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课笔记」:藏象——心

 庆哥哥呀 2023-02-22 发布于内蒙古

 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01:性质

心等于神,神之聚气之华


02:位置


白天藏于心
②晚上分为魂魄:魂藏肝,魄藏肺。
「魂门」——魂出入的门户:晚上老做噩梦,魂不守舍,就用魂门。
「魄户」——肺出入的门户。

图片

身体有不同层次的部位,可以不同层次地触及到心神
(1)「神阙穴」——神出入的总门户:赋予生命的是神阙,出生以后就封闭了,只有死的时候才开启。人死,神从神阙走,所以古人在人临死前,把热的炉灰敷在肚脐上,不让神离开。抢救病人时候,用重灸神阙的办法,回阳救逆。平时要养神,一定要护住神阙,不要穿露脐装。神阙宜灸不宜刺,因为神和鬼都怕锐器。

图片

(2)「神门穴」——神出入的小门户:可针刺,能够调人的心神,能调心脏的节奏,心跳的节奏。

图片

(3)「神庭」——神过了门就进庭:养神扎神庭,驱鬼扎「上星」(「上星」为十三鬼穴)

图片

(4)「神堂」——比神庭的庭院更进一步:我们经常说登堂入室,堂其实就是会客的地方,也容易招一些邪气进来,进来以后,进得不深就在神堂。神堂这个地方要浅刺,因为扎深了以后就会扎到人的心肺。

图片

(5)「志室」——室比堂更深入:邪气进入志室,相当于经过了自己神的同意,登堂入室,并深深埋记忆中。室相当于卧室,轻易不要让一般的人进自己的卧室。

图片

(5)「神道」——神聚的地方:道在古代是讲的一个治理的区域。

图片

(6)「本神」——它能够影响到神的本,即脑髓:在骨头跟骨头的接缝,容易渗透容易透气的地方,所以叫本神。脑萎缩、脑积水、脑溢血,扎本神。

图片

😊大脑里面藏的是精,不是神。心藏神。也就是说大脑只不过是为了提取我们制造神,或者维护神那个原料的一个仓库。

😊心肾不交其实发生在脑髓、骨髓、脊髓里面,也就是说脑液、脊髓液跟血管互相交流出现问题了。

(7)「百会」——把神聚拢起来:针刺百会穴,可聚精会神,治疗心神散乱、注意力不集中;还可升举阳气,提神提气。碰到脱肛,胃下垂,肾下垂,灸一下百会或者针刺百会,能把气提起。)

图片

😊百会那有个坑,古代人说其间可纳豆,就说你消耗太多的话,百会那儿会出现一个坑,深到能放进一个豆子去。豆子本来补肾,经过发酵以后变成纳豆,入肾效果更好。肾精足的时候,不喜欢吃纳豆。肾精不足则容易喜欢这个味道。
😢长期失眠的话,百会周围那些骨头都是软的都是塌的。
心的背俞穴——「心俞」:很多人心脏病发作,感觉胸闷胸痛,向后背放射,放射的部位早期放射在厥阴俞,中期、后期就在心俞。
⑤心的腹募穴——「巨阙」:神阙是赋予人先天生命的那道门,出生以后那道门就关闭了,人平常心气聚在巨阙。
💡临床实操tips1:「巨阙」取穴法:如遇没有蔽骨的人,在肚脐的中间和胸骨的末端,两个手一比划取个中,这个穴就是中脘,中脘和胸骨的末端再取个中,就是巨阙;如遇有蔽骨的人,实操的话,找他的胸骨末端,在剑突下面就是巨阙,鸠尾被剑突给盖住。
😊我们经常说要抓住一个人的心,先抓住他的胃,因为胃跟心是连着的。从任脉的循行上来看,上脘上面就是巨阙,也就说一个人的胃病如果顶到上脘的话,就会影响他的心。人吃撑了睡觉,胃不和卧不安,卧不安是神的事,神其实是受了胃的影响。

④经络循行——手少阴心经:

(1)「极泉」:心气溢出点,心气出于腋下,在腋动脉搏动处,

(2)「少海」:心的合穴。(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

(3)「神门」:心经腧穴。(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腧或腧注于体表的肌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

(4)「少冲」:心经止于小拇指内侧指甲根边缘的穴位。(「冲」是通畅的道路,没有堵。所以点心胞的时候,会感觉到一股一股气从少冲穴毫无阻碍地冲出去。特别治疗一些心烦感觉,用少冲穴特别好,少冲穴会特别疼。如果给病人扎「神门」的时候,病人感觉一股气流,或者电流圈,从少冲穴出去,就是把心经给通了。人的心经通畅,人就能在初级层次上想得开想得通。

😢心结的早期不会在巨阙,也不在膻中,在四肢胳膊上,先在体上出现结,然后在身上出现瘀结。

😢当人有剧痛和出血的时候,我们取「阴郗」。所有的郗穴,它有一种止痛和止血的效果。

图片


03:功能

1、心主血脉,主节律:

①干扰心律的因素:

(1)水。我们叫水气病或叫水气凌心,多余的水会扰乱你的心神。

(2)淤血。血管堵了,还有侧支循环进行代偿,但如果侧支也堵了,心脏就放弃向这个区域供血,跳过此处,保障别处供血,这种叫心动悸脉结代,心率慢且不律(结),心率快且不规律(代)。

😢心脏漏跳,还分有规律的漏跳,就是每3下就漏1下,算心神散乱的早期。到后期就出现毫无规律的乱跳,中医古代有分叫12种危脉,就是摸到这种脉,你就别给人治了,其中一个叫雀啄,还有叫屋漏,还有一种叫散脉,没有任何规律可言。

😊号脉其实是体会一个人心胞和心的一种功能。

②调心律的方法:一定要祛邪气,要穴内关是管快慢的,而神门是管节奏管节律的。所以神门穴有一种调心律的作用。背俞穴和腹募穴同样有这样的作用。

2、心主神志,主神明:

心神决定了人的性和命。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也就是说,心是神的一种变化,神的一种现象,

😁悟,就是明心见性。

3、主明则下安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4、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①第一要静自己的肉体,先归1,由纷杂散乱的,多头的思维和情绪归到一点上,之后再通过站桩归0。

😁站桩的目的,静坐的目的是强迫你先从调身调形,再调自己的呼吸调气,最后达到调神的目的。所以经常说静极能生慧,其实不是生产出来的,是本身就有,只不过你通过这种减法的手段,让它又出现了。

😊神在什么时候变得明?就在一息之间。息越长,神越足。息是从身体到气都消失了的感觉,是呼和吸之间的停顿。

😊当自己心神烦乱总是睡不着的时候,一是去按天池穴,把扰神的东西赶走;再一个就是通过调息,先有意识去调,慢慢会发现呼和吸之间的停顿会越来越长,神就回来。

5、心主感情/情感:

😭感情的剧烈或突然变化或者过于持久深刻,都会最后伤到神,身体会落下病。感情包括爱恨情仇,哀怨憎恶。爱是心神被触动,然后心神外越的过程,是通神和失神的过程。首先人被触动心神,其次有了心气。心神被触动后,相当于吸毒那种感觉,如果这种感觉突然中断或失去,或过于猛烈的话,会导致心神外越。所以最佳境界是少动情绪不动感情。在特定的时间特定场合对特定的人出下神,然后赶紧收回来。不然就是卖神,就是卖心。

😁颐口、悦耳、怿目、愉身(性交)、快感(快感是动了心胞,人置之死地时肾上腺素飙升,出现心率加快给人带来的爽感)

04:虚实寒热

1、「心气虚/心阳虚」:

神靠气滋养,气虚则神不明,像太阳出来后没热量的状态。

表现:

①心率慢,搏动幅度小,脉微。心率慢叫迟,心律不齐漏跳停跳,称之为结。

②脸白无血色,舌色淡。

③冷漠萎靡,但欲寐,老想睡觉,不论白天晚上。睡着又是浅睡。

④情绪和感情特别容易被别人影响。

⑤不能聚精会神、集中精力干好每一件事,只能集中几分钟,心神散乱。

⑥眼神不敢跟人对视,怯。

⑦好奇心不强,求知欲也不强,对任何事情没有兴趣。

⑧哀莫大于心死。

⑨上背困乏

中医对治:

①晒阳光,炙背

②艾灸:厥阴腧、心俞、神道、神堂

③饮食宜吃:血肉有情织品(尤其是飞禽类,鸡肉、麻雀),红高粱(浇上鸡汤),蒜,薤白(醋泡)

④饮食忌吃:苦寒,比如绿茶

⑤中午十二点午睡是补养心气最好的办法

😁飞禽越小,补心阳的力量越大

😁红高粱吃多了怕大便干燥,可以煮粥后只喝粥汤

😁晚上吃太咸,撩拨心火,容易失眠。早上可以吃点咸的鼓舞心气

2、「心阴虚」:

表现:

①面色浮红,不是实在的红

②舌红无苔,地图舌(舌苔剥脱),不爱吃咸东西、镜面舌(无苔)、舌裂纹、舌沟壑

③心率快,像小脚女人快走

④情绪感情敏感易激惹,情绪变化快,虚性亢奋,心神外跃,出神,眼神发贼乱瞟(容易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听见别人听不见的东西)

⑤好奇心强,食欲性欲亢奋,狗拦八泡屎,却什么都干不长干不成

⑥虚假的对别人的关爱,没法动真格的

⑦手心脚心心口窝的热,晚上盗汗

⑧入睡困难

⑨肚子凹陷,心口窝空

中医对治:

①不能做艾灸,适合针刺:神门、巨阙

②饮食宜滋阴:荷包蛋,稍微加点盐和葱花、牡蛎、鳗鱼、螃蟹、阿胶(补心阴血最好)、紫菜蛋花汤、燕窝

③针对心神外跃的用药:质地偏重的矿物类药,比如龙骨、牡蛎、磁石,因为「重可去怯」;还有让心神潜伏回心最好的药叫茯神。

3、「心火旺/心阳亢」:

表现:

①心率快,多跳,完全心率不齐

②舌头红赤、芒刺、草莓舌,同时有舌苔,舌颤舌抖

③入睡难,亢奋不困,双眼红赤,眼睛贼亮喷火一样

④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卧病而睡

⑤咽喉红肿热疼

⑥精神谈吐行为异常,精神分裂症,打砸抢,身上似有蛮力

⑦血热妄行:鼻子出血牙龈出血吐血尿血

中医对治:

①放血刮痧:指尖放血,心胞的中冲和心经的少冲放血,百会放血;后背心俞和厥阴俞刮痧。

②用药苦寒泄心:黄连、黄柏、苦丁茶、栀子、连翘、大青叶、龙胆草、苦参。

😁心火旺的人治完之后,把邪火卸掉之后,病人会萎靡一段时间。

4、「心阴实」:

表现:

①脉缓、硬、实

②舌质偏暗、紫黑、淤;舌下静脉怒张,非常黑(正常人偏蓝偏黑);舌根僵硬,说话像喝醉

③眼神发直

④心结很多:极泉痛不可触;肘窝少海有硬结;心经有小颗粒;膻中疼痛,巨阙能摸到有形结块

⑤嗓子里总感觉有异物,咽不下去又咳不出来

⑥吃几口饭就容易饱

⑦情绪负面,觉得活着没意思,总能看到阴暗负面的东西,发自内心的仇恨憎恶世间所有的东西,看谁都不顺眼,以伤人害人为乐

⑧胸口窝阴凉,被点按时感觉剧烈疼痛

⑨濒死感,恐惧

10、自我厌恶,自残自伤自杀,抑郁症

中医对治:

①针刺点穴涌吐:巨阙(要摸到最坚硬最阴寒的那一点,不完全是巨阙)

😁邪鬼神都怕锐器。

💡临床实操tips1:针刺一定要记住给邪气以出路,邪气以出路有两个,一个是从咽喉里吐出去,再一个是从小肠给它化解排出去。因为心结的最初表现不在巨阙,在愁肠,百结在小肠上,小肠积累以后才往心上走。所以扎针点穴先开水分(小肠募穴)。并且扎针时意识和针尖的方向是往上的,病人被你扎针点完穴以后,他出现的反应是马上冲到厕所去吐,吐出很粘稠的甚至形成结块的那种颜色很难看,味道很难闻的痰。(这些痰弥漫在巨阙周围的那些组织液里面)

②用药要用驱鬼药:

(1)「朱砂」:吃或佩服。吃可以用朱砂拌过的茯苓,叫朱茯苓。小孩子可以在印堂上点一个朱砂痣。

😁白茯苓化痰,赤茯苓利尿,朱茯苓驱邪安神,茯苓皮治水肿

(2)「龙骨」「龙齿」(毒性一般但驱邪效果好):龙骨一定要生的,吸附性强。

(3)「死人枕」:古代埋人尸体下面放一个枕头,枕头里面放的是草。这种枕头里的草吸鬼作用很大。特别在人临终剧痛受不了的时候用能止痛。

(4)「琥珀」:能定魄。把它研成粉服用,或者带身上都行。

(5)「磁石」:治幻听出神,能重镇安神。

(6)「龟板」:有类似龙骨的驱鬼作用。

😁龟有灵性,其实就是能通到另一个境界去说话。

③用药驱鬼之后要刷锅,用涌吐的方式把阴寒能量的物质基础破坏掉:

(1)利水:茯苓

(2)化痰:半夏,天南星,

😁半夏」:能刺激把渗在身体里面的痰涎和粘液给榨出来

(3)活血化瘀:三七和鸡内金(三七粉最好是用4岁以下男孩的童便送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