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建春:国学中挖掘笔墨乾坤

 漠墨园 2023-02-25 发布于内蒙古

范建春:国学中挖掘笔墨乾坤

内蒙古新闻网  18-11-06 10:10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晨报

“中国画离不开国学,每一幅书画作品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国学文化思想。正因为国学的所在,所以画就有了灵魂,有了思想。”

对于当代画家范建春来说,秀美的山川、奔腾的河流、古人的诗词都是他作画的源泉。

国学中汲取营养

作为一位中国画画家,如何看待中国画的“生命力”?范建春有自己的看法:“中国画不管从专业角度抑或从老百姓的审美角度来看,它都不是一张白纸。它包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有着很丰厚的内涵意义和东方人独特的审美观念。”

范建春给记者讲述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西洋画比较重视写实,就像照相机拍下来的东西,清晰、流畅,越具象越好。但我们中国画的意境是被世人所称道的。因为中国画的每一笔迹,每一墨点,都能表现出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一些外国朋友说,他们看不懂中国画,那是因为在他们身上没有中华文化的底蕴。”

中国画离不开国学,范建春的书画作品中都希望能蕴含丰富的国学文化思想。他常说:“中国画的写意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环境美融入画境

“山无水不秀,水无山不威”。从范建春的画中可以看到,他画山必有水,画水必有山,山借水美,水依山韵。对此,范建春解释:“漫漫边塞雄奇优美、境界宽大、变幻莫测的风光景象,充满着乐观高亢、豪迈昂扬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这成为我的国画山水作品中重要的表现内容。”

范建春作品里一方面描绘出黄沙漫天飞舞、雪山冰川延绵千尺、黄河滚滚东入海、充满鲜活之感的北地高寒气候等景,给人鲜活视听的真切感受,清新自然;另一方面突出了自然意象本身的高大、厚重、险峻,境界阔大,气势雄伟,情调激昂,令人感到一种极为壮健的生命力,展现了西部悲壮之美。

甘德尔山是范建春家乡的圣山,他成长于那里,对这座山有着特殊感情:“甘德尔是蒙古语,意为哈达,因山势雄伟秀美起伏形似哈达而得名,它蜿蜒不断,非常漂亮。所以,好多书画大家包括李可染的儿子李小可先生都来这里写生,因受其影响,我也喜欢画这座山。”

“一笔一墨一乾坤”,每幅画作中都拥有画家的思想意境。范建春说,他的很多画也是得益于将周围的环境美融入画境:“内蒙古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很喜欢它。这里的沙漠、黄河、群山和草原上生活的人们都是我作品里经常表现的内容。”(记者 鲁蒙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