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虚灵顶劲,阳性的力量|《太极拳十要》和健康(一)

 tjboyue 2023-02-24 发布于四川

图片

编者按

杨澄甫前辈的《太极拳十要》是太极拳练习者需要遵循的要领,从身法结构、身法应用到人体气机,解释得非常的详细、深入。作为一个武术家和中医师,钟鹰扬老师特别从中医的角度,阐述了《太极拳十要》是如何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钟老师提到,千万不要把《太极拳十要》只是当成练拳的要领,一定要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是一篇人体健康的论述。以下文字整理自针对自道太极、桩道学员的分享内容。

01

《太极拳十要》和健康有什么关系

TAIJI

刚开始读到杨澄甫前辈的《太极拳十要》的时候,只是觉得和拳有关系,当学得越来越深入以后,逐渐发现它探讨的其实是人体的一个合理的状态,内容关系到体态和人体气血的运作。如果能够深刻领会这十个要领,就可从中得到启发,将各项运动融会贯通。
 

现代运动医学,对人体的骨架、肌肉等研究得已经非常细致。但在《太极拳十要》中对人体的形体与气机形容得还要精细。里面提到如何使用我们的身体,怎么让精神和身体有一个高度的统一,可以说比现在的有些运动医学理论讲得还要深入。我们甚至不需要记住很多骨头和肌肉等名词,就可以对自己的身体有相当的认知,如身体的通畅度或均匀度。

论述中告诉你如何做到骨正筋柔,怎么让自己松下来,在活动当中如何做到形神合一,这都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太极拳十要》绝不仅仅只是练太极拳时要遵循的要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时刻保持,必然对健康大有裨益。

不要完全为了练拳才去学习,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别人的健康,也要知道这十大要领,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从形体和气机层面在生活中实践。

图片

02

虚灵顶劲,是一股阳性的力量

TAIJI

《太极拳十要》的内容是一步步有次第地展开的。前五个要领讲的是身体结构,是身法;后五个要领讲的是在动态当中如何去应用。

《太极拳十要》

一、虚灵顶劲。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整篇文章的编排先从头部开始,第一个要领就是虚灵顶劲。

【这里要特别解释一下,传下来的文献中有两种说法,“虚灵顶劲”和“虚领顶劲”,具体的来源现在没法考证。但是“灵”和“领”两字的意思是相通的,领起来才能灵动,灵动的时候也是“领”起来的时候,两者并不矛盾。】

虚灵顶劲,人要有一种往上提拔的感受,这是一股阳性的力量。

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阳气对我们来说尤其重要。《黄帝内经》提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像天空和太阳一样,它是一个生命现象,人活着,要保有阳气生发的能量。

人体无非是阴阳的平衡,但是作为一个活的人,阳气是占主导性的,“黄帝内经”有一句话叫“阳主阴从”。阳是主导,阴是随从,阳走在前面,阴走在后面。太极拳前辈也体会到这一点,人体一定要有这一股流动的阳性能量在。

图片

所以第一个要领就是虚灵顶劲,先要有往上的力量,有一股生发的阳气。做到这一点,那么在练功、生活当中就能够保持身体的阳气,对人体的流动性也起到推动的作用。

现在很多人阳气比较弱,坐也坐不直,做事的时候歪歪扭扭的,站那儿也是歪歪扭扭的,其实是阳气生发不了。你看两三岁的小朋友,背都是很直的,很难坐歪,为什么?因为阳气生发得够。阳气是需要去保护去扶助的。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虚灵顶劲的状态是一个生命现象,是我们要去观察到的,不一定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完全做到,它也可以是练功的效果。

比如有些人本来气血比较虚,脊柱直不起来,如果硬要挺起来还是比较累的,那他首先可以观察到自己这样的生命现象,知道原来自己直不起来是阳气生发不了。在平时就要注意养育自己的气血,调整饮食、睡眠,练练站桩、静坐等等,气血足了人就会直起来了。

当然,对于一般人来说,只要身体不是太弱,基本上提醒自己注意就能做到虚灵顶劲。

所以,”虚灵顶劲“这个要领,是提供了一个方式方法,有一条路可以让人循序渐进地走。它不只是针对练功而言,也针对我们的生活和气机。作为一个平常人,你能够注意到这一点,在行住坐卧中,随时提醒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体态,阳气必然是往上生发的。

图片

虚,指做的时候不能用意太重,只是虚虚地用意念轻轻一带。比如大家坐着,如果感觉到自己窝着了,须得用意念虚虚的一带,让自己挺起来就够了。练功就是一个轻轻的提醒,绝对不能用意过度。

灵,是指灵动。人窝着的时候,骨架被压着,久了会出现一些压痛点,引起气机不畅。如果你意念轻轻一带,往上虚虚地一拎,人马上就会显得灵动起来,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歪掉的骨架也会慢慢回归正位。

所以,虚灵顶劲做对的时候,人不是硬邦邦的,会有一种灵动的感受出来。灵动是一个虚开的感受,也可以用空开、虚开、松开等等来形容。如果我们保持这样的训练的话,整个人都处在一个非常活泼灵动的状态,甚至人都会变得比较灵光一些。

虚灵这两个关键词是贯穿整篇要领的,要时刻记得无论练功还是生活当中都要保持灵动。

顶劲, 劲是什么?力量的运用一般可以分为拙力和巧劲,我们在练功当中是不提倡用拙力的。拙是笨拙的意思,好多人去做一些过度的力量训练,使得肌肉绷得很紧,容易使得筋骨粘连在一起,我们常说这是把肌肉练死掉了。而巧劲不一样,它是很巧妙柔和的力量。巧劲是绝对健康的,而拙力相对会形成病态。

顶,好像是头顶往上顶一顶,就在头的至高点百会穴的位置,朝天花板方向往上顶一顶。但是注意,要用柔和的巧劲,轻微的去带一带就好,不需要过度用力,否则容易矫枉过正,气机不畅。

体会”虚灵顶劲“是一个调频的过程。你把自己调到恰到好处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那种均匀感,整个人都松开了。

很多人说在静坐、站桩的时候一直比较躁动,思想安静不下来。要静下来,你的气机要先调顺畅,把人体气机的升提和下降调顺,否则念头会很多。好比马路上堵车了,所有人都会很烦躁。如果身体有地方堵住了,就会躁动,马路是很通畅的,你是不是也会比较安静?你的心情也比较愉悦一些,这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站桩的时候,虚灵顶劲,轻轻一领,就有一种灵动感出来,气机顺了,人慢慢就静下来了。

03

神贯于顶,虚灵自然

TAIJI

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这里讲的是头部的要领,头有一个往上顶,领起来的感觉,整个头部是端正的。

这里面牵涉到一些面部的细节。有同学比较关心眼神是平视还是微微向下?从人的眼神中能显示出生命的状态,眼睛平视的时候人是相对比较平静的。

一般来说,尤其在练功的时候,眼睛基本是平视的,有时候微微向下也可以,但是不能太往下看,会容易昏沉。所以看手机、看电脑,最好是平视,头太低,颈椎、背部容易僵硬,会影响到脑部供血,思想也容易混乱。如果眼睛向上看,眼神则容易飘荡,不稳定,会产生很多幻想。你去精神病院观察一下,很多病人都是一天到晚眼睛往上看,沉浸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面。

神贯于顶,指的就是阳气的生发。人体的阳气沿着督脉从下往上提升,自然,精神就能灌输到头顶上。

我是一个正骨医生,经常帮人调整脊柱,如果脊柱错位,气机不畅,气就很难通到头部。脊柱调正后,气也能灌到头顶上,那么大脑就能被气血滋养到,脑部有了气血的推动,新陈代谢良好,脑血管也不容易堵塞,人的思维也会更加清晰,人会变得更加的灵光一些。

就像在家里面,打开窗户,每天有阳光的照射,家里就不会有很重的湿气,如果房间里没有阳光照射,整个环境就会比较腻,湿气重,也容易发霉。房间有没有阳光照射是不一样的,脑子有没有阳气的输布也是不一样的。医学中有一种疾病称为“脑雾”,Brain Fog,脑雾不是一个正式的医学名词,但是很形象,阳气不足的时候,大脑好像大雾弥漫,思想一片迷雾。

图片

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不能用拙力,要用的是那个劲儿,巧劲,轻微地一带,整个气就灌到顶上面,人就神清气爽,很灵动。如果用力的话,太过了,就会感觉到脖子发紧,僵硬,脑子也会发胀,整个人好像被闷住,你的气血就灌不到顶上面去。

所以太极拳要有虚灵自然之意,虚灵顶劲不只是形式而已。太注意形,没有关注到意的话,精神就不能提升起来。所以这里讲到阳气要生发,精神要提得起来,不要用拙力,要用意不用力。

讲到形和意的问题,有一句话叫:形大于神则迂,神大于形则智如果你过度注意形体,意就会弱,变得迂腐,是个书呆子。反过来,神意大于形体的时候,它是最具智慧的,会变得灵光。

要记住这两句话,神意要走在前面。太极拳里面也提到“意气君来骨肉臣”,意气永远是主导性的,也就是说阳气永远是占主导性的。我们神意是无形的,是属于阳的。我们的身体是有形的,属于阴的,这还是阳主阴从的道理。


04

身正则脉正,脉正则心正

TAIJI

前辈说,身正则脉正,脉正则心正。身心之间是有关联性在的。

现在是一个精神问题高发的时代,我认为很多时候是跟我们的身体和体态有关系的。脉正则心正,反过来说明什么?如果你心不正,正能量不足,不够乐观和豁达,格局不够大,脉肯定也是歪的。所以反推之,心不正,脉也会歪,脉歪了,身体也可能是歪的,这也是一个生命现象。

所以身体和心理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我们调整心理问题的时候,可以从身正做起。

一个人的心比较正了,他不只是一个好人而已,他会有一种内心的力量,可以拥有突破障碍的勇猛精神,或者说有一种力量可以走出舒适圈,这个跟我们人体的气脉都有关系。

我们知道修炼者很多时候会通过打坐来做止观的练习。我看过一部电影,印象非常深,是日本人拍的《禅的世界》,就讲了在寺庙里面是如何打坐用功的,他们打坐的时候采用的盘腿的姿势,整个身体是非常的端正的。你会看到他们虚灵顶劲做得非常的好,一旦人的身正,力量就出来了,很可惜现在很多静坐者没有注重这方面。

图片

太极拳练的是什么?它研究的是一个人最合理的状态,是我们在这个世间,如何能够力所能及地做到最健康的一个状态。遵循这个道理,身体力行的去体会和实践它,可以一直走在比较健康的路上。

大家一定不要被名词和概念困住,要看到它真实的内容。我很感谢南怀瑾老师给我灌输了正确的理念和学习方法。他说,现在搞学术的人大部分在循名逐相,追着概念走,不肯放,迷于当中。

像禅宗里形容“言语道断”。他们找的无非是不同的概念,说太极拳是什么,拳击是怎么样的,纠结在这样的概念上面,永远没有办法融通,因为没有看到它的底层是什么,只落在一堆概念里面。

对真正的太极拳者来说,太极不是一个门派,而是一个理。这个理放到拳里面,叫太极拳。虚灵顶劲是第一要领,我们可以延伸到运动、生活、修炼的各个方面,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得到更多的启发,而不是觉得只是用于练拳而已。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