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乡党篇第九③

 新用户38922816 2023-02-25 发布于海南

【原文】

虽疏食菜羹,瓜祭[1],必齐如也。

【注释】

[1]瓜祭:古人在吃饭前,把席上各种食品分出少许,放在食具之间祭祖。

宋·朱熹:“孔子虽薄物必祭,其祭必敬,圣人之诚也。此一节,记孔子饮食之节。”
明·张居正:“其祭虽小,亦必斋如其严敬,有若神明在上者焉。这都是圣人饮食之节,无不中礼者如此,盖不止于养身,而亦所以养德。学者能随事而体察焉,固莫非道之所在也。”

【译文】

吃的虽然是粗茶淡饭和菜汤,但也一定要先祭祭祖先,并且一定恭恭敬敬和正式斋戒一样。

【解读】

孔子在平时吃饭时,也一定认真例行祭祀。虽然吃的是粗茶淡饭,清汤寡水,也必须在自己食用之前,先祭祀祖先。祭祀的时候就像正式斋戒一样,内心虔诚,从不懈怠。这种平日的祭祀是一种饮水思源的表现。

【原文】

席[1]不正,不坐。

【注释】

[1]席:古代没有椅子和桌子,都坐在铺于地面的席子上。

明·张居正:“席是坐席。古人皆席地而坐。观其一坐之不苟,而其出入起居之无不正可知矣。”

【译文】

席放得不端正,不坐。

【解读】

孔子所在的时代还没有椅子和桌子,人们都是坐在铺于地面的席子上。如果席子放得不端正,就不符合礼制。这种情况下,孔子是不会坐的。可见孔子时时处处按礼严格要求自己。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但是在礼节方面仍然要求坐有坐相。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一定要注意自身形象。

【原文】

乡人饮酒[1],杖者[2]出,斯出矣。

【注释】

[1]乡人饮酒:指当时的乡饮酒礼。
[2]杖者:拿拐杖的人,指老年人。

宋·朱熹:“杖者,老人也。六十杖于乡,未出不敢先,既出不敢后。”
明·张居正:“杖者是年老的人。古人六十岁以上,则用杖以出入,以其血气既衰,必用扶持故也。盖乡党尚齿,长幼有序,故夫子之恭谨如此。”

【译文】

乡人举行饮酒礼,等老人出来后,孔子自己才出来。

【解读】

我国古代每年都要举行乡饮酒礼。孔子的威望在乡人中是最高的,但他同样重视乡饮酒礼,跟乡亲们一同聚会饮酒,并不仰仗自己的名声而不屑参加。并且,在聚会散去的时候,孔子一定要等拄着拐杖的老人起身离席,自己才站起来走出去。表明了孔子对长者十分恭敬,强调尊卑长幼顺序之礼;同时也表现了孔子对同乡人民的深情厚谊。

【原文】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1]。

【注释】

[1]阼(zuò)阶:指东面的台阶。主人立在大堂东面的台阶,在这里欢迎客人。

宋·朱熹:“傩,乃多反。傩,所以逐疫,《周礼》方相氏掌之。阼阶,东阶也。傩虽古礼而近于戏,亦必朝服而临之者,无所不用其诚敬也。或曰:'恐其惊先祖五祀之神,欲其依己而安也。’此一节,记孔子居乡之事。”
明·张居正:“傩是古时逐疫之礼。周礼方相氏,主索疫鬼而驱除之。季冬之月,则命有司大傩以驱除鬼祟,而迎纳吉祥也。阼阶是主阶。夫子家居遇乡人行大傩之礼,此时乡俗皆欲驱除鬼邪,恐家中先祖五祀之神或致惊动,乃致其诚敬,穿着朝服,立于主阶之上,使之依己而安也。”

【译文】

乡里人举行驱鬼迎神的礼俗仪式,孔子就穿着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解读】

本章与上一章前后联接,同样是讲孔子对乡亲们的深厚情谊。傩是古代驱鬼迎神的宗教活动,意在免灾求福。乡亲们在那里举行驱鬼迎神的活动时,孔子穿着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欢迎客人。孔子身着朝服,说明了他对祭祀活动怀着虔诚之心,认真对待;同时也表明他十分尊重乡人的习俗。

【原文】

问[1]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注释】

[1]问:问候。古代人在问候时往往要致送礼物。

宋·朱熹:“拜送使者,如亲见之,敬也。”

【译文】

孔子派人到外乡去问候朋友,总是先拜两次然后送人上路。

【解读】

孔子托人到外乡去问候朋友,对所托之人一拜再拜,表明了他对所托之人的无限谢意,同时也是对要拜访的友人的尊敬。在访亲拜友方面,孔子也以正人君子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尽量符合礼的规定。我们现代社会,通讯高度发达,交通也极为便捷,一通电话就能为朋友送去问候。我们所需要的是内心要真诚地惦念朋友,只有心诚才能获得永恒的友谊。

:有关《论语》的内容文本均采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