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和航海图被刘大夏烧毁?刘大夏表示:这个锅我不背|明史|明朝|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军事制度

 chapter9 2023-02-23 发布于四川

郑和,原名马三保,11岁时净身入宫,两年后被指派进入燕王朱棣的王府,因随朱棣”靖南“有功升内官监太监,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太监。


郑和下西洋

永乐三年,朱棣任命郑和为”钦差总兵太监“率28000人首次出使西洋,先后到过 苏门答腊、 满刺加 、锡兰、古里等国家,此后郑和又先后六次下西洋,最远抵达东非。

但郑和去世之后明朝再未进行过官方的航海活动,以至于在今后的地理大发现运动中逐渐落后于欧洲,近些年来不断有人指出明朝中断航海行动是因为时任兵部职方郎中的刘大夏烧毁了《郑和航海图》,导致明朝再也造不出郑和乘坐过的宝船。

作者对这一说法始终持怀疑态度,因为正史中对此并未记载,那么这一说法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刘大夏烧毁《郑和航海图》说法的来源

刘大夏,字时雍,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大臣,辅佐明孝宗实现”弘治中兴“的肱骨之臣。

虽然刘大夏有如此卓著的政绩,同时为官清廉,但刘大夏的名字即使是在历史爱好者的圈子里也算不上响亮,那么又是如何将刘大夏于郑和联系起来的呢?


其实关于刘大夏焚毁郑和航海图的说法早在民国年间并不是近些年才兴起的,早在民国年间就有人持此说法。

1929年《小说月报》第一号发行,其中有一篇文章《关于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几种资料》,做着是向觉明,文章中提到:

......这种大规模的远征队,其创始、经营、出发,以及沿途情形,历次文移,如果文献具存,一定很客观......顾起元说道:“旧传册在兵部职方,成化中,中旨咨访下西洋故事,刘忠宣大夏为郎中,取而焚之......”

1936年吴晗在《清华学报》刊载《十六世纪前之中国与南洋》一文中也提到:

郑和下西洋停航,“四十年后,有太监迎合宪宗的意思,到兵部查宣德年间郑和出使的水程,再作远征海外的壮举,为台谏所阻而罢。成化间有中贵迎合上意者举永乐故事以告,诏索郑和出使水程,兵部尚书项忠命吏入库,检旧案不得。盖为车驾郎中刘大夏所匿,忠笞吏,复令入检,终莫能得,大夏秘不言.....”

吴晗在文章中指明引文是出自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8《古里》条。


吴晗、历史学家

从民国两位历史学家都曾阐述过郑和航海图的“消失”与刘大夏有关,其中向觉明的文章中提到的顾起元是明代万历年间人,其在著作《客座贅语》中记载了刘大夏焚毁郑和航海图一事,这本书写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但顾起元在写作此书时曾注明:“此书乃数年来之杂记者,因随手所书,原无伦次.....姑留以治子孙而已,不足以示人也。”由此可见顾起元的记载不是严肃的著述,很难将以作为论据。

而吴晗所引用的严从简的记载,严从简同样是明代万历年间人,其著作《殊域周咨录》成书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比顾起元的记载要早35年,可以说是最早记载刘大夏与郑和航海图的“消失”有关,但据严从简的记载刘大夏并未烧毁航海图,而是将其藏匿起来。

刘大夏烧毁郑和航海图说法的疑点

从民国开始直到近些年关于刘大夏烧毁郑和航海图的说法基本上来源于这两处记载,但除此之外正史中无论是《明史》还是《明实录》对此都无记载,但是明史中却记载了关于刘大夏的另一件事,跟烧毁航海图如出一辙。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明史》卷182《刘大夏传》中的记载:

成化初,馆试当留,自请试吏。乃除职方主事,再迁郎中......汪直好边功,以安南黎灏败于老挝,欲乘间取之,言于帝,索永乐间讨安南故犊,大夏匿弗予,秘告尚书余子俊曰:兵衅一开,西南糜烂矣。子俊悟,事得寝。

明史中关于这件事的记载于严从简记载的刘大夏藏匿郑和航海图是何其相似?同样是在成化年间,同样是刘大夏任职方司郎中期间,只不过是时任尚书不同罢了,这其中有无记载错误,将两件事混为一谈的可能?

其中最大的疑点在于:无论是严从简还是顾起元都记载,时任兵部尚书是项忠,而项忠担任兵部尚书的时间是成化十一年到成化十三年,余子俊担任兵部尚书是在成化十三年到成化十六年。

而翻看刘大夏的简历,成化初年担任职方主事,九年担任职方司郎中,十一年担任车驾司郎中,十五年又重新担任职方司郎中。

根据《明会典》记载车驾郎中“掌卤簿、仪仗、禁卫、驿传、厩牧之事。”而职方郎中“掌舆图、军制、城隍、镇戍、简练、征讨之事。”

由此可见即使郑和航海图存放于兵部中,也是由兵部职方司郎中掌管,在严从简与顾起元的记载中时任兵部尚书是项忠,而此期间刘大夏担任的是车驾郎中,即使有人向兵部职方司索取郑和航海图,刘大夏也并在职方司任职,与其无关。

此为最大的疑点!

疑点二、《明史》中记载汪直向兵部职方司索要永乐年间征讨安南的资料时,刘大夏是将资料藏匿起来,没有烧毁。同样在严从简的记载中有太监向兵部职方司讨要郑和航海图,刘大夏同样是将资料藏匿起来,而不是将其焚毁。


因此,退一万步说即使严从简记载果真有其事,刘大夏也仅仅是将资料藏匿起来,而不是将其焚毁。

因为在明朝烧毁朝廷资料是重罪,尤其是兵部保存的涉及军事机密的档案更是重中之重。《大明律》卷三《吏律》规定:

“凡弃毁制书及起马御宝圣旨,起船符验,若各衙门印信及夜巡铜牌者,斩。若弃毁官文书者,杖一百。”

由此可见,烧毁朝廷重要档案是重罪,而此期间刘大夏并未有受到处罚的记载,因此不可能烧毁郑和航海档案。

郑和航海档案消失原因的几种可能性

可能性之一:毁于被盗。明末曾在宫中生活过的太监刘若愚在其著作《酌中志》中记载过“宫中所藏祖宗累朝传遗秘书典籍......自神庙静摄年久......遂多被匠夫厨役偷出货卖......”

明代关于宫中杂役偷卖书画、典籍,甚至文渊阁大印的记载不在少数,郑和航海图的消失是否被杂役偷出宫中变卖也不是不可能。

可能性之二:“毁于宫中失火与改朝换代”。明朝二百七十年间宫中曾多次失火,档案有可能毁于大火。郑和去世之后,尤其是倭患盛行之时,朝廷屡次严禁官民出海,郑和所遗留下的档案被搁置一旁,时间久了虫蛀、霉烂的可能性很大。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入紫禁城短短一百天之后就撤出,临走前一把火将紫禁城焚毁,许多明朝档案文书都是在这时候被焚毁的。

可能性之三:毁于清朝之手。清修《四库全书》完成之后,将许多明代留下的资料都焚毁了,由于清朝闭关锁关,用不到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将其焚毁也是可能的。

同时,由于清朝长期闭关锁关,而刘大夏又是雍正年间钦定的有资格增祀历代帝王庙的七位明朝大臣之一,由此可见刘大夏在清朝统治者眼中的地位,如果刘大夏真的将郑和航海图的档案烧毁了,这在清朝统治者眼中绝对是大功一件,不可能不在其传中记载。

或许在修撰《明史》的张廷玉等人看来刘大夏与郑和航海档案的消失并无关系,因此才未记载。

参考文献:

(1){明}顾起元《客座贅语》

(2){明}严从简《殊域咨周录》

(3)《明史》卷182

(4)《明会典》

(5)《大明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