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吃掉6万吨!为何法国人那么爱吃蜗牛,中国人却碰都不碰?

 奥秘趣闻 2023-02-25 发布于广东

法国人一年要吃掉6万吨蜗牛,合计3亿多只,但号称“美食之都”的中国却碰都不碰这种东西,这是为什么?

在法国,法式焗蜗牛有着和法式鹅肝一样的地位,是正式场合与大餐的标配。仅仅6只蜗牛就能卖到近30欧元,人民币300元左右。而且法国人对吃蜗牛情有独钟,所以法国本地的蜗牛根本供不应求,每年法国的蜗牛被吃完了,他们还要从其他国家进口。

文章图片1

其实早在中世纪,法国就有吃蜗牛的记载。但那时,蜗牛主要是穷人的食物,因为中世纪的欧洲比较贫穷,底层人民很难有改善伙食的机会,于是就想到用蜗牛来下菜。蜗牛肉虽小,也比没肉强。

虽然法国人爱吃蜗牛,但也不是什么蜗牛都吃,法国人只吃三种蜗牛,分别是勃艮第蜗牛大灰蜗牛小灰蜗牛。其中,勃艮第蜗牛是法国人的最爱。

文章图片2

关于法国人吃蜗牛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相传在以前的法国勃艮第地区,有一个葡萄酒庄园,那里种植着很多葡萄,因为要保证葡萄的品质,所以不能打农药,只能让葡萄自然生长。再加上法国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这就给很多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其中就包括蜗牛。

茂盛的葡萄叶,让蜗牛肆无忌惮的生长和繁育,一只蜗牛一年可以繁衍4—5次,每次可以产卵500颗左右,所以仅一年时间,勃垦地庄园里就遍布蜗牛。庄园主不得不请人专门抓蜗牛,生气的庄园主还把蜗牛放到滚烫的红酒桶里泄愤。

文章图片3

有一次,一个乞丐来到葡萄庄园讨饭,庄园主灵机一动,把煮好的蜗牛煮了送给乞丐,没想到乞丐吃了连连称赞。庄园主自己也尝试了一下,发现确实非常好吃,就这样,红酒焗蜗牛的吃法在法国流行起来。如今,法国人会将鹅肝和蜗牛一起烹饪,两种美食同时入口,可谓人间美味。

文章图片4

第二种说法是,吃蜗牛起源于拿破仑时期,那时候的拿破仑善战且好战,总是时不时的就入侵下别的国家,在途中,士兵难免会遇到饮食单一和弹尽粮绝的情况。为了改善伙食或者说是充饥,士兵就将随手能抓到的蜗牛用来下饭,为此,法国人就有了吃蜗牛的习惯。但那当时也只是底层士兵的食物,直到后来,一名法国大厨将蜗牛端上高级聚会的餐桌,蜗牛才慢慢成为了大餐的标配。

不管哪一种说法是真的,都改变不了蜗牛在法国人心中的地位。而作为“美食之都”的中国,却很少见有人吃蜗牛的,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主要有三个原因。

文章图片5

第一,蜗牛的寄生虫较多。

在中国,有很多入侵物种,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非洲大蜗牛这种蜗牛最长可以长到20厘米左右,但体内起码有几百条寄生虫。虽然非洲当地把这种大蜗牛当做主食之一,但中国人是万万不会碰的。其实这也是非洲传染疾病比较多,死亡率也较高的原因之一。曾经台湾的一个富豪就因迷信日本人,说吃这种蜗牛可以养生,把一家人都吃嗝屁的新闻。

文章图片6

第二,蜗牛太昂贵了。

能吃的蜗牛单只可以卖到人民币50元左右,蜗牛肉还很小,性价比不高,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无疑是花钱找不痛快。所以,中国人找到了和蜗牛外形差不多,但价格却很亲民的田螺来代替蜗牛。吃一只蜗牛的钱,都够一家人吃田螺了。而且田螺里的寄生虫相对较少,烹饪方法也比较简单,蜗牛则恰恰相反。

文章图片7

第三,中国人看不上蜗牛。

中国作为美食之都,能吃的东西太多了,而且比蜗牛便宜好吃又好做的美食太多了。蜗牛不仅肉小,昂贵,还难做,加上蜗牛爬行时留下的那一串串粘液,着实让中国人下不了口,为此,蜗牛注定在中国上不了大雅之堂。

第四,饮食习惯不同。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比如俄罗斯人喜欢鱼子酱,日本人喜欢生鱼片,美国人喜欢半生不熟的牛肉等等。我们老祖宗就没给我们留下吃蜗牛的饮食习惯,所以中国人自然也不会想到去吃蜗牛。

文章图片8

说了这么多,还是得强调一下,虽然法国人爱吃蜗牛,但碍于蜗牛肉实在太小,所以蜗牛也不过是法餐里的一道前菜,正餐还是得吃其他的东西。

如果你去法国游玩,一定要去品尝下法式焗蜗牛,看不懂菜单也没关系,店员会为你推荐当地的特色。当然,有法国朋友带你一起去的话,那最好不过。其次,如果你去法国朋友家里做客,想看看你在朋友心中的地位,就看他有没有用法式焗蜗牛来招待你了,毕竟,对待不亲近的人,怎么会用大餐的标配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