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异常步态汇总

 脸大旺夫张路 2023-02-23 发布于广东

我对于步态的学习还算是入门,《基础动力学》对于步态的分析言简意赅,十分容易理解,也算是我对步态分析的一个启蒙。

今天的异常步态都是比较严重的,在生活中很少碰到。即使碰到也没有什么机会参与康复治疗。

今天的学习算是对步态的一个复习,对腿部各肌肉功能的一个复习。

由骨骼肌引起的一些步态问题是最低水平的步态障碍,而偏瘫、帕金森导致的步态问题,为中等水平的步态障碍,最高水平的步态障碍比如小心步态、前额叶下失衡,这些问题是更严重,至今还没有见过。

今天主要分析的是肌肉失衡和步态的关系。

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一个适当的运动姿势时,神经系统必须能够产生和适应运动模式。因为头部、上肢和躯干的质量比较大,以及在步行时单腿站立时占据大量的时间,因此平衡是内在不稳定的,控制动态平衡的最基本的。

神经系统损伤最常见的症状是痉挛,俗称抽筋。痉挛对步态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步态周期中,当肌肉要被快速拉长时痉挛,导致不恰当的肌肉活动。

此外痉挛改变了肌肉的力学性质,导致肌肉僵硬程度增加。

有几块关键肌肉的痉挛对步态有很大影响。

跖屈肌痉挛,也就是小腿后侧肌肉,常见于脑卒中、脑瘫和脑外伤的患者。跖屈肌的痉挛导致步态的发生在站立相和摆动相。

在站立相指屈肌痉挛,影响了首次足跟着地,过度的跖屈使脚尖先着地,或者整个脚掌。

当整个脚掌着地时会导致膝过伸,躯干前倾,也可以推断在足跟着地期,如果脚掌着地就可以证明小腿三头肌僵硬,小腿前侧的背伸肌无力,比如胫骨前肌。

在摆动相,过度的跖屈可能会使脚尖离地比较困难,痉挛的跖屈肌限制了膝关节的伸展和踝关节的背伸,严重的影响首次足跟着地。

代偿策略包括跨步变短、步速减慢。

腘绳肌痉挛,会导致膝关节过度屈曲,也就是所谓的站不直。

髋内收肌痉挛,会向内侧牵拉股骨导致对侧骨盆下降,常出现的是剪刀步态。

瘫痪和痉挛相反,瘫痪是肌肉无力的一种表现,肌肉在步行过程中利用离心收缩来产生运动和向心收缩来控制运动,因此无力导致没有能力产生使身体向前的力量,以及因缺乏控制而不能制止的运动(刹车),比如脚掌拍地。

屈肌无力,会导致在站立时膝关节过伸和迈步时膝关节屈曲不足的步态。

股四头肌无力,很难控制膝关节屈曲和站立时膝关节的稳定性。

屈髋肌无力,主要影响摆动相在迈步时髋屈曲不足,髋关节不能产生足够的力引起膝关节屈曲,可导致膝屈曲不足,因此足趾离地受限。

伸髋肌无力,导致躯干前倾而影响稳定性。

髋外展肌无力,主要是臀中肌,常见的步态是特仑德伦堡步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