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永年医案(六)

 百草堂图书馆 2023-02-23 发布于内蒙古

六、疏肝解郁法治愈阳痿一例

沈某,男,28岁,已婚。

初诊:19971212日。

主诉及病史:主诉婚后半年阳事不举,伴寐中遗泄,夜间盗汗,神疲乏力,失眠多虑,平时多思少动,近来工作紧张。婚前曾有手淫史,婚后思想负担较重,曾多处就医投以温阳补肾剂而未效。

诊查:刻下阳痿不举,或举而不坚,难行房事,有时寐中举阳,伴随遗精,心悸易惊,精神忧郁,纳食减少,脘胀腹满,二便自调。外生殖系统未见异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辨证:肝郁不达,气血失疏,宗筋不振。

治法:疏肝解郁,益肾安神。

处方:自拟九香疏肝汤加味。

九香虫10g 醋柴胡6g 川郁金10g 杭白芍12g 煅龙牡各20g

当归尾10g 生甘草3g 茯苓神各10g 生地黄15g 熟枣仁12g 首乌藤12g7剂,加水适量煎服,每日1剂。

二诊:1220日。患者诉药后1周晨起阳事已举,寐中遗泄消失,盗汗亦减,神疲乏力渐缓,夜寐改善,神食已转如常,脘腹痞胀不显,舌脉如前。原法既效,治守调达肝木法不更。原方加合欢皮12g7剂。

三诊:病家喜诉二诊药后阳事已举如常,梦遗盗汗消失,神食俱旺,夜寐已馨,诸恙均缓,疏肝解郁,调和气血,已获显效。改以逍遥丸和六味地黄丸,意在疏肝养血,调理肝肾,巩固其效,随访半年,疗效满意。

【按语】阳痿一病,《内经》称为“阴痿”,谓之为“阴器不用”或“宗筋弛纵”,归其病由“气大衰而不起不用''热则筋弛不收,阴痿不用'。此后隋唐诸家多从劳伤,肾虚立论,至宋、明又有所发挥。《景岳全书》首先以“阳痿”命名,谓其“多由命门火衰,精气虚冷,或从七情劳倦,损伤生阳之气……亦或湿热炽盛,以致宗筋弛纵'。故后世医家治疗本病从虚实两面,或从虚损或从邪热入手,然临床乏效者恒多。大量临床实践使医者认识到:男子的房事活动举阳泄精是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固与肾之功能密切相关,但肝之疏泄亦莫不系之。肝主疏泄,主藏血,为体阴用阳之官。疏泄是肝之活动的体现,并非局限于气机调畅而言,还涉及血液运行、物质代谢、精神活动、激素分泌等一系列生理机能。肝郁不达,气血失畅,宗筋不得肝血充盛,遂纵弛失用。诚如清代沈金鳌所论“失志之人,抑郁伤肝,肝木不能疏达,亦致阴痿不起”(《杂病源流犀烛·前阴后阴源流》)。验之临床阳痿一证真正属器质性者少,属功能性者居多。可见阳痿的病机除肾虚与邪热外,肝木失达是重要的病理因素。本例患者前医屡从肾虚论治,恐受阳痿多因“肾虚劳伤”以及“肾无实证”之论所囿。然经详细问诊结合患者年龄尚轻,病程不长,并有肝气抑郁的起因及证候特点,改从疏肝解郁、畅通肝经气血入手。以自拟九香疏肝丸临证化裁,方由九香虫、醋柴胡、郁金、龙骨、牡蛎、白芍、当归、甘草八味组成,其中九香虫善入肝经,其性走窜,疏通力强,脏腑经络内外,气血凝结之处,皆能开之,而为主药。辅以醋柴胡、郁金、当归、白芍,疏肝解郁,调畅肝经气血,兼能补肝柔肝,滋养宗筋,并清心解郁,佐以龙骨、牡蛎,重镇安神,补阴收涩,兼治失眠遗精、自汗盗汗等,使以甘草,调和诸药,更与配伍白芍酸甘化阴,柔肝和中。全方共奏疏肝解郁,畅达肝经气血之效。因兼有心悸易惊,精神忧郁,夜寐不安,乃心神受扰,故加酸枣仁、茯苓神、合欢皮等宁心安神,标本兼顾,终能获效。阳痿一病临床有虚实之分,证型有肾虚火衰、湿热下注、阳明亏虚、肝郁不达之别。运用疏肝解郁法治疗阳痿,应正确掌握其临床适应证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