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私合作模式也就是PPP合作模式,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种合作方式, 在大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MPA的面试中考察的频率也比较高,即便是没有参与过PPP项目的考生也应对这种模式有所了解。 PPP项目整体来说,是比较宏观的,项目的建设周期比较长,投资回收期也比较长,回答思路可以按照公私合作模式的定义——与传统公共产品提供方式的区别——公私合作的优缺点这样的路径来完成。 1、PPP模式(又称“公私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该模式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近年来,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领域,PPP模式发展迅速,在缓解公共资金不足、推动经济转型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财政体制改革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PPP 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学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与BOT相比,PPP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政府和企业就有关公共项目达成长期协议; 第二,一些传统上由公共机构执行的职能任务转移到私营企业; 第三,吸引社会资本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 第四,参与者共同分担风险。 经验表明,PPP的运用有助于加强各创新系统之间的连通性,是为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的最佳经济组织形式之一。 3、近年来,在全球各个地区,通过多种多样的PPP方式,私营部门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总体上持续快速增加。结合全球范围内的PPP项目实践, PPP 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 ①可以使项目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率,实现物有所值; ②通过推广PPP模式,可以使私营机构得到稳定发展; ③有助于增加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资金来源; ④可提高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的财务稳健性; ⑤可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品质得到改善; ⑥有助于公共部门/私营机构实现长远规划; ⑦有助于树立公共部门的新形象。 虽然PPP模式的上述优势得到市场的一致认可, 并且大部分都有实证数据支持,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十全十美,PPP 模式在运作过程中也存在以下缺点: ①PPP模式导致私营机构融资成本和风险较高; ②PPP 模式普遍采用的特许经营制度可能导致垄断; ③PPP 项目复杂的交易结构可能降低效率; ④PPP 的长期合同缺乏足够的灵活性; ⑤公众使用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成本表面上可能提高。 ![]() |
|
来自: 昵称67044982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