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教员的十种乐趣

 愚然楼 2023-02-23 发布于湖南

Image
Image
Image



当教员可能有两点郁闷:一是无职无权,办事困难;二是工作虽无太大风险,但却注定要奉献,很难发财。据说,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是不喜欢自己的职业的,只是为了谋生的需要,才不得不从事现有的工作。据我的了解,当教员之前很少有人自觉自愿当教员的,但在当上教员之后却逐渐爱上了这一行,说明这一行确有吸引人之处。人生如果老是感到郁闷,生活就太累了。我们当教员的,也一定得善于发现和享受教书职业中的乐趣。可以肯定地说:凡有劳动的地方一定有快乐,凡有苦的地方也一定有快乐。当教员起码有以下十种乐趣:

一是终生学习有学者之乐。教员通常被称为“学者”,所谓学者,我理解就是以学习为终生职业的人。学习本来是一件充满快乐的事,但由于一般的学习都有很强的功利性,或为谋生,或为出人头地,这就大大抵消了学习的快乐,成了“苦读”,学习的场所成了“寒窗”。而教员的学习本身就是工作,不但不要交学费,党和人民还给发工资。拿着可以养家糊口的工资而终生学习,这是何等划算的事情。教员读书不农民种庄稼一样要挑时间,不像商人赚钱一样要追赶时间,不像官员累积政绩一样要算计时间,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天24个小时,或日上三竿,或斜阳夕照,或月挂树梢,或雨打芭蕉,或闹中取静,或雪夜拥衿,什么时间都可以读书。这是何等惬意的事情。

二是气定神闲有思考之乐。萨特说:我思故我在。可见,思考是人最佳的存在方式。教员有充足的时间和充分的条件凝神静气地思考。备课要思考,写文章要思考,于窗明几净处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神游八极,任我驰骛,而思考的成果又能经常不断地在课堂上展现,在报刊上发表,这是何等高档的乐趣!退而论之,“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能引得上帝都发笑了这还不快乐吗?

Image

三是口若悬河有吐莲之乐。人都有表达欲,需要经常“吐”。一个人如果活70岁,一生中说话的时间累计约有两年半。不说够这些话,就会憋出病来。教员之吐,不是“吐刚茹柔”之吐,不是“吐尽胸中块垒”之吐,而是“口吐莲花”之吐。教员是口力劳动者,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汪洋恣肆,那种感受妙不可言,虽苦虽累,无怨无悔。况且,如果用气得当,把丹田之气调理好,讲课就犹如练气功;再把身体姿态搞正确,别歪着斜着,讲课就犹如练太极拳。脑体并用,身心俱健,锻炼身体哪里用得着起早摸黑!

四是勤于对话有“一得”之乐。记不清是哪位名家把自己的书斋称为“一得斋”。一得,是精神的得,思想的得,经常有“一得”,就会经常有快乐。教员的一得大多来自对话之中。我们每天都在对话,上课时与学员对话,读书学习时与知者、智者、贤者对话,写作时与自己对话,领导找我谈话时与领导对话,过组织生活时与党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必会经常有一得,也许是一个知识启迪,也许是一句箴言感悟,也许是一个灵感闪现,也许是一次感情激荡。一得多了,就能成为精神的富翁。

Image

五是不断创造有成就之乐。成就感,又是一种高层次的快乐!人可以经常产生成就感,你哪怕扫个地,擦个桌子,都会有成就感,所以才说劳动最快乐。教员的劳动大多带有创造性,讲课是创造,写作是创造,创造所得到的成就感无论是质还是量都远胜于简单劳动、重复劳动所得到的成就感,因而其快乐也足可补偿体力和脑力劳动的辛苦。

六是顾客欢迎有陶醉之乐。教学其实是教员摆了个超市,知识的超市,思想的超市。倘若商品适销对路,就会生意兴隆,就会受到学员的欢迎。对教员来说,来自学员的欢迎和表扬最能令人陶醉,因为这是教员这一职业价值的最大实现,让你从这面镜子中获得自我欣赏的理由。我以为,在人的一生中,自我欣赏比自警、自省、自励之类更加不可或缺。经常得以陶醉,时间久了,就越发热爱教员这个岗位。

Image

七是产品高级有极至之乐。工人的产品是没有生命的物品,农民的产品是植物和动物,工程师的产品是不会讲话的图纸、机器等,商人的“产品”是带点霉味的钞票,而教员的产品是高等生物人的思想——思想方法、思想观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因而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在三尺讲台耕耘播种,能生产出如此高级的产品,这样的快乐岂不达到了极至?

八是甘为书生有单纯之乐。一旦确定了把当一个称职的、优秀的教员作为人生目标,就无须过多地考虑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所面临的最复杂的关系,需要消耗很多的生命能量才能对付。一个人的生命来之不易,去之且忽,把极其有限的生命耗费在琢磨人上,实在太可惜了。只有自己分量不够的人,才会老去琢磨别人。与其琢磨别人,不如多琢磨点事。当教员的有条件活得单纯,可以一心只琢磨学问而无需多琢磨人,可以径直去追求这样的境界: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Image

九是遍地桃李有不老之乐。随着教龄的增长,年龄的增长,“桃李”必然越来越多。所谓“人有家财万贯,我有桃李三千”,并非盲目自大,也非自我安慰。因为他们在延续你的学识,你的智慧,你的生命,江山代有才人出,桃花依旧笑春风,那会有一种大成就感。虽然白了少年头,却能够学问依旧,涛声依旧。当桃李遍地之时,甚至会有儿孙满堂之感。而总是和年轻的学生在一起,必会受到他们的感染、熏陶和教育,因而也总能找到年轻的感觉。

十是“三乐”俱全有圆满之乐。孟子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三大乐事只有当了教员才有可能全部享受到。这很难不让人产生优越感。“西方极乐世界”只存在于佛经中,没人能够到达,但教员却可以到达这个圆满的人间“极乐”境界。

以上一孔之见,难免片面,或类歪理邪说。“说之,故言之”,诸位姑妄听之,一笑了之。

Image
Image

Image

来   源 | 红蓝融合创新实践中心

栏   目 | “红蓝融合”之“梦圆家国”(3)

作   者 | 刘正斌

总编辑 | 岱  青

责任编辑 | 双  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