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沃伦-巴菲特说:尽你所能,阅读一切

 a_123 2023-02-22 发布于河北

————沃伦·巴菲特·唐

百度上查询政治的含义,是这样解释的:“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

还有这样一段话:“……,政治对于经济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它极大地影响经济的发展……。”

可以看到,经济和政治是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这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强大的经济实力是政治强大的基础,稳定的政治生态是经济长足发展的前提。

如巴菲特老爷子和老唐所说,“尽你所能,阅读一切。”至于为什么要阅读一切,这是因为通过大量阅读,可以锻炼做好投资所需的一切品质,可以积累做好投资所需的深厚的知识储备。

前期,唐书房里就公司制度这个关键词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参与讨论的人很多,看到了很多独到的见解,扪心自问,这些见解自己就无法提出,这与阅读量和思考的深度有很大关系。

阅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目的也是为了能增长知识,希望能从中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中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这生命力一直相信是存在的,但它是什么,这就是阅读的目的。

知道了过去,想明白了它为什么存在,就会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下面从四个方面就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感想进行记录。分别是五朝政治简要情况,中国古代政治特点,中国当代政治特点,坚定信心做多中国,最后多的一个部分是摘录的书中一些重要的观点。今天先讲前两个部分。

一、五朝政治简要情况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共426年。

汉代政治:“一切实际事权,照法理,该在相府,不在皇室,宰相才是政府的真领袖。”除皇帝外,三公九卿是中央之最高长官,三公分管全国政府,军事和监察。九卿则分管皇室内的公务,而九卿又归宰相所管,因此宰相既是全国政府长官又是皇室的管家。地方政府则分为郡县两级,太守做地方的一把手,地方的一切政务则由太守管理,每年向中央上计簿,如此便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汉代考试:在汉武帝以后,已有大学,学生毕业考试分为甲乙两科,甲科为郎,入皇宫待后用,乙科为吏,回地方由地方官使用。选举则分为定期的贤良,不定期的孝廉以及发展到后期的按人口数察举孝廉。由此可以看出,早在汉代时,中国的政府已经是读书人的政府,而非贵族政府,非军人政府,非商人政府。

汉代经济:农民田租方面,土地私有,税收轻徭薄赋,但由于土地可自由买卖,再因其他方面原因,导致土地向大地主集中,反而导致地权无法平均,引起后来诸多弊端。工商业方面,则通过征收盐铁税,酿酒税等,以避免资本扩张,达到节制资本的目的。

汉代兵役:整体是全民皆兵,具体为每个壮丁都要到中央当一年“卫兵”,到边防当三天“戍卒”,在当地当每年操演一次的“兵役”。同时还需要服一个月力役。除了“卫兵”之外,其他服役全由自己开销。这样的情况,导致了一部分人生活极艰难,逐步的出现了卖身为奴,却反倒比自由身生活更好的情况,这就是汉代的奴隶制。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共289年。

唐代政治:唐代政府与汉代之不同,到了唐代最高政府是三个衙门(也称三省,分别是中书,门下,尚书),行使了汉代宰相的职责。由于下达命令和给皇帝提建议的原因,门下中书两省合并办公,行成了唐代最高政治机构,政事堂。在政事堂之下,执行政务的就是尚书省的六部了。

地方上则由汉之郡县两级,增加为刺史、州和县三级。而还有中央派出执行监察和领兵的观察使和节度使,却最终成为地方最高之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最终导致了唐代灭亡。

唐代考试:唐代人才选拔,采用自由报名,参加中央考试。如此,在中国政治上,将政权向更广泛的民众开放了,这是科举制的重要意义所在。

唐代经济:唐代的田赋称为“租”—借种,“庸”—义务劳役,“调”—特产上供,此制的意义在于使有身者同时必有田有家。此制的顺利实行还在于唐前期账籍制度的清明,待后期账籍不清时,租庸调也不复其制度的优势了。唐代还实行两税制,即“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这样就推动了人口的流动,同时“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这样就以财产多少征税,解放了人民。但此制的劣势在于不再均田,而行自由买卖兼并。就出现了富者越富的问题。

汉唐经济制度上,汉代在上层节制资本,下层没人管,唐代则是在下层不让过贫,上层富民能自由发展。

唐代兵役:唐代兵农合一,寓农于兵,在武装集团里寄托生产。唐代户口分九等,下三等人是无资格当兵的,由上等殷实人家子弟当兵,但因当兵却常做苦工,且荣誉制度渐失,地位不高,最终导致兵制渐坏,朝廷不得不请外族人戍边打仗,进而形成了外藩割据的不利局面。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共301年。

宋代政治:说起中国政治制度的转承,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又是一个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无什么变动和建树了,只是在人事方面进行了一些变动。宋代军事、财政、用人三权分割了,这是相权的低落,反面则是君权的提升。同时先前专门向皇帝提建议的谏官也变成了由皇帝亲自提升,失去了谏官的作用。反而谏官专事反对丞相,结果范仲淹失败,王安石失败,这是宋代政治建设上的极大不利。

地方上分三级,分别为路府县,由于打江山时,地方官均由军人担任,江山打下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然后从中央派官管地方,可以说,宋代便无地方官了。这些下派的中央官员,把权力集中到了中央,把财力集中到了中央,导致了地方的不断衰落,是此。

宋代考试:考试制度,大体沿袭唐代。但能参加考试者,不再只是大家门第,而是更平凡的普通大众。另外采用糊名制进行阅卷,有时反倒得不到真才。同时宋代在办学及考试内容上虽都有改革之意,但效果却都不甚理想。总之以上仍只是人事上的变动,并未达成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

宋代经济:赋税制度,大体仍由唐代两税制延下。但宋代在唐代两税制长期的发展后,形成了差役法,即谁家发达了,就由其承接当地的派差,三五年后,家庭就没落了。这一不合理的制度,王荆公变法时意图将其去掉,意即免除力役,但终不得行,导致宋代社会更深的问题。

宋代兵役:宋代军队分为禁军和厢军,厢军则是专事做苦力的。宋代立国前,中国社会经历了唐末五代的藩镇骄横,兵乱频仍,至宋建国,周边却强敌环伺,宋朝立国实则是没有国防的。鉴于这样的国情,所以宋必须养兵,不能裁,然而又不能出兵打下强敌,巩固国防,因为总是失败。这样的国情,宋不能不养兵,但又不能用兵,更重要的因为唐末五代兵乱,而不重视兵。结果兵越养越多,却无用。这些军事上的弊端好在宋代重视文人而冲抵,在文治方面复兴,由他们把中国的历史文化传承了下来。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共276年。

明代政治:中国之政治,到明代有一大改变,就是宰相的废止。在政府设立上,明代政府有卿无公,成为了多头政府。而这多头政府的首脑只有一个皇帝,但是在政事上,还有廷推、廷议,如此也不至于皇帝独裁。但总之最后诸事需要皇帝定夺,因事情太多,便设立一秘书处协助处理,此秘书处称为内阁,如此便产生了内阁大学士,这将会是整个明代名不正,言不顺的摄政官职,将对明代产生深远影响。

地方上则从明代产生了如今省区的概念。省是行省的意思,在元代时,由于是外族统治中国,于是由中央政府派到地方的中书省的分省来主管地方政务,发展下来后,到明代就沿用了。明代的地方官则设置承宣布政使和提邢按察使,以及都指挥使,他们分管行政,司法和军事。而这三长官之后又各设若干官职,结果导致了管官的官多,管地方的官少,明便与人民关系太远。同时在这些官之下,具体办事的又是没有地位,没有前途的胥使,因历史原因,他们只能是办事员,无出头之日,于是当一切政务需由他们执行时,这之间便产生了诸多的矛盾和问题。

明代考试:明代的考试考八股文,这是考试制度中最坏一事,最戗丧人才的一件事。考试分为府县考试和省试,省试分为在省会的乡试和在中央的会试,进了会试,再后则考试入翰林院。进得翰林院就可等着做大官了。

明代经济:明代经济亦无创新处。明代到清,为了赋役,都有一种重要的黄册和鱼鳞册,此两册一登记人口,一登记田亩,为赋税服务,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也败落了。

明代兵役:明代武功不差于唐代,主要在于明代在兵役上采用卫、所制度,平时卫所给田自养,国家不收税赋,这和唐代府兵制一样。但明代最终走向衰落,一部分原因也在于长久的和平,官兵放松,军备废弛。

清朝,公元1616年—公元1911年,共295年。

先讲制度和法术。清代治国,全以满族人这个集团为主,一切政治均防着汉人,因此清代各项政治私心极重。制度大抵出之于公,法术则出之于私。此乃清代政治的内涵。

清代政治:清代在政治形态上,因其由满洲人侵入中原,建立清朝,且在执政过程中,主要为维护满族人的统治,如此,清代的政治形态,则更显示为部族政权。

中央承袭明制,废除宰相,设立内阁,如此更利于皇帝集权。中央设立的六部,在办公,监察各方面又权力削弱,能与皇帝讲话的人少。如此,全国一切的行政,皆会与皇帝发生关系,独裁形成。

地方上则在明制下加总督和巡抚两职于地方,同时加派满洲八旗兵到各地方戍守,此乃军事统制!除此之外,在地方上还划定区域,减少地方交往。

清代考试:清代的考试,仍行科举制,但参与考试,选拔录用又有很大不同。说到底,清代的考试,却完全是愚民之重要手段,通过考试,开放一小部分政权,交由汉人担任,目的却只是怀柔政策。所以清代考试制度名存实亡。

清代统治:清代对中国的统治,可说是一种帝国的统治模式。帝国须得有主体国,然后有殖民国,主体与殖民的统治是有区别的。在中国只元清有此特征。到了清快灭亡之际,一些人主张变法,一些人主张革命,从清代内涵实质来看,革命似乎必须进行。因只有推翻清代部族政权,才能建立真正的人民政权。

二、中国古代政治特点

在《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一书中,李录通过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研究,提出因中国在秦代商鞅变法后最早发明了政治贤能制,且随着政治的发展,产生了以考试的形式选拔政府官员的制度,因此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的文明得以延续,并且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基础。

2000年和最强大是什么概念呢?

对比其他国家来看,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外加上古罗马,都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而只有古中国持续发展,一脉相承,来到了今天的现代化中国。

从人口来看,早在秦朝时期,中国人口已经达到2500万到3000万,在随后的20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的人口基数一直保持着一个可以支撑国家强大的庞大基数。

从历史来看,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在其鼎盛时期,更是高高耸立东方,享受着万国来朝的繁荣昌盛。

李录在他的书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1776年,西方通过思想启蒙开始了近代化的迅猛发展时,中国却在这时落后于世界的脚步,究其原因,就是在过去的2000年里,中国的政治制度太管用了,虽然朝代更迭,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一个朝代倒下,另一个朝代起来,并且可以同样强大。

钱老在书中多次强调,评判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应该理性全面的结合当朝当代的实际情况,切不可以一句“封建专制”而将中国古代政治全盘否定。

以五朝政治来看,除去清朝因满族人统治而实行部族政治,导致皇帝专制外,汉唐宋明都可看作是士人政府,也就是李录所讲政治贤能制的具体体现。在这样的政府体系里,可以看到皇权和政权大致是分开的。朝代更迭过程中,本朝在政治体制上或多或少都会传承上一朝代的特点,再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一些创新,这是政治制度的传承,也可说是文明的传承,但缺点在于政治体制的发展,越往后越繁复,最终导致问题重重。

另外普通民众有机会以考试实现向政府官员的转变,这是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优势,确保了士人政府的统治,也就确保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经济上则整体重农轻商,抑制资本,这一条也是近代科技革命不能在中国大地率先发生的原因。

在如上政治经济制度影响下,中国的社会逐步形成为扁平化的社会、平铺的社会,而过度平铺,则社会缺少凝聚力,这在清代末期体现更明显。

皇帝独裁,政治繁复,社会平铺,这使得中国自清末饱受列强欺辱。中国近代巨大的灾难自此开始。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