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渐暖,春色渐浓,漫步在风景优美的外滩黄浦公园,想起了许多有关它的历史回忆,也记起曾为“小蓝书”《上海外滩建筑地图》写过的一篇外滩公园的文章。今天便与大家一起分享这座近代上海第一个公园的故事。 ![]() 公园所在陆地位于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由江河冲积的泥沙淤积形成。上海工部局在听取了工程师J.克拉克的建议后,出资将浅滩填平,慢慢地建起一座美丽的西式公园——滨水公园。 ![]() 建成后的滨水公园非常精致,中央绿地由篱笆和鲜花环绕,又种植了乔木和灌木等绿植,可谓是宁静怡人。 ![]() 一本1902年出版的英文书《上海的日日夜夜》(Shanghai By Night and Day) ,就有片段描述了公园里曾种植丰富植物的盛景:“在这里你会看到最早绽放的雪莲、最美的风信子和最丰富多彩的郁金香,还有最好的玫瑰和当季最棒的植物……很多人不知道有些植物都是进口的,如英国的七叶树和榛树,当然最壮美的要数'规矩会堂’(The Masonic Hall)前的木兰。” 园中不仅有植物营造氛围,还有美妙的音乐盛宴来增添魅力。1881年工部局成立了一支交响乐队,在花园草坪上的木制凉亭定期演奏。 音乐活动的举办备受大众欢迎,其热闹的场景在1902年的英文书中也能窥见一二:“这个东方夏日的晚上,星光熠熠的苍穹下,音乐家魔力指挥棒的挥舞间,所有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那些焦虑、担心、悲伤和害怕,在这短短两小时里都烟消云散了。” ![]() 从上海档案馆馆藏的工部局会议记录中了解到,美国商人金能亨(Edward Cunningham)曾因外滩这条适宜漫步的滨江大道将用于建造码头和仓库的消息而辗转难眠,写下一封四页长信寄给工部局。信中描述道:“外滩是上海唯一的风景点……这是城中居民黄昏漫步时唯一可以呼吸新鲜空气的地方,也是租界中唯一有开阔景色的地方……航运业并非商业的主要元素,而只是其低等的附属行业之一,类似驮马和载重马车。而交易所、银行、清算所才是商业的中枢,它们所在地总是商业最繁荣的地方。”这多少改变了滨江大道沦为码头的命运。 141年后,2010年世博会前,上海拆除了设计寿命100年、服役仅11年的延安路高架下匝道,将过境交通引入地下,把地面更多地还给了漫步外滩的人们。 ![]() ![]() 《城记》作者王军评价,外滩改造工程是著名的波士顿“大开挖”在中国的翻版。如今,大幅拓宽的外滩滨水长廊与外滩公园蜿蜒衔接,漫步外滩的感觉好极了。 不久的将来,当修缮一新的外滩历史纪念馆重新对外开放,行走外滩的人们便可以在这外滩黄浦公园驻足停留,阅读外滩更多的历史与未来。 ![]() ![]() 参考书目:《上海外滩建筑地图》 图片来源:张雪飞 黄浦区档案馆 转载请注明来自黄浦最上海官方微信 友情提示 请大家注意个人防护,不扎堆、不聚集,做到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