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家河玉人面 | 别看我小,三星堆都是我小弟

 那个老撕机 2023-02-23 发布于广东

长期以来,我们的注意力往往在夏商周的核心,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过于璀璨的区域文化皆因在北方而聚焦于黄河流域,但这些璀璨的文明并不能很好地和夏商周那些更璀璨的成果联系起来。那些精美的青铜器纹饰、青铜器的冶炼技术等也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它们又是从哪来的?

所以只有我们了解了长江流域的特点,才可能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玉人面 后石家河文化 实物只有指甲盖大小 湖北省博物馆

石家河文化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天门石河镇被发现,但正式定名要等到80年代对石家河遗址群大面积发掘以后。石家河直接继承自屈家岭文化。

线图 来自《肖家屋脊》考古报告

什么叫继承?举个例子,同一拨人,因为扩张同化了更多的人,但同化是双方互相影响,最终达到平衡的状态。一开始你吃葱,我吃蒜,最后我们葱蒜一起吃。但我们的后代觉得姜也不错,所以又加入了姜。经过几百年的不断融合,还是那山那人,但是生活习惯已经完全和过去不一样了。这就叫做继承,里面可能并不牵扯太多的暴力,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就完成了。


玉蝉 后石家河文化 湖北省博物馆

可能正是因为屈家岭和石家河的过渡并没有经历太大的变动,所以导致两种区域文化的时间界限并不清晰。到现在石家河文化的起始年代仍旧有些模糊。根据80年代的发掘,发现石家河文化晚期和早中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所以石家河晚期现在一般被独立出来称为后石家河文化或肖家屋脊文化。石家河文化大概距今4700-4200年前,算上后石家河文化大概能到3800年前。


玉蝉线图 图片来自《肖家屋脊》考古报告

生活习惯进化,饮食进化,信仰也一样进化。屈家岭文化流行的陶祖到了此时进化成了一张较为写实的人脸,材质也从陶变成玉,一般称为玉人面。也就是说,此前只用男根形象指代的祖先已经无法满足后石家河人的信仰需求了。

他们需要用更好的材料和工艺去使得自己心中的祖先神变得更加像人的样子。所以在后石家河文化时,大量精美的玉器出现,到目前为止统计一共有23个品类总数几百件,其中数量最多的三个为玉蝉、玉虎以及玉人面。

 
玉虎 宁波博物馆 图片来自宁波博物馆

蝉能够入土褪壳再出来,先民们认为周而复始意味着永生,虎代表绝对力量,而人面则无疑是祖先或者是神在凡人以前的化身。这些玉器的影响极大,玉蝉,玉虎,玉人面都成了后来商周玉器的常见品种。尤其玉神面更是向四面八方渗透。向北影响了山西陶寺,向东影响安徽凌家滩,向西后期逐渐影响了四川三星堆,向北毫无疑问影响了中原的商周青铜器。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影响并不一定是直接影响。比如三星堆和商周的神面纹可能并不直接来源于后石家河,而是经过什么地方中转,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正如后石家河的玉人面也未必是原创,它很可能继承自良渚的神徽。良渚又受凌家滩的深刻影响。虽然有断层,但良渚的神徽很可能还是要追溯到高庙文化的篦刻纹獠牙兽面纹。


三星堆青铜面像 三星堆遗址博物馆 

一件件文物介绍下来我们紧抓的一条脉络就是传承。长江流域内各文化之间长达数千年的互相交流远比我们描述的复杂,但也远比我们以为的更有韧性。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铜锡铅合金铸造技术可能首先出现在石家河,玉神面也出现在后石家河时期,两者相结合的兽面纹青铜器还会远吗?青铜时代,即将到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