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都失去了,曾经拥有的、最好的学习能力

 雨后阳光609 2023-02-23 发布于山东

学习这件事情,是生命的本能,是生存的必需。动物如此,植物如此,人亦如此。

几个月大的孩子,不需要有人天天教他说话,也没有人能教会他说话。只要他的周围,生活着一些会说话的人,过一段时间,他自然就会说话了。一个词语代表什么概念;一个句子中,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一句话对应的场景。这些都没有人教过他,他仅仅通过收集信息,眼睛看到的画面、耳朵听到的声音、鼻子闻到的味道、手摸物体的触感,用他的大脑对这些信息的处理,不知不觉的就学会了。你看着自家孩子慢慢长大,看着他学习使用自己的身体,学习吃饭,学习说话,学习走路。这每一件事情,都是他自己学会的,都学的非常好。他的学习过程完美契合了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认知规律。

等到他开始上学了,开始认字、画字、数数了、他学习的环境就和以前不同了。上学前,没有人对他有那么多对的要求,你多少天必须学会吃饭;你多少天必须学会走路;你多少天必须学会叫爸爸、妈妈。。。没有的,没有一个父母会有这样的想法。仅仅一天的时间,全变了。今天他要必须要学会几个生字,要学会几道算术题。学了会,老师表扬、爹妈爱不够;学不会,老师批评、同学叫笨蛋,爹妈凶神恶煞。

昨天,一个家长跟我说他家孩子数学不好,只考了70分,问我数学怎么学?我问她几年级,告诉我是一年级。我就问他,是计算老出错还是应用题不会?她告诉我是应用题不会,就是钟表的问题不会。两点过两个小时是几点?这样的会,放学是四点,两个小时以前是几点?这样的就不会了。我先跟她讲,小学三上以前,只要两位数的加减乘除能学会,一步的加减乘除应用题能学会就够了。只要上过初中,就会发现其他的都不重要。我问他,你见过有一个人搞不清楚四点往前两个小时是几点吗?她说没见过。我又说既然他早晚能学会,那你现在用的着着急吗?说到这她明白了。

学生家长找我做学习方法咨询,有一个例子是我讲的最多的。一棵树苗,在园丁的手里,能够成为一个景观;在农民的手里,能够长成栋梁之才;没人理他,也能长成栋梁之才,最差不过长成歪脖子树,也能长大。如果在一个热爱修剪,又不会修剪的人手里,大概就夭折了。

让我们重温毛主席《实践论》的全文总结: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的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记住主席的这句话,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要着急,不懂就不要乱干预,让他自然的学习,那是他最好的学习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