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眩晕

 虚竹怀远 2023-02-22 发布于湖北

眩晕

周某某,女,60岁。2004年3月24日初诊。

主诉:眩晕身热5天。

病史:患者素来体弱。5天来,因触冒风邪,致眩晕,头部恶风,时发热,无汗,身紧,偶有恶心,食差。苔白厚腻,脉沉滑。

检查:体温正常。余无特殊。

诊断:眩晕(风邪外扰、表里不和)。

治则:疏解少阳,散风止眩。

方药: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10g黄芩10g党参15g法半夏10g藿香10g竹茹5g青蒿10g野菊花10g南布正30g厚朴15g飞来鹤15g莱菔子15g地骨皮10g葛根15g甘草10g2剂。

二诊,3月28日:患者服上方2剂后,诸症明显好转;效不更方,原方再予2剂。后追访,谓服药后诸症消失,故停药。

按:罗老师治疗眩晕,多用小柴胡汤加味。小柴胡汤有升降阴阳、升清降浊、和达内外之功,此方不仅能治外感少阳证,亦善治内伤杂病,凡内外、上下、阴阳不和者均可以之加减治疗。常加青蒿、野菊花、南布正,以清热止眩;南布正是治眩晕的专药,故无论何种眩晕,均可加入。兼呕吐者,加藿香、竹茹;纳差者,加飞来鹤、莱菔子,或神曲、山楂。

例2

刘某某,女,45岁。2003年8月4日初诊。

主诉:眩晕反复发作4年余,加重5天。

病史:患者4年来眩晕反复发作,每因感冒、劳倦则易发作。5天前因劳倦致眩晕发作,感觉天旋地转、恶心呕吐,食少腹胀。舌淡、苔薄腻,脉弦细。

检查:无特殊。

诊断:眩晕(肝气郁冲、湿邪困阻)。

治则:疏肝化郁,化湿止眩。

方药:小柴胡汤化裁。

柴胡10g黄芩10g法半夏15g党参20g青蒿15g野菊花10g南布正30g菟丝子15g沙苑子15g钩藤15g丹参15g石菖蒲10g藿香10g竹茹5g陈皮15g大枣15g生姜3片甘草10g2剂。

二诊,8月7日:患者服上方2剂,症状明显好转,不呕吐,饮食正常,腹不胀,眩晕减约2/3;上方去藿香、竹茹、陈皮,加大血藤30g、蔓荆子10g,再予2剂。后以他疾来诊,谓服药后症状消失,未再复发。

按:此例眩晕,病程4年,当有肝虚阳亢、内风上扰,故加入菟丝子、沙苑子,以柔肝、熄风、止眩。并加丹参以活血,加菖蒲以化湿开窍。

例3

曹某某,女,83岁。2004年4月21日初诊。

主诉:眩晕头痛反复发作10余年,复发加重7天。

病史:患者有10余年高血压病史,常感头晕头痛,每因劳倦、感冒、情志郁结而加重。1周前因郁怒而现头昏眩晕、头痛、口干苦、目胀、手足麻,并伴胃脘痛、食差、失眠,舌质红干有裂纹、少苔,脉弦细。

检查:血压:170/100mmHg。余无特殊。

诊断:眩晕(肝肾阴虚、虚阳上扰、气阴不足)。

治则:镇肝熄风,益气育阴。

方药:镇肝熄风汤合生脉散化裁。

党参15g麦冬10g五味子10g白芍15g生龙牡(各)30g代赭石30g牛膝20g茵陈10g鸡矢藤15g飞来鹤15g莱菔子15g麦芽15g山楂30g野菊花10g南布正30g大血藤20g蔓荆子10g甘草10g3剂。

二诊,4月26日:患者服上方3剂,诸症明显好转,眩晕头痛减轻,饮食增进,精神转佳,血压:150/90mmHg;效不更方,原方去莱菔子、山楂,再予10剂。

三诊,5月12日:患者服完后10剂,诸症消失,血压:150/90mmHg;唯精神饮食稍差,予香砂六君汤合生脉散加味3剂以善后。

按:此例老年患者,年过八旬,气阴已耗、肝肾不足、虚阳上亢,故用镇肝熄风汤合生脉散加味,以镇风阳、益气阴。并加理气消导以和胃气,加活血疏风以清头目。

例4

张某某,女,62岁。2004年4月27日初诊。

主诉:头昏胀,时痛,反复不愈10余年,复发加重2月余。

病史:患者素有高血压史,曾反复出现头昏、头胀,每于性情烦躁时加重,长年服用西药降压,疗效尚稳定;近2个月来,因情绪郁闷,上症加重,诊时现头昏胀而痛,或时跳痛,肢麻,口干苦,苔黄腻,脉弦。

检查:血压:175/100mmHg。余无特殊。

诊断:眩晕(肝阴亏损、虚阳上扰、血络瘀阻)。

治则:滋阴潜阳,活血通络。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味。

白芍15g天冬10g玄参15g生龙牡(各)30g代赭石30g牛膝30g大血藤30g茵陈10g甘草10g蔓荆子10g地龙10g乌梢蛇10g䗪虫10g罗布麻15g川芎15g丹参15g2剂。

二诊,4月30日:患者服完2剂,症状大减,头仍稍昏痛,肢已不麻,口不干,苔黄腻,脉弦滑,仍属阴虚阳亢,当滋阴潜阳镇肝,镇肝熄风汤加味。

白芍15g天冬15g玄参15g生龙牡(各)30g代赭石30g牛膝30g犬藤30g丹参15g茵陈15g香附15g蔓荆子15g罗布麻15g夏枯草15g川楝子10g甘草10g野菊花10g南布正10g4剂。

后追访,药后诸症缓解。嘱继续服用西医降压药等,并慎忧郁、忌急怒。

按:此为阴虚阳亢、虚热上扰、血络瘀阻、肝阳偏亢的高血压病症,罗老师对此类患者常用镇肝熄风汤(老师对张锡纯氏此方很推崇,以为此方符合肝阳上亢、水不涵木的病机,临床运用时只要辨明病机,据证加减,疗效显著)以滋阴重镇潜阳;方中重用牛膝达30g,方有引血下行以达降压的目的,另可加降压加专药罗布麻、夏枯草;蔓荆子清利头目,与野菊花有协同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