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古运河|整合中华帝国的物流工程

 竹山一枝秀pfxh 2023-02-25 发布于江西
今天,人类的物流可以走水路、陆路,还能走航空,但在古代,尤其是农业文明时期,交通物流极度落后,怎么解决大规模运输难题?这一次我想带你去咱们中国的扬州,一起探索古代世界人类最发达的物流工程——隋唐大运河。

图片瓜洲古渡今何在

7世纪初,当时欧洲正处在“黑暗的中世纪”,罗马几乎是半座废都,而中国新王朝则充满活力,隋朝第二个皇帝杨广主持贯通大运河,中国大运河工程正式动工。提起杨广,名声可能不怎么好,人们通常叫他“隋炀帝”,“炀”是残暴的意思,属于恶谥,盖棺论定的杀伤力极大。但也有人说,“炀”字用在他身上不公平,相反,他是难得的千古一帝。

这么说不是没有道理。隋炀帝任内,废除连坐、推行科举,尤其是这条贯通南北的2700公里长的运河,划时代地提升了古代中国的物流能力,一次性地把钱塘江、长江、淮河、海河、黄河五大彼此独立的天然水系,打通成为统一的网络。而更深层的意义不光是极大提高了物流效率,更是客观上促进南北人民的心灵统一。心灵统一才能有版图统一。

一条运河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威力?

中国有两条知名的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元代的京杭大运河。在扬州,它们重合的部分有125公里长。如果买一张游船票,就可以学着杨广下江南了,快到长江的时候会看到一个不起眼的沙洲,上面有座白墙黄瓦的牌楼,看上去很普通。但是,牌楼后面立着一块石碑,写着四个红色大字“瓜洲古渡”。如果你对中国文学有点了解,一下子就有感觉了。

图片

隋唐大运河

这个瓜洲就是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的瓜洲,也是王安石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的瓜洲,还是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瓜洲。一块小沙洲,居然嵌入这些人的大脑,这里一定发生过什么。

回到1000多年前的隋朝,扬州可以说是当年的大上海,瓜洲古渡可以类比为上海港。南北往来的货物要经由大运河运输,瓜洲就是当时最繁忙的物流中转站之一。古人评价瓜洲古渡,说这里“每岁漕船数百万,浮江而至,百州贸易迁涉之人,往还络绎”。意思是,每年有数百万的漕船都在这里经过,全国各地的商人都往这里来,络绎不绝。

隋朝大运河首先是个物流工程。在蒸汽机出现之前,世界上最高效的运输系统就是水运。我们现代人可能很难理解,水运怎么可能最高效呢?这得回到那个年代,陆路运输主要靠马车,成本很高,运输距离1000公里,光粮食就要占到总消耗的60%。

水运则不同。李白有两句写四川的诗,一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另一句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不谈其中的心情和意境,倒是可以看到水陆和陆路有巨大不同,运输效率上的差距是指数级的。

图片

我看到过一组有关唐朝的数据。当时唐代政府运粮,一支船队有大约30艘大船,只用1000多人就可以运送360万斤大米。而如果变成陆路运输,按一辆马车运500斤粮食计算,需要7200辆马车。一辆马车配备两个轮班的马夫,马夫就需要一万多人,差别体现在枯燥的数字里。

所以,修完大运河之后,杨广才有了三次出兵辽东,攻打高句丽的底气。当年动用的人力几百万,大量兵源和物资来自江南。想象一下,站在瓜洲古渡,大船浩浩荡荡向北开拔绵延几百里,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如此高强度的动员能力,靠的就是大运河的高效率。     

杨广的统一大业

成就瓜洲古渡地位的,当然是杨广,但针对杨广的负面评价太多了,杨广可堪所有皇帝中最坏的那个。有人说,他在历史学家那里办了一个套餐,所有描述一个坏人,尤其是坏皇帝的词,全能安在他身上,弑父、淫母、杀兄、幽弟、荒淫、残暴。

具体到大运河,古代文人说,杨广修建大运河,其实是为了去江南看琼花找美女。但这个说法明显无法自圆其说,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南到杭州,去江南找美女,符合吃瓜群众的想象,但向东北到北京,当时北京是边塞,把运河延伸到那里干什么?

现代历史学家则越来越愿意拿开脸谱化的结论,回到隋朝政治本身,他们把大运河工程看成杨广政治抱负的具象化。杨广登基之后,给自己起的年号叫“大业”,“千秋大业”的大业。什么是千秋大业?就是一统江山。你可能觉得有问题,杨广继位的时候,隋朝就是一统江山呀?而真实的历史是,隋朝的统一很不牢固,甚至是一个表象。

其实不难理解,隋朝统一之前,中国已经分裂了300多年。从汉献帝禅让政权给曹魏,东汉统治正式结束,再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北方有五胡乱华,南方有宋齐梁陈,南方和北方的分裂、敌对是常态,统一的滋味人们早就忘记。隋朝虽然实现版图统一,但主要依靠武力,离精神的统一非常遥远。杨广参与过平定江南叛乱,担任太子之前在扬州工作十年,非常清楚帝国的现实。江南的繁荣已经接近甚至将超过中原,而政治中心却放在西北,长期下去国家会因失去平衡而解体。

鉴真东渡日本,当地学者考证说,他有三次在扬州的文峰寺附近下水;韩国人崔致远把他在扬州学到的中国文化带回韩国。扬州是公认的东亚文化之都,扬州能成“都”得感谢杨广。

杨广一上台后就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总结他的行动,我打个比方,就像一个蜘蛛侠,先是一个弹跳,把首都从长安迁到洛阳,意味着政治中心移动到地理版图的中心。然后从洛阳向东南和东北射出两条蛛丝,一条抓住杭州,一条抓住北京,把帝国版图牢牢抓住,两条蛛丝合起来就是2700公里长的大运河。

一条运河能解决国家的分裂问题,还能完成精神上的统一?这要看大工程的特点。大工程首先要有“大投入”,杨广的父亲隋文帝很会攒钱,他死的时候国库里堆满了钱和粮食,这些钱粮足够杨广启动大运河工程。大工程还要有“强动员”。说干就干,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再到士绅百姓,几百万人都被动员起来。这两条既展示了大隋王朝的国家实力,又被认为彰显了杨广的领袖魅力。

图片

大运河完工之后,杨广三下扬州。那些批评他穷奢极欲的人往往找错了标靶,杨广下江南其实是一场国家级的公关秀:浩浩荡荡的船队既是威慑力,也是文化感召力,历史记载,下江南的随行超过十万人。以前南方人觉得北方人粗鄙,中原文化的正统在江南,而杨广在礼仪上完全比照正统的儒家天子,为了设计服装还组织学术公关,研究皇帝该穿什么衣服才符合最纯正的儒家礼节。杨广展现的礼仪正统到无可指摘,从文化和心理上实现了对江南世家大族的征服。到了江南,杨广恩威并施,专门和世家大族联络感情,同时还做出两个政治安排:除了给之前被打入底层的陈朝贵族恢复名誉,重新启用做官,还与陈朝皇室联姻,相当于给失败者上了一道政治保险。联络感情、打成一片、政治联姻都有历史记载,在古代王朝这么做很能征服人心。

重要的是,隋朝之前,中国的水路运输是割裂的,资源和人口只能在独立的小网络里交换,而杨广第一次把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从南到北串联成一个整体,相当于把局域网变成互联网,由此启动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必然成为促进帝国统一的强大力量。但有人可能会提出疑义:他连隋朝的统一都没法继续,这个说法怎么立得住?

这要回到当时的杨广。他同时开启几项“大业”,几项“大业”叠加起来终于把王朝搞死了,但大运河带来的整合力量,并没有随杨广之死而曲终人散,反而被之后的唐宋反复强化。安史之乱后,大唐又存在了100多年,就是因为大运河能源源不断地从江南运送钱粮;而黄巢起义导致大运河断航,帝国迅速倒塌。再举一个和人心有关的例子。南宋诗人陆游写过很多诗,其中有两句颇耐人寻味,一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另一句是“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轮台、天山都在新疆,沧州在北方,而陆游两岁时北宋就灭亡了,这些地方根本都没去过。举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呢?从隋唐到两宋,大一统的帝国已经成为文人群体的共识。这个共识,跟隋朝修建大运河贯通南北不无关系。

杨广即位之后几乎同时干了几件大事:营造东都、修建运河、三征高句丽、巡视塞北等等。分开看,都有做的道理,但合在一起做就超出了隋朝的承受力。加上杨广禁止朝臣提出反对意见,最终导致隋朝崩溃。 

图片 

运河与二元帝国

所以,大工程的力量不能只看一时一地,要放到更广阔的时空去观察。杨广确实找到了一个通过工程力量,建立大一统帝国的方案。蒙古人入主中原后,忽必烈迅速意识到杨广方案的价值,在隋朝大运河的基础上截弯取直,才有了京杭大运河。

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施展在他的《枢纽》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说从元朝开始,中国就从中原王朝演化为中原、草原合一的二元帝国。清朝最为典型,疆域上有六大板块,包括传统的中原、富庶的江南、雪域高原、蒙古草原、东三省以及新疆。怎么把这些经济、文化差异巨大的区域统合起来?清朝皇帝的方案是,用藏传佛教从精神上管理蒙古,通过满蒙联盟获得草原军事力量,从而掌控帝国。想要运行这个方案,定都北京就是合理的,这里是几种力量交界的地方。但想支撑首都以及政治机器的运行,需要源源不断地从更富庶的地方为北京输血。这时候就能看出“杨广方案”的作用了,大运河,就像一根吸管,把南方的财富源源不断地吸到北方。这个高效的物流系统,就是整合帝国版图的重要手段。

大规模运输工程在帝国整合上的作用,不光发生在中国;在罗马我们看到了引水管道,其实罗马也有庞大的运输工程,那就是超过40万公里的大道,“条条大路通罗马”指的就是这个工程。人和物的快速流通,在文明史上是贯穿始终的任务。

大工程通常来自权力推动,反过来又能加固权力。接下来我要带你探索的工程,和权力捆绑最为紧密,也可以说是一个权力的容器。          

本文整理摘编自《世界这么大,带你去看看:人类文明地标45讲》 林楚方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3.2

一场随时可以开启的沉浸式环球文明之旅

带你看懂不容错过的45个世界知名地标

 

图片

《世界这么大,带你去看看:人类文明地标45讲》

作者:林楚方

出版时间:2023年2

定价:88元

ISBN:978-7-5217-5060-7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内容简介】

这是一场随时都能开启的沉浸式环球文明之旅。在这里,文明被解构为符号、想象、组织、大工程、城市、碰撞、重大发明、现代世界、挑战未来9大板块,45个世界知名地标打破空间与时间的束缚,在全新的认知框架下,展示人类灿烂文明的发生逻辑。    如果你对世界文明充满好奇,那么随着书中每一个古老秘密的揭开,你将再次见证人类群星如何闪耀,重新收获雄心与勇气。    如果你计划或即将踏上旅程,这本书将是一个贴心的礼物,帮助你安排优先级、挑选目的地,在旅途中越过表象、直达意义。    如果你有一个问东问西的孩子,这本书会变成你们的秘密武器,在共读中戴上想象的翅膀,在碰撞中了解世界的奥秘。    如果你暂时被牵绊住脚步,远方深藏在心里,这将是一个常看常新的高浓度预览,带你坐地日行八万里,放肆扫描地球人一生中最重要的45个世界知名地标。

【作者简介】

林楚方,爱读书、爱旅行、爱码字。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曾担任《南方周末》高级编辑、《Vista看天下》杂志执行主编、壹读传媒创始人、字节跳动副总裁等职务;2017年开始独自旅行,喜欢边走、边读、边讲,担任得到平台《文明地标30讲》课程主理人。

【编辑推荐】

ü创新体系,流畅易懂,轻松“上车”

9大主题串起45个世界知名地标,全新视角理解旅行目的地的文明史意义,充满好奇、浅显易懂的提问引发思考,带着哲思反观得失。没有晦涩文字和庞杂体系,感兴趣即可上车!

ü浓度超标,意涵丰富,告别“打卡”

一本硬核旅行攻略,对到了目的地该看什么、看到的是什么进行解析,带着知识储备走上旅途,走马观花不再重演。

ü全新修订,新增内容,一书多用

在音频课30篇内容的基础上增补15篇全新内容,增加“碰撞”“重大发明”“挑战未来3大板块,诚意修订全书内容。小书迷、历史迷旅行迷都到碗里来!

ü图文并茂,脑洞大开,超级沉浸

全彩内文+高清插图,正文之外搭配有37篇延伸阅读——讲个“冷知识”,带你“回到中国”,抑或“换个角度”,还有突然大开的87个“脑洞”小贴士,沉浸式环球旅行正式开启。

【推荐语】

让林楚方成为你的环球旅行导游,一定能帮你洞悉文明生成的深层逻辑,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世界。

——罗振宇(思维造物董事长、得到创始人)

我深知,去一个地方,尤其面对有文化和历史底蕴的文明地标,如果不能透过表面、抵达意义,旅行体验会大打折扣。基于这个理由,我推荐这本书。除了提升旅行质量,还能让你得到一个系统的人类文明生成认知体系。

——王石(万科集团创始人) 

我经常说,人活着就是为了体验那些没有体验过的美好。去不同的地方了解不同地方的文化,就是这种美好。这本书告诉我该去哪儿旅行,看哪些东西。希望你也去看一看。

——张雪峰(考研名师,峰学蔚来创始人)

这本书精选了45个文明地标,梳理出9大知识体系,带我们通过阅读和旅行来认知世界,这实属难得。

——陈晓卿(《风味人间》导演腾讯视频副总编辑) 作为读者和旅行者,我始终想要一个足够具深度又带着明确地理意识的随身旅行导览。我觉得这本书大概就是那样的东西。

——匡扶(人气漫画作家)

【目录】

第一章 符号 4

第一节 油画《巴别塔》| 上帝都害怕的交际符号 4

第二节 罗塞塔石碑 | 穿越时空的语言符号 9

第三节 伊拉克巴格达古城 | 全球通用的数字符号 15

第四节 巴黎老佛爷百货 | 消费时代的超级符号 19

第二章 想象 25

第一节 埃及吉萨金字塔群 | 重生是埃及人的生活原动力 25

第二节 德国科隆大教堂 | 欢迎来到基督教天堂体验店 30

第三节 特洛伊古城遗址 | 英雄史诗和他们的自我超越 39

第四节 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大卫雕像|审美想象的完美样本 45

第三章 组织 53

第一节 安徽西递胡氏宗祠|血缘组织如何扩大规模 53

第二节 捷克奥斯特里茨战场|军事组织如何提高战斗值 59

第三节 加尔各答威廉堡|商业组织如何创造财富 63

第四节 伦敦白厅|官僚组织如何运转国家 68

第四章 大工程 75

第一节 罗马西班牙广场|成就永恒之城的管道工程 75

第二节 扬州古运河|整合中华帝国的物流工程 81

第三节 巴黎凡尔赛宫|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权力工程 87

第四节 美国金道钉遗址公园|太平洋铁路的双轨 95

第五节 胡佛大坝|技术驱动的能源工程 101

第六节 迪拜棕榈岛|扭转国运的地产工程 106

第五章 城市 112

第一节 雅典古城广场|城市居民的公共交流空间 112

第二节 罗马卡拉卡拉浴场|城市享乐和消费的萌芽 117

第三节 巴黎圣母院|城市需要精神中心 122

第四节 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从私人收藏到城市的灵魂 128

第五节 巴黎下水道博物馆|城市如何净化自己 133

第六节 伦敦帕丁顿地铁|超大规模城市的助推器 138

第七节 帝国大厦|把城市空间竖起来 145

第八节 瓦尔登湖|乡愁是一种城市病 151

第九节 巴西里约罗西尼亚贫民窟|城市的耻辱还是活力之源 155

第六章 碰撞 162

第一节 希腊温泉关|观念力量让鸡蛋砸碎石头 162

第二节 山海关长城|碰撞淬炼草原帝国 168

第三节 荷兰代尔夫特|第一款全球时尚爆品 175

第四节 墨西哥奇琴伊察古城|大自然的小白鼠 180

第七章 重大发明 187

第一节 浙江泽雅古村落|造纸术是最早的信息革命 187

第二节 景德镇瑶里古镇 |神奇物质扩张到现在 193

第三节 意大利威尼斯玻璃岛 | 透明玻璃打开人的视野 207

第四节 意大利博洛尼亚 | 大学奠定现代社会的基石 214

第八章 现代世界 222

第一节 德国维滕堡大教堂 | 宗教改革拉开现代世界帷幕 222

第二节 英国皇家学会驻地 | 人类掌握科学新魔法 229

第三节 阿姆斯特丹水坝广场 | 现代金融体系从股票交易开始 236

第四节 格林尼治天文台 | 时间观念是现代协作的必需 242

第九章 挑战未来 249

第一节 日本广岛和平纪念公园|笼罩地球上空的末日恐惧 249

第二节 纽伦堡审判纪念法庭 | 现代人类法律理性能否杜绝反人类 256

第三节 麦当劳博物馆 | 工业化口味占领全球 262

第四节 日本丰岛美术馆 | 垃圾挑战 268

第五节 北极 | 预示越来越热的星球 274

第六节 火星乌托邦平原 | 从闪闪红星上看地球 28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