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深远的八柱国及府兵制│1030

 青禾田讲古 2023-02-22 发布于加拿大

就在兄弟之争刚刚分出胜负生死的时候,蜀中的成都城在坚持了五十多天之后,终于坚持不住,553年八月,永丰侯萧撝和萧纪的儿子萧圆肃,开城投降了西魏。
西魏军占据蜀中。
对此,萧绎并不在意。萧绎在意的是,自己这个皇帝到底是留在江陵好呢,还是回到建康。
建康城是正式的京师,回到建康,自己这个皇帝显得更加名正言顺,更能号令天下。但建康城凋零残破,重建难度很大。更关键的是,西魏、北齐已经占据长江以北所有地域,与建康城仅仅一江之隔,对面稍有风吹草动,建康城就有危险。
考虑再三之后,萧绎还是没敢回建康城,索性将都城确定在了江陵。毕竟,自己的生命安全最为重要。

西魏军占据蜀中,宇文泰当然大感高兴。不过,此时的宇文泰,早已不需要依靠这些军功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威望了。此时的宇文泰,如果愿意,已经可以轻松将西魏天下改换成宇文家的。之所以暂时还是元氏之人坐在皇位上,只是宇文泰还有些顾虑,就像之前的曹操、司马懿、高欢等枭雄一样,有些在意身后的名声,准备将这个机会留给自己的儿子而已。
在北魏或者东西魏的官职体系中,柱国大将军这个称号本来不是个常设职位。当初尔朱荣的威势最为鼎盛之时,孝庄帝元子攸加封尔朱荣为柱国大将军,地位在丞相之上,位居百官之首。尔朱荣身死,尔朱氏势力衰败之后,这个称号也被废止。西魏建立后,西魏文帝元宝炬加封宇文泰为丞相,但感觉还不能充分表彰其超乎寻常的功绩,于是又加封其为柱国大将军。之后,西魏朝中凡是有辅佐皇帝之功,名望和实际能力都出类拔萃的大臣,也相继被加封为柱国大将军。到550年左右,西魏朝中共有八位柱国大将军,分别是:安定公宇文泰,广陵王元欣,赵郡公李弼,陇西公李虎,河内公独孤信,南阳公赵贵,常山公于谨,彭城公侯莫陈崇,合称八柱国。
这八个人中,宇文泰为八柱国之首,西魏所有军队都归其掌控,不另外单独领兵;元欣则是元氏皇族中资格较老威望较高之人,加封为八柱国之一,属于给皇族的一点荣誉,当然也没有实际领军权,余下的六人是实际上拥有单独领军权的将领,在西魏军队体系中,仅位居于宇文泰之下。

同时,为了增强西魏士卒的战斗力,宇文泰结合前朝兵制,首创府兵制。
宇文泰从全国各地百姓中,挑选身体素质出众者成为府兵。对于府兵,国家给予的最大奖励,就是免除其需要交纳的所有赋税,及应服的徭役等项。这些府兵农忙时耕种,农闲时学习战斗的本领、操练阵法。一旦战争发生,这些人必须听从国家调遣,参加战斗。每个府兵战斗所需用的马匹粮草等物,由专门指定的六个家庭负责提供。
宇文泰将整个西魏划分成一百个府,每个府派一个郎将负责本府府兵。所有府兵被划分成二十四军。八柱国去掉宇文泰和元欣,剩下的六柱国麾下各督率两个大将军,共计十二大将军,每个大将军再督率两个开府将军,共计二十四个开府将军,每个开府将军率领一支府军。
这些就是府兵制的最基本设定。
当然,作为常设官职,之后的西魏也好,北周也好,因功升任柱国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职位的人很多,但这些后来者中绝大多数都只是虚衔,不再具有实际领兵权。
府兵制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
这些府兵实际上已经成了半职业化军人。他们虽然农忙时还参与农耕,但因为不用交纳赋税,生存压力大为减轻,因而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到军事训练上,加上有其余六户百姓共同提供参战所需物资,参加战斗的军械马匹等装备相对齐全,所以,战斗力比一般单纯服兵役的农民,必然大大提高。同时,毕竟这些府兵还参与农业生产,能保证自身的生活需要,不需要国家额外支付银两或粮食等物作为工资,比起正式的职业军人,明显减少了国家财政支出。
当然,反过来说也一样。毕竟只是半职业化军人,比起正式的职业军人来说,战斗力要弱一些。同时,府兵因为不再交纳赋税,不再服徭役,其他六个家庭供应府兵的物资,最终也会体现在国家赋税收入中,所以,比起纯粹的让百姓服兵役来说,对国家财政压力又要大一些。

不过不管怎么说,在当时的情况下,府兵制度已经是相对比较先进、合理的制度了。因而,接下来的北周、隋朝,一直到唐朝的唐玄宗时期,都一直沿用府兵制,并不断优化,整整影响了中国兵役制度约两百年。
宇文泰关于军事、政治方面的改制,不但为北周立国奠定了基础,同时影响了接下来的隋、唐,宇文泰,身为乱世枭雄的同时,其功业也足以光耀历史,堪称人杰。
551年三月,西魏文帝元宝炬去世,其太子元钦即位为新的皇帝。因为仅仅三年左右,元钦就被宇文泰废黜并毒死,故史称其为西魏废帝。
新帝登基,威望也好,能力也好,比之其父元宝炬都远远不足,因而,宇文泰对西魏政权、军权的掌控,更加牢固。
这个时间,北齐的文宣帝高洋篡位还不到一年时间,还处于紧张的处理内部各种矛盾的时间,而南朝的侯景,也还处于巅峰状态。
其后,高洋逐渐稳固住国内态势,开始将主要精力转向南朝,一面保持使者互访,一面不时用兵,攻城占地。侯景则由盛转衰,最后败亡。而因为兄弟相争,萧绎则主动将富庶的蜀中之地,拱手送给了西魏。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