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名人八卦小故事12则,看完不许笑!

 哈哈狮的信箱 2023-02-23 发布于广东

1、武昌首义成功后,黎元洪被逼去辫,蔡济民抚摸着黎元洪的光头笑道:“都督好像个罗汉哈!”

黎元洪咧着嘴苦笑:“屁,有点儿像弥勒佛呢!”蔡济民说:“都督,您又高抬自己了!”

图片

一时间,辫子和光头,谁也说不清哪种发型才是主流或非主流。康有为在日本听说辛亥革命后,接连写了《救亡论》《共和政体论》两篇文章,攻击革命,反对民主共和。

还称:“积四千年君主之俗,欲一旦废之,甚非策也。”并发誓:“誓死不剪辫子。”

2、武昌起义后,全国剪辫成潮流。军阀张勋的江防营大肆收捕革命党人,凡是剪辫子的年轻人,看见一个抓一个,抓一个杀一个,搞得满城风雨。

手下人问张勋:“和尚杀不?”张勋说:“年轻的杀。”手下人又问:“尼姑呢?”张勋说:“漂亮的不杀!”

3、王闿运性情疏阔,似六朝人物。晚年他宠爱家中一周姓婢妇,带着她周历天下。曾过湖北,突然拜访湖北将军段芝贵,一见段他便对周妪说:“你不是想看段大少爷么,这个便是了!”

图片

湖南巡抚陆元鼎曾来拜访他,他辞而不见,陆离去半日后他却租船连追百余里回拜。有人问他为何如此,他说:“开始不见,因为不敢当;后来远追,以表敬意!”

4、袁世凯做总统后,以礼贤下士自居,曾派专使迎王闿运到北京,接见时,命秘书以车恭迎。王闿运穿戴了清代官服蟒袍补褂而入。当汽车抵总统府大门时,其时尚存一牌楼叫“新华门”,王问袁秘书,此何门邪?告以乃新华门。

王说,我观之似新莽门也。及见袁世凯,袁说,现已民国矣,老先生何以仍作清服邪?王笑答:你穿西式服装了,乃夷服也,我着满洲服装,亦夷服也,彼此彼此。

5、章太炎在东京办民报时,陈独秀曾去拜访。章的弟子钱玄同、黄侃在座,听到客来,只好躲入隔壁的房里去。主客谈起清朝汉学的发达,列举戴段王诸人,多出于安徽江苏,不知怎么一转,陈独秀忽而提出湖北,说那里没有出过什么大学者,主人也敷衍说,是呀,没有出什么人。

这时黄侃在隔壁大声说:“湖北固然没有学者,然而这不就是区区,安徽固然多有学者,然而这也未必就是足下。”主客闻之索然扫兴,随即别去。

6、苏曼殊在长沙任实业学堂舍监,常被学生侮弄。他常背人兀坐,歌哭无常,见人时,目光炯炯直视,数分钟不转瞬,人称他为“苏神经”。

图片

他饮食无常度,有时兼人之量,有时数日不食,尤其喜欢巧克力和雪茄烟,曾经把自己的金牙敲下来换糖吃,因此得了个“糖僧”的绰号。他最终死于胃病。

7、张大千不懂洋文,却周游列国。他在国外经常迷路,于是托人用洋文写了一张帖子带在身上,文曰:“愚,张大千,中国画家也。现住某城某街某号。因不识洋文,以致迷途难返。尚盼过往仕女君子,援我一臂,送我回寓,不胜感纫。”

他身着长袍,足蹬布履,长髯飘洒,仪表雄奇,故这一招在国外居然屡试不爽。然后来李宗仁初至美国,张大千以此法相授,李却始终不敢一试。

8、胡适在北大讲学时,常与黄侃同宴会。有一次,胡适偶然谈起墨学,黄侃立即骂道:“今之讲墨学者,皆混账忘八。”胡嘿然无语。过了一会儿,黄侃又说,“就是胡适之尊翁,亦是混账忘八。”胡适大怒,谓其辱及先人。

黄侃至此大笑说:“且息怒,吾试君耳!吾闻墨子兼受,是无父也,今君有父,何是以言墨学?余非詈君,聊试之耳。”举座哗然欢笑。

9、五四运动时,章宗祥被学生打得鼻青脸肿,住进了医院。章非常委屈,“……借外债……我不过奉命行事,首当其冲,现在竟因此指我卖国,真是太冤枉了。……我姓章的无兵无勇,太好欺负了,实在令人痛心!”

图片

10、陈翔鹤说,郁达夫跟他们多次逛胡同,达夫的方法,是一条胡同、一个班子的慢慢看,先点若干班子的名,然后挑一个姑娘到她屋子里坐坐,或者一个也不挑。

有一次,他对一个姑娘说:“让我抱抱吧,我已经有五六个月不亲近女人了!”这个姑娘就向他的怀里坐下去。

11、1930年5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联合要搞蒋介石,共推阎为主席。1930年9月9日上午9时9分,阎老西搞了隆重的就职典礼。有人说:“您就职时间有五个'9’字,这是'九五之尊’的意思。”阎老西很高兴。

后来,因张学良通电拥护国民党,东北军入关抄阎、冯的后路,让蒋介石取得中原大战的胜利,阎老西只当了9天主席。

图片

12、1935年2月20日,国民党开中央政治会议,王淇在会上大骂汪精卫是卖国求荣的大汉奸,汪精卫气得浑身发抖,要离开会场。

唐有壬见状,跑过去把汪精卫拉回来,说:“汪先生别走啊,王淇还没骂完呢!”气得汪精卫直翻白眼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