旁观者纷纷叫好。我回家后心想,原来自己也能赢大人的棋啊,自然信心倍增。

后来我研究象棋排局,才知道这些江湖棋局生载于古谱,只要事先演习熟练,临场便会得心应手。江湖棋人所撰之局,都有许多假象迷惑人。

如果你眼光短浅,看不出其中奥妙,往往误人圈套致败。摆棋老人乍看棋艺高超,其实是熟读古谱,弄通其中变化罢了,如改下全盘棋,就不见得高明了。

江湖棋局给人启迪,人生中也会遇到一些复杂难题,凭直觉只看到假象,随意处理往往误事,应该多加分析,三思而后行。

不久我转到香江中学读初中三年级,该校有许多同学喜欢下棋,课余之暇飞车跃马,棋乐融融,我每天放学后都要杀上几盘才回家。

在同学中比较入迷的要算陈文兴了,连星期天他都要约我去小公园下半天棋才过瘾。陈文兴为人豪爽,下棋喜欢攻杀,争强好胜,跟我下了几十盘棋之后,棋力大增。由此我和陈文兴结下棋友之情,谁想到30多年后,我们又相逢呢。不久学校举办象棋比赛,我获得全校冠军。

有一次班里办墙报,班主任老师让我担任主编,约同学们投稿,而我在文娱园地栏目却摆了一个棋局,题名“臭棋贪吃卒”,局中红车如果随手吃黑卒便成和局,而不吃卒却可取胜。局名起得很有意思,卒的价值虽小,贪吃亦属臭棋之列。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贪图别人小便宜也不应该,否则归入小人之类。

我觉得练棋提高的途径,显然不能局限在学校之内,应走向社会,寻求更多的机会。有一天偶然发现某晚报刊登象棋栏目,由香港棋王苏天雄主编,每天登一个杀局。我虽然喜欢,但手头零花钱不够每天买报,怎么办?最后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下午放学后到茶楼门口报摊前一蹲,翻阅该报棋栏一两分钟,立即回家把棋局图形记下来,自己解拆都能找到答案。我天天如此,经过日积月累,不知不觉学会了许多经典巧胜的攻杀法。

还有一份小报,由笔名“沧浪客”主编象棋布局讲座,每周登一篇布局法,我很爱看,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下来。它使我开阔眼界,知道布局有一定章法,首次懂得当头炮屏风马反宫马等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战果然有效,我临场采用屏风马阵式常常获胜。

又有一次随母亲去亲戚家串门,他家里连接有线电台广播,名为 “丽的呼声”,其中有香港棋王李志海主持的象棋节目,并设有奖棋局征答。当时摆出的棋局名叫《声东击西》,我记下棋图回家研究,想出答案寄给李志海,果然答对并获得他赠送的棋谱。这是我平生首次获得的象棋奖品,真是喜出望外。

我了解到香港有四大棋王,除了苏天雄,李志海之外,还有黎子健、梁庆全。如果能够亲眼看看他们的表演,该有多好!果然心想事成,听同学说荔园游乐场有大象棋表演,我决定晚上去观看,入场后见到许多游乐项目,都顾不得玩了,直奔棋坛方向。只见两个人下棋,旁边竖立一个特大型棋盘,服务员把棋王下的棋步重摆出来供大家欣赏。经打听正在表演的是黎子健,我十分兴奋,一直看到散场还不舍得两去。以后再去看棋,又有新的体验。当棋王施展妙手时,观众欢呼喝彩;当棋王走出怪着时,观众疑问争论;而当攻擂者失误错过战机时,观众又叹息遗憾。我已成为观众的一分子,情绪自然也随之波动,仿佛身不由己地在棋海中随波逐流,与棋迷们分享象棋世界的喜怒哀乐,我真的变成一个棋迷了。

随着棋艺的进步,我渴望能向职业棋手 请教,试试自己的棋力达到什么程度。但作为一个13岁的孩子,既不认识棋界中人,又没有足够的钱交学费,此事谈何容易!正在为难之际,却发生一件怪事,幸运之神向我招手。

有一次去荔园观看梁庆全摆擂表演,攻擂者执红棋用五七炮横车进攻,梁庆全执黑棋单提马也用横车应战,双方对弈完 10 回合时轮到红方走。坐在我身旁的一位老伯自言自语道:“如红方挺七兵,再冲过河就占优了。”我听后想了一会,觉得他的话有问题,便以请教的口吻向他说明自己所拟的变化,即红方挺兵后黑方平炮打车兑车,经过8步棋兑掉车炮,黑多吃一子反而占优。老伯听后觉得我的分析有道理,说我这个小孩能想通 8步棋的变化,值得赞许,散场时邀我一同吃夜宵谈棋。我俩素不相识,老伯已50 多岁,但象棋把我们联结在一起竟成忘年交,真怪事也!

老伯名叫何乐如,原籍广东省南海县,当时在香港一家小公司做职员,热爱象棋。他跟我对弈之后,感到难以应付,便认为我的棋艺有发展前途,热心带我去找职业棋手下棋,如果我输了,他便替我交学费。他先带我去霄萁湾餐馆找吴兆平下指导棋,吴兆平早年是广州名手,棋路怪僻,攻杀凌厉,号称“通天教主”,善于下让子让先棋。我见到吴兆平时,他已是年过半百的老棋手了,开始让我两先,我胜多和少,便改为让先,互有胜负。何乐如又带我去铜锣湾象棋学院,找香港一流名手白乐奕,他见我是个小孩子,提出让单马,不到一个钟头我连胜两局,便改让两先,也是我多胜少负,最后让长先,则我多败。在近半年时间里,何乐如为我创造实战练棋环境,这种下棋的方式,我要全力拼搏,对方也需要拿出真功夫,所以收获很大。后来我返回广州读书,何乐如经常寄棋谱资料供我参考,棋友情谊感人至深。可惜他的经济收入不多,又不会理财,以致晚年生活闲难,贫闲潦倒。

人生常遇到过一些帮助自己的人,而当时并不知道这种帮助以后会有多大作用。正如对弈时当局者迷,有些棋步潜伏深远威力而不自觉。若干年后当我想起找何乐如老先生,表示要回报知遇之恩时,为时已晚,因为他已仙逝了。

在香港读书两年,我虽然离开叔父指导,但凭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闯荡棋坛,又遇到好心棋友的帮助,敢于挑战职业棋手,肯于钻研棋艺理论,结果棋力大为提高。

事实证明,人生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好比一盘棋,只要自己不出错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一旦出现战机就抓住不放,奋战到底,是可以获得成功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