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海钩沉:民国神人黄侃(上)

 古磨盘州人 2021-06-09

有段时间,我非常不喜欢民国时期的东西,因为那个时代给我的印象是混乱的、昏暗的和灰色的。

大清王朝灭亡后,一边厢军阀混战,一边厢辫子军复辟;带兵的都是大帅,大帅如蝗虫一般,所过之地寸草不生、六畜不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民间兴起了民国范,民国风刮的,好像在正本清源,一切的一切都翻了个,甚至有人鼓吹,民国是近代最民主的时代,思想是历史上最自由的时期。

在那个时期,“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几乎成为标签,以至于王国维先生投昆明湖自尽,还被人演绎为“不自由,毋宁死。”,海宁先生以生命的尊严来捍卫自由之思想,由此可见那个时代人对自由的看重。

也许因为自由过度的缘故,因此诞生了很多特立独行的人物,以至于有些人物怪得出奇,以至于当时的人都以疯癫呼之。

话说有这么两个人,同在日本留学,某夜,一人半夜肚坏,来不及如厕,便在楼上便溺,臭味飘过楼下,另一人正在对窗读书,污浊之气让读书之人勃然大怒,便开口大骂。谁知楼上之人也不示弱,双方开始对骂。

过程中,楼上人得知对骂者为其景仰之前辈,由是二话不说,下楼拜人为师。被尊为师者名叫章太炎,这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章疯子”。

章疯子其实不疯,他是清末民初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他热衷于革命活动,曾写了一篇《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被捕入狱,后来因为反对袁世凯,参加讨袁运动。日本人侵略中国时,他还参与抗日救亡运动。章太炎最牛的不是革命家的头衔,而是朴学大师。因为学问精深,带出了很多杰出的弟子。

有其师,必有其徒。章太炎的弟子中,有一个人比他还疯狂,他的名字叫黄侃。这个人就是前面说的跟章太炎吵架的,可他拜章太炎为师之后,对章太炎是顶礼膜拜,以至于章太炎被捕入狱后,他以方便找老师请教之名,申请在狱中陪伴章太炎,后来随同章太炎一同释放后才出来。

别看黄侃对章太炎是如此的恭敬和谦逊,对待别人,可是另外一幅样子,尤其对我们安徽人,黄侃真的让我感觉很不爽。

第一个不爽的是黄侃怼陈独秀。话说某日黄侃正在老师章太炎家研习学问,突然,陈独秀造访。陈当时是北大的文科学长,身份和地位还是比较高的,黄侃只好暂时到隔壁房间回避。

那天,陈独秀与章太炎相谈甚欢,也不知道因为什么触发了陈独秀的兴奋点,陈独秀谈到清朝汉学的高峰,陈独秀说,这些名人都是苏皖人。言下之意,苏皖人非常自豪。

假如自吹到此,也没有什么事,偏偏陈独秀还说了湖北,且说湖北没有什么名家。听到这儿,黄侃有点绷不住了,他突然冲出来,对着陈独秀就是一顿数落:“湖北虽然没有学者,可这不就是在下吗?你安徽虽然学者多,可这些知名的人不一定是你啊。”一句话,搞了陈独秀一个大红脸。

从文体上来说,这个问题还属于学术争论,可到后来,黄侃以安徽人老实的性格,行为越来越放荡。

说心里话,看到这儿,我一点也不觉得可笑,只觉得黄侃的低俗和无趣。现代人有句话叫,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黄侃不厚道的事还有很多,他一辈子结了九次婚,他的女弟子,以及他女儿的同学,只要被他看上,几乎都逃不出他的魔爪。

当时人有骂黄侃的话登在报刊上:“黄侃文章走天下,好色之甚,非吾母,非吾女,可妻也”之说。甚至章太炎的夫人都骂黄侃是衣冠禽兽。

就这么一个人,当代人还特别怀念和推崇他,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一者因为黄侃的学问确实深不可测,再者因为黄侃特立独行,自然无法以世俗纲常去圈定他。

(未完,待续.....)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