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谷中维:张俊华痴心收集民俗文化——武邑乡村故事(十)

 梅君小苑 2023-02-24 发布于河北

















张俊华痴心收集民俗文化——武邑乡村故事(十)

张俊华是武邑县北张庄人,他从衡水市农工委领导职位上退下后,在进行诗词创作的同时,还深入农村进行采访,积极收集武邑民俗文化相关资料。几年来,他整理编撰了多方面的民俗文化书籍。

鼓词,曾经盛行于农村,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为收集流行于武邑县的鼓词,张俊华着实下了一番功夫。有一年,他连续到后王曹村访问说书艺人杨祥进。此时杨祥进已年老多病,他用一个整天、两个半天,断断续续地向张俊华回忆了十八个小段子,如《小寡妇上坟》《白蛇借伞》《大脚女儿》《鲁达除霸》《小姑贤》《雷劈刘其》等。采访没多久,杨祥进老人就去世了。张俊华十分遗憾,更感到挽救民俗文化的紧迫性,因为有些东西就是言传口述,没有文字资料。后来,他又到韩庄镇的许村,采访老艺人徐祥均,还到武邑县最北边的虎赵庄采访说西河大鼓的赵本立、刘秀荣夫妇。张俊华白天采访,晚上不休息,对采访来的东西进行梳理,一个字一个词地进行斟酌,有时一直忙到深夜。鼓词整理后,他往往还要找叙述人进行核对,恐怕有什么谬误。后来,他编著出版了《滏阳鼓词》一书,缉有70个鼓词小段子。

处于武邑县城东的窦氏青山墓,传说是汉文帝皇后窦漪房父亲的坟墓,张俊华曾多次到那里循迹考证。他找附近村子里的人进行访问、座谈,围绕窦氏青山,挖掘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有一次,他和几个人登上青山顶,望着北面的青冢村说:“这个村子,就是当时下诏迁置二百户来看护坟墓的,不知里面蕴藏着多少故事呢。”经过一年多的挖掘、探索,他编撰完成了《窦氏青山漫谭》一书。从民间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窦氏青山的奇传轶闻,既弥漫着古迹的神秘色彩,又彰显着武邑古老淳朴民风民情所具备的独特魅力。

张俊华还编辑了《滏阳俚歌》《滏阳土迷》等书,这都是他辛苦忙碌、痴心收集的结果。有一年六月的一天,他和妻子早早吃了饭,带上干粮和几瓶矿泉水,到离县城十几里地的一个村子里收集土谜、俚语。他们来到村中,在街口的柳树底下,和七八个老头儿、老太太搭讪着。人们你一句,他一条,一上午的功夫,谜语、俚语说了不少。张俊华一边听,一边记,把一个小本子都记满了。妻子说:“咱们收的这样多,就早些回去吧。”可是张俊华却说:“中午饭后,肯定人还多些,我们下午再回去。”中午,夫妻俩就着矿泉水吃了带去的馒头。听说来收集土谜、俚语,人们感到稀罕,又来了不少人,提供了很多内容。这一天回到家,虽然很劳累,但张俊华对妻子说:“咱们来回没有白跑30多里路,这汗水流得值!”

(录入《武邑县一村一故事》


谷中维:李王孝村的“东嚎啦”——武邑乡村故事(九)

谷中维:王孝大庙的传说——武邑乡村故事(八)

谷中维:李文星一颗善心守到底——武邑乡村故事(七)

谷中维:黄家口有个黄根有——武邑乡村故事(六)

谷中维:两个 “金瓜”——武邑乡村故事(五)

谷中维:河西谷口老调剧团的往事——武邑乡村故事(四)

谷中维:谷峪逸事——武邑乡村故事(三)

谷中维:小谷口李老憨的故事 ——武邑乡村故事(二)

谷中维:龙店村的龙王庙——武邑乡村故事(一)

作者简介:谷中维,河北省武邑县小谷口人,退休于武邑县委党校。先后参与了《武邑县志(1994—2008)》《武邑民俗文化集锦》《武邑年鉴》《武邑县一村一故事》等编撰工作。著有诗词《苍雨集》《拾漏集》《四里集》和文集《散花俯拾》等,2022年被评为河北省首届“燕赵十佳诗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