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的尴尬

 蜂言 2018-05-18
科学的尴尬——给神话鼓吹者一瓢凉水
安徽中医学院神农之后
 

当今中国社会上,有那么几个总是以“科学”自居的人物,他们喜欢以科学作为检验一切的标准。我总有一种感觉,这些人在借神化科学来神化自己。
我们不得不问一句“什么是科学?”我们也在自己能理解的范围内,对这个问题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为什么科学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什么是科学?
科学,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原意是“知识”、“学问”。是日本人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科学的定义是什么?
今天的社会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
《辞海》对“科学”的解释是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美国科学双解词典对science的解释是:对现象进行观察、认知、描述、实验性的研究及理论上的解释。
德国人说:我们可对科学,作以下定义:科学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是对于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性研究。
法国人说:“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
前苏联人说:“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职能是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科学’这个概念本身不仅包括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
 
还有资料说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规律的概念、原因、方法和观念。
《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认为,“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等等。
 
那个天天说“科学”的方舟子先生,也承认科学到今天还没有一个切实的界定。
 
这个在西方人说了一千年“science”,中国人喊了一百年“科学”。能研究天、研究地,好象是无所不能的“科学”,到今天也没有研究清楚自己是个啥子玩艺!你说怪不怪?
 
研究不出来,必有研究不出来的道理。
 
以上全部对科学的解释,共同点是:科学是我们对客观世界认知。
但我们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识知从来就没有一致过,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
 
以上全部对科学的解释,又一个共同点是:没有说明这种对客观世界认知是 “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定义的原则就是严谨,这么多学者都不写明绝不是偶然的)
难道不管对不对,都是科学?科学就是一个没有对错的东西?
这是广大群众,包括我们自己在感情上都难以接受的定义!
 
然而,所有的定义者也都不是呆子。
问题就在于,我们今天的认知水平还远远不能保证我们所说的科学就是百分之一百正确的。
对同一个事物就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认知,谁都会说自己是“正确的”。这也就形成了当今科学的不同流派。
今天你认为是“正确的”,过了一些时候就变成“错误的”。这就是科学的发展!
 
今天的科学能不能说它也包括谬误?
说是,亵渎了科学的神圣,说否,明显是在说谎。
两难,说明了科学的尴尬。
 
                    现代科学的渺小
 
在我们普通百姓的意识中,科学就是真理。我曾在讲台上不止一次的设问,得到的回答大多数就是这句话。但是,这句可能是当今大部分人认同的六个字,就是写不进那么多学者的定义中。别说“真理”二字,就连“真实”和“正确”也没人写。
 
科学真的就说不清楚了?
有人也试着用真理来定义科学
如:http://baike.baidu.com/view/3805.htm
 科学的基本定义
——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的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永远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
说作者是“试着”定义,是因为作者十分谨慎地说: “该定义中'逼近真理的、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该定语是自己加进去的,原因是为了明确科学的涵义,即明确科学是一个怎样的知识体系(我至今为止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书上为什么不敢明确地加上它)。”
 
为什么很多书上为什么不敢明确地加上它?问得好。
其一,“逼近真理”;
我们现在所认知的“科学”,离那个客观存在的“真理”究竟有多近。
看看我们今天的科学正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奔向“真理”。这恰恰说明我们离“真理”太远了,双曲线只有在逼近速度明显变慢的时候,才是它接近直线的标志。
牛顿把他一生伟大的发现说成是“只是在真理的海洋边,碰运气捡了几个美丽的贝壳。”这绝不只是单纯的谦逊。也只有一个能站在他那个高度的伟人,才能清楚地看到真理海洋的广袤与深邃,才能深深地体会到人类在认知上的渺小与浅薄!
当我们离理想中的“真理”还十分遥远的时候,说“逼近”当然不会有多大的意义。
 
其二,“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
我们今天的科学界,有多少是不包含自相矛盾的?有几个学科中不自我发展出众多流派的?谁是谁非,谁又能一下子说清楚?
在每几乎一个学科中,只要稍稍再朝深处追问上几句,就会有大量的说不清道不明的、自相矛盾的东西冒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谈论“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也只是空中楼阁。
 
也许,一万年后,科学会接近那理想的真理。但那时的“科学”的定义,也不该由今天的人来指手划脚。
 
正是因为能在各国重要典籍上给科学下定义的科学家们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们才会不约而同的“不敢明确地加上”真理二字。
 
也有人引入了绝对科学的概念来说清楚科学
请大家看看笔名铁弘作者的文章《科学上的误区》,这是一篇写得很好的文章。

http://www./kxsdwq.htm
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
绝对科学概念的定义:绝对科学是真实地描述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生存状态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并解释:
“'真实地描述’是以前的科学定义不具有的内容,也是那些定义最大的弊端所在。目前对科学的概念模糊不请,以及对科学一词使用混乱,这和对科学的定义不完善有关系。什么叫做真实地描述呢?那就是不参杂丝毫的人为观念的翔实体现。可见,我们用真实地描述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生存状态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来定义绝对科学的概念是最得当的。”
 
我唯一不能认同的是 “不参杂丝毫的人为观念的翔实体现”。谁去真实的描述,“描述”的主体只能是人。人的观念就是“人为的观念”。由此,“不参杂丝毫”和“翔实体现”也就是空的了。
作者也隐约注意到了这一点,故有说:
“这个绝对科学概念的定义很完美,无可挑剔,但是不实用,要想做到真实地描述并非易事。”
我们则认为,绝对科学概念看来很完美,但没有存在的根基。
 
作者的第二个定义是很好的。
 
 
准科学概念的定义:准科学是正确地描述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生存状态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并解释:
“用'正确’替代'真实’,似乎意思变化不大,其实不然。正确性是人来判断的,可能代表真实,也可能不是真实,这和科技发展、社会状态和人们的认识能力有关。”
 
“准科学”这词用得非常好,它说明了今天的科学与真理的距离。
 
为了避免含混,我们建议应加一段
准科学是人们在现有的认知水平上正确地描述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生存状态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再加一句:现代科学也就是准科学。
准科学,也就是说现代科学只是一个刚涉足科学殿堂,没有真正成熟的科学。

 

                     现代科学的伟大
 
现代科学比较过去是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它相对于未来还是渺小的。
在古代,常常会有人把前人的和自己的一点科学成果神化起来,把它吹嘘成伟大的、完美无缺的、神圣不可置疑的教条,西方有八百年的中世纪科学的黑暗,中国也有明清的崇古恶习。这种“科学”专制,严重障碍了科学的发展。
现代科学就是与那些“完美无缺、神圣不可置疑的教条”专制的艰苦斗争中,在砸碎了这些锁链后迅速发展起来的。
 
这场斗争使今天的广大科学工作者深深地意识到:
科学之所以是科学,就在于她是一个不断自我发展,自我更新甚至是自我否定的体系。科学发展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原有科学知识的再认识。对原有的科学条文、定理、研究方法等的纠错,修改和完善,甚至是完全推翻重建。
现有的科学知识、现有的科学条文、定理、标准和研究方法都不是不可置疑的。
科学的尴尬说明了当今大多数科学工作者的看到了现代科学的渺小。
因此:
他们没有因为那是他们终生的追求而一定要把它说得十全十美。
他们说不清楚就是说不清楚,能说清楚多少就说清楚多少。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他们不迷信权威,不拘泥于书本教条。在他们心中唯一神圣的只有——实践。
他们从不为自己懂得一点科学知识就忘呼所以,而是不断地追求新的知识。
他们也会有非常激烈争论,但他们尊重对方说话的权利,不会以大帽子压人。
 
现代科学发展的最大成就在于她产生了这样一个伟大的精神。
科学在对物质世界的认知上,我们可能永远也不能达到绝对真理。
但在科学精神上,永恒的真理已经求证得出!
这就是:
不拘一格的求知精神;
脚踏实地的实践精神;
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
一丝不苟的律己精神;
藐视名利的忘我精神;
挑战权威的创新精神;
海纳百川的宽容精神;
求同存异的协作精神。
她的核心就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就是现代科学的最伟大成就。
而这一切,又恰恰是我们的科学工作者认识到科学的渺小而获取的。
正如登山远眺,越是站得高,越是感到自己的渺小。
 
人们常说,伟大源于平凡。
我们要说现代科学的伟大,就在于她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
伟大源于渺小!
附:(有人说,科学精神中也要写入人文精神,我认为应该分开来谈,就是说科学家应该有现代科学精神,也要有良好的人文精神)

 

                坚定相信科学,决不迷信科学
 
现代科学,是我们人类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人类最重要财富,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科学。
每当我们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应该看一看现代科学对这一事情的看法,这样我们可以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就是坚定地相信科学。
但是,相信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就是迷信!
现代科学又有它明显的局限性,目前自然界的许多问题现代科学还无法解决。如果死抱着现代科学现有的方法一成不变。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也就是说,我们决不能迷信科学
 
科学有时是个好东西,我们要相信它。
科学有时会很无奈,千万不要迷信它。
这叫人无所适从,又是科学的尴尬!
 
如何决择呢?这也是几乎所有科学家都两难的事。
我也只能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先看看现代科学,这也是相信科学。现代科学有现成的解决办法,就照行。除非你是在专门找一种比现代科学现成的解决办法更好的办法。
 
其次:如果现代科学对此事没有好的办法。或者试了现代科学现成办法却不能解决问题。就不要死抱着现代科学不放了,如果这时还强调“相信科学”。那就是“迷信科学”了。
 
有几种方法可以选择。
1、  看一看前人的经验,前人有时会有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成功经验,如果现代科学还不能给与解释,它就不会是现代科学。认真的去实践这些经验,有时也能解决问题。虽然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只要能解决问题就行。
2、  自己闯出一条路。先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在看看周围有没有这个条件,如果可能的话,闯一闯也许能为人类做一些贡献
3、  如果没有能力也没有条件,知难而退也是一种选择
4、  如果一切正常的手段全部用完了也无济于事,问题又必须解决,那就死马当作活马医,旁门左道的也不妨来一下。
有一个朋友患晚期癌症,死也只是几个月的事了,该生极为恐惧,状态极差。医生说不想想办法会吓死的。医生私下对我说:“找一个信教的和他多谈谈”。别说,还真有效!由于相信了那些 “死亡是解脱”,“灵魂会升天”之类的东西,他的精神好多了。按医生的说法是多活了两个月。这样看来陈小旭在病入膏肓的时候选择佛门,应该是那种情况下的最佳选择了。
据说有许多肿瘤科的医生都会有过这样私下的做法。
 
我不信宗教,但在我看来大多数相信宗教的人也不是迷信宗教,比如他们会在生病时首先想到的是上医院,连寺院中的多数和尚也不例外。西方的许多科学家也信教,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他们的科学思想。
 
我们许多人总是把宗教和迷信连在一起,这是偏面的。只有极少数只信宗教其它什么也不信的人,才是迷信。宗教和迷信是两码事。这就是我国宪法只反对迷信,不禁止宗教的原因。
我们许多人又总是把科学和迷信对立起来,甚至说科学的反义词就是迷信,这也是偏面的。
科学是一类知识体系,迷信是人的一种行为方式;科学是一名词,迷信是一动词。无法对立,更不可能是反义词。
 
我们今天所说的科学,也就是现代科学(古代科学一般都会特指出来的)。
如果一个人只信现代科学,把现代科学当成神,当成真理的唯一标准,那就是迷信科学!
有“迷信科学”这个说法,科学和迷信就不可能是对立的。
 
的确,有时人们很难对相信和迷信之间做出一个明确的界定,但有一个原则,对于像科学这样的一个人们认知的体系,你可以相信它的一部分,但决不能想信它的全部!一旦科学与实践出现无法解释的矛盾时,只能相信实践。
 
记住!只能相信实践!
 
这就是相信科学,而不迷信科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