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的心学学说

 沧海一粟1951 2023-02-22 发布于江苏

源头之水,学宗孔孟

王阳明学说的源头来自孔子的仁学和孟子的心性论。孔子阐发仁爱之心来自于人的天然之情,礼则是行仁的规范。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说行人的天然之情(这里有仁爱当然也含有私欲)要以礼来节制。孟子继承孔子思想,创出良知良能说,提出了人性本善之论。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指出良能就是人不用学习就能做到的,良知就是人不用思考就会知道的,良知的内核就是道德伦理。孟子认为良知能够明辨是非。
 
王阳明讲心,讲性,讲良知,讲仁,讲诚,讲修齐治平,讲万物一体等等,实际上多得之于孔孟儒学的初衷。作为其思想体系基本框架的所谓良知、良能、诚意、明德、亲民等等范畴,基本上都来自《孟子》和《大学》。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主张,认为良知即是天理,要求人们首先认识和恢复内心所固有的天理,并由此推及自己的良知于事事物物。在孟子那里,良知本是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王阳明进一步阐扬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把先验的道德良知视为作为世界本原的天理,因而良知便成为人人心中不假外求的道德本原。
 
王阳明解释说:“夫心之本体,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灵觉,所谓良知也。君子戒惧之功,无时或间(间断),则天理长存,而其昭明灵觉之本体,自无所昏蔽,自无所牵扰,自无所歉馁愧怍,动容周旋而中礼(合乎礼节),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斯乃所谓真洒落矣。是洒落生于天理之常存,天理常存生于戒慎恐惧之无间(间断)。孰谓敬畏之心反为洒落累(牵累)耶?”孔孟重人伦亲情,并由此推爱于民物,王阳明对此深契之。他把致良知的哲学扩展到万事万物。按照他的说法,圣人之心应以天下万物为一体,每一个人都应将自己的良知是非推广到天下,如此便能救社会于水火之中。

反对程朱理学,强调从内心中寻求真理

宋明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欲是恶的根源,天理是善的本源,只有“灭人欲”,“去私心”,方可“明天理”,“存天理”。在这方面,“理学”和“心学”意见是相一致的。但是,王守仁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认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如果只是自称为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真正的知行合一在于确实地按照所知在行动,知和行是同时发生的。他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认为为学“惟学得其心”。

秉承陆九渊心学,世称陆王学派

王阳明的心学是在陆九渊宋明理学中心学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而成就的。陆九渊(1139~1193)号象山,字子静,书斋名“存”,世人称存斋先生,因其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因其山形如象,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他是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陆九渊是宋明两代心学的开山祖。王阳明发展其学说,形成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
 
陆九渊心学直接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之说,认为“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他认为人们的心和理都是天赋的,永恒不变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伦理也是人的天性所固有的,治学目的就在于穷此理、尽此心。人难免受物欲的蒙蔽,受到蒙蔽后的心就不灵,理也就不明了,这样就必须通过师友讲学来恢复心的本然。修养功夫在于求诸内,存心养心。具体方法是所谓“易简功夫”,就是教人先要树立一个基本立场,这就是通过“切己自反”来“发明本心”,即所谓“先立乎其大者”。陆九渊认为,如果这样做了,即使“不识一字,亦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王阳明在为学的初期并不是反对理学、崇尚心学的。他曾遍读朱熹之书,循序格物。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子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从此,王阳明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他又出入于佛老之道,也无所得。及至在贵州龙场驿处于困顿的环境下,穷荒无书,日绎旧闻,方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突然悟出格物致知之旨,悟出圣人之道的基本要旨在于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只需自求诸心,而不需求诸物,于是喟然叹曰:“道在是矣。”此即所谓“龙场悟道”。从这可以看到王阳明舍弃程朱,归心于陆九渊,以及其心学思想的基本形成。
 
王阳明认为,朱熹主张必先知,然后能行,这样的问学致知而不注重身心修养,遂造成其后学在道德修养方面的知行脱离。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程朱理学“知先后行”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他论儿童教育,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

阳明心学的流派

江右学派
 
指明代中后期江西一带的王门后学,代表人物有邹守益、聂豹、罗洪先等一批著名的王门弟子,是当时最有影响的王门学派之一,享有“王学正宗”的称誉。
 
南中学派
 
广布于南方的王阳明门人的一派。代表人物有戚贤、朱得之等人。该学派认为“心”即“良知”是世界的本体,认为循“天理”,去“习气所蔽”即“致良知”。
 
闽粤学派
 
分布于福建、广东一带王学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方献夫、薛侃等人。该学派认为“心”是世界的本体,所谓“天由心明,地由心察,物由心造”,又提出认识人应从“可见可闻”入手。
 
北方学派
 
北方王门中洛阳王学为主力军。此派学者在学宗阳明的基础上多有发明,为阳明心学北移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时蔚为北方大宗。它是阳明心学在北方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学派。
 
楚中学派
 
湖南一方的王门学派,代表人物有蒋信、冀元亨等人。该学派主张“心”是世界的本体,心产生“气”,即“太和”,“气一分殊”产生世界万物,认为“人除却血肉,只有这一片精灵唤做心”。
 
浙中学派
 
浙中王学是指与王阳明同郡(宁波和绍兴)的王学传人。代表人物是王阳明的两个著名大弟子王畿和钱德洪。认为“正心为先天之学,诚意为后天之学”,“心”即“良知”,是框定世界万物的标准。
 
泰州学派
 
泰州学派,创始人是中国明代学者王艮,属于阳明学派的分支,被称为“左派王学”。其学说的特点是简单易行,易于启发市井小民、贩夫走卒,极具平民色彩,故流传甚远。

王阳明学说对明、清两代及近代中国的影响

王阳明所处的正德朝,朝政较为昏暗。正德皇帝不理朝政,纵情游乐,整天沉浸于声色犬马之中,大权旁落到太监刘瑾等人手中。刘瑾利用手中的大权,专横跋扈,排除异己,迫害忠良,镇压百姓,致使各地的起义变乱不断发生,奸佞横行,社会动荡。
 
心学的产生,如慢慢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的内心,也照亮了社会。人们可以通过内求于心灵良知的手段来明辨是非,确立正确的做人处世方式,抵御外界的混浊纷扰,简单易行,打破了许多禁锢人们头脑的条条框框。正因为如此,王阳明的心学流行得非常快,很快就取代了朱熹的学说。著名的国学大师钱穆在分析这个道理的时候,谈到了为什么王阳明的“心学”一下子风靡全国,有取代朱熹学说的趋势。他指出它的特点是八个字:“简易直接、明白四达。”就是普通的老百姓都能够理解,所以它流传得既深又广。这应该说是引起了一个思想解放的浪潮。
 
王阳明“心学”一出,学子云聚,风气大开,“心学”思想立刻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开来。
 
王阳明死后,其学一度受到排斥,其思想也一度受到攻击,但是由于其弟子的不懈努力,其学依然风行天下,辉煌一时,而其时谨守程朱藩篱者,几复无人,可见阳明学的势力影响之大。至于阳明后学,据《明儒学案》所列,计有浙中、江右、南中、楚中、北方、闽粤、泰州等七个学案。其他受王学影响,并以其为宗者也不在少数。阳明心学信从者上至将相,下至农夫走卒,传播之广不仅有明一代无人能匹,纵观古今中外亦不多见。他的弟子中官居高位者不计其数,入阁拜相者(如徐阶、张居正、赵贞吉等)屡见不鲜。英才如徐文长、汤显祖、徐光启、李贽等更是不可胜数。
 
由明入清,直至近代,遵从阳明之学的杰出人物难以胜数,林则徐是阳明心学的崇拜者,他曾经这样概括心力之美:“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他要求家族人学习王阳明这种心术以成大器。清代启蒙思想家魏源从少年时代就深受王学影响。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生前事事效仿王阳明,追慕王阳明,后继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章太炎、胡适之等人无不从阳明心学中吸取人性解放、自尊无畏的思想,建立了不朽的事功。
 
梁启超认为他“在近代学术界极其伟大,在政治和军事上亦有很大勋业”。章太炎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维新,王学为其先导”。孙中山更是赞叹道:“心之为用大矣哉!

阳明心学对世界的影响

王阳明的学说对日本、朝鲜等国的思想界影响极大。明末的朱舜水远渡日本,把阳明学传到了日本(现在日本的水户市,还存有朱舜水的雕像)。阳明学在日本,一度被奉为“显学”,对其革新运动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以至成了明治维新最重要的精神武器,成了日本在明治维新中传统思想抵制全盘西化的基础。明治维新时期最有影响的人物当推伊藤博文,而伊藤博文最为尊崇的即是阳明心学。
 
日本近代的著名军事家东乡平八郎,曾为王阳明学说所折服,特意佩一方印章,上面篆刻“一生俯首拜阳明”。

王阳明的文学与书法造诣

王阳明在年少时就流露出很高的文学天赋,成年后曾刻意辞章之学,但意识到了沉溺辞章的弊端:“吾焉能以有限精神为无用之虚文也!”其行文构思巧妙,顿挫有致,质朴而不失逸气。《古文观止》中收录有王阳明的名篇《瘗旅文》《教条示龙场诸生》。
 
《四库全书》中有评论曰:“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
 
王阳明早年作诗刻意求工整,晚年融会哲理。王世贞《书王文成集后》评:“伯安之为诗,少年有意求工,而为才所使,不能深造而衷于法;晚年尽举而归之道,而尚为少年意象所牵,率不能深融而出于自然。其自负若两得。”
 
王阳明在书法上亦可称为明代大家。作品以行草为主。关于心学的思想影响到他在书法艺术上的风格和特色,突破了明代前期官阁体的书风。他的书法用笔雄健,迅捷遒丽,线条刚劲而有张力,行笔轻重缓急,气势不断,苍润相杂,透出一股清逸之气。

心学的基本理念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是说,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存在。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如深山中的花,未被人看见,则与心同归于寂;既被人看见,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知行合一
 
王阳明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王阳明强调:“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致良知
 
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
 
万物一体之仁
 
王阳明强调天地万物以人为中心,人心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人的良知也是草木瓦有的良知。圣人之心应以天下万物为一体,每一个人都应将自己的良知是非推广到天下,如此便能救社会于水火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